字词 | 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 二月辛未,谕军机大臣等,有人奏,新疆各城,北邻俄罗斯,西界土耳其、天方、波斯各回国,南近英属之印度,即勉图恢复,将来断不能久守。近闻喀什噶尔回酋(阿古柏),新受土耳其回部之封,并与俄罗斯、英国立约通商。不独伊犁久踞,中国目前力量,不及专顾西域。可否饬西路统帅,但严守现有边界,不必急图进取。此议果定,则已经出塞及尚未出塞各军,可撤则撤,可停则停,其停撤之饷,即可匀作海防之饷。又有人奏,海疆之患,不能无因而至。其视成败以为动静者,则惟西陲军务。俄人攘我伊犁,势将久假不归。今虽大军出关,而艰于馈运,深入为艰。我师日迟,俄人日进,事机之急,莫此为甚。宜以全力注重西征,但使俄人不能逞志于西北,则各国必不致构衅于东南各地等语。刻下情形,如何暂缓西征,节饷以备海防,原于财用不无裨益。惟中国不图规复乌鲁木齐,则俄人得步进步,西北两路已属堪虞。且关外一撤藩篱,难保回匪不复啸聚,肆扰近关一带。关外贼氛既炽,虽欲闭关自守,势有未能。现在通筹全局,究应如何办理之处,著该大臣,酌度机宜,妥筹具奏。 《清德宗实录》卷四 三月乙丑,召景廉回京,授左宗棠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以金顺为乌鲁木齐都统副之。 《清史稿·德宗本纪一》 夏,五月,俄游历官索思诺等来兰州,言奉国主之命,欲与中国永敦和好,俟中国克复乌鲁木齐、玛纳斯,即便交还(伊犁)。左宗棠以闻。既而左宗棠以新疆与俄境毗连,交涉事繁,请旨定夺。帝命左宗棠主办。 《清史稿·邦交志一》 五月辛丑,署伊犁将军荣全奏,安抚喀什噶尔回子,并俄人侵占伊犁情形。下所司知之。 《清德宗实录》卷九 十二月丁亥,陕甘总督左宗棠奏,遵旨出关,饷源涸竭,拟续借大批洋款。得旨,该衙门速议具奏。 《清德宗实录》卷二十四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