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的康复医疗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的康复医疗

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的康复医疗

脊髓灰质炎也称小儿麻痹症,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主要累及脊髓腰骶段,其次是颈段的前角灰质,偶发于脑干脑神经运动核及大脑运动神经细胞。主要引起下运动神经元病变,因此表现为弛缓性瘫痪。运动神经细胞死亡1/4~1/3则出现不完全麻痹,死亡3/4以上则产生完全性麻痹。
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是我国的常见病,虽经大力防治,如儿童中普遍服用减毒活疫苗糖丸预防,但仍有散发病例,加上十多年前的后遗症患者。据地区性调查,这类患者约占总人口的0.36~2.7%。后遗症引起不同程度的残疾,康复医疗仍有艰巨任务。
本病肌肉瘫痪以不对称,不规则为特征,多见于四肢,四肢又以下肢为多,头颈躯干较少。四肢的大肌肉瘫痪多于手足的小肌肉,下肢伸肌瘫痪比屈肌多。瘫痪肢体表现软、细、凉、各种畸形和病理步态。
畸形有马蹄足、内翻足、外翻足、跟行足、高弓足、连耞足,仰趾畸形,垂趾症、膝屈曲畸形、膝过伸、膝外翻和胫骨外旋畸形、髋屈曲畸形、髋屈曲外展外旋畸形、髋内收内旋畸形、髋关节松弛和股骨头半脱位、骨盆倾斜下肢缩短、脊柱侧弯、驼背、肩关节松弛和肱骨头半脱位、肘关节松弛、腕下垂、猿手畸形等。
常见的病理步态有臀大肌瘫痪步态、臀中肌瘫痪步态、股四头肌瘫痪步态、跟行步态、跨阶步态、肢体长短不均步态、疼痛步态等。
后遗症尽管可以归纳分类,但由于本质上是运动神经细胞病变引起的肌肉瘫痪轻重程度不一、病程长短不一而表现千差万别。
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的康复也应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疫苗的应用可属预防性康复的范围;当疾病进入恢复期,预防后遗症的形成也相当重要; 即使后遗症期手术矫正了,有时仍需预防畸形复发。一、二、三级的预防思想必须贯彻始终,这样才能变消极被动为积极主动。
脊髓灰质炎临床分为潜伏期、前驱期、麻痹前期、麻痹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
恢复期的康复医疗 从体温恢复正常后48小时起,持续2年为恢复期。脊髓灰质中部分没有死亡、仅有炎性反应的细胞炎症逐渐消退是瘫痪肌肉功能恢复的神经学基础。2年恢复中主要在头6个月,恢复的肌力之90%在急性期后6个月中出现。支配瘫痪肌的神经细胞残存40%,肌力可完全恢复; 残存5%以下只有3级以下的肌力,临床无多大实用价值。因此急性期保护未破坏的神经细胞很重要。失神经支配的肌细胞变性一般在3个月内是可逆的,时间愈长变性的不可逆性愈大,而神经功能恢复需2月~2年,因此在神经功能恢复之前或同时要防止肌肉变性。
重要。此时肌力达2~3级,则以后可达4~5级,如为0级,以后恢复较差。病后2个月有1~2级肌力,应大力加强康复措施,尽力争取达3~4级的肌力,如有3~4级肌力,通过体疗、日常生活训练、作业治疗可完全恢复生活自理和劳动能力,不需任何辅助器。
康复医疗措施 (1) 针灸: 有使肌肉功能不同程度恢复的作用。局部取穴和循经取穴(多选阳明经)相结合,以局部为主。
(2) 穴位刺激结扎疗法: 羊肠线刺激穴位,可使肌肉合成代谢升高,分解代谢降低,局部血管床增加,血流增加,皮肤温度上升,有报告可在肌肉内发现新生的神经纤维。
(3) 强电针刺激疗法。
(4) 穴位注射疗法: 注射药物有VitB1、VitB12、当归寄生注射液、胎盘组织液等。
(5) 碘离子直流电药物导入。
(6) 热疗: 包括红外线,温水浴、蜡疗等。恢复早期有感觉过敏引起麻痹肌的拮抗肌痉挛时可作湿热敷。
(7)电体操: 按失神经支配的程度选择电参数。
(8)推拿:有松解痉挛,剥离粘连,促进代谢,恢复关节的活动度和肌肉的弹性,牵伸挛缩肌肉的作用。
(9)医疗体育:轻手法被动牵伸关节,防止挛缩。正在恢复的麻痹肌主动收缩练习,助力运动,或用悬挂肢体或水中运动的方法作减负荷的运动练习,运动时要防止正常肌的替代活动。既要刻苦锻炼,又要循序渐进,使麻痹肌不至过度疲劳。肌力较弱时可采取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进行锻炼。
(10)早期使用轻质夹板、石膏托: 在运动间隙期或夜间休息时将瘫痪肢体功能位固定,以防畸形。
后遗症期的康复医疗:
医疗体育 医疗体育(体疗)能使不完全瘫痪的肌肉增强,减轻肌萎缩;增强其他肌肉以发挥补偿和协调作用;预防肌腱韧带的挛缩和关节僵硬; 保持神经系统良好的生理状态,有利于发挥残存脊髓神经细胞的代偿功能;有益于维持患儿正常的生长发育,减轻畸形,减轻肢体废用的病理变化;改善全身健康状况; 改善心理状态,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
体疗的目的是锻炼一切可利用的肌肉,发挥患肢功能。恢复期禁止正常肌替代力弱肌锻炼,而后遗症期则要加强正常肌的替代活动,并限止由此产生畸形倾向的活动。总的原则是在医师指导下,争取完成人体的正常运动,或使“异常运动”渐趋“正常”,建立正常的动力定型。
体疗的方法可根据肌力恢复的等级,选择静力性肌肉收缩,不抗地心引力、抗地心引力、抗阻的主动运动,肌电生物反馈、助力运动等。可针对具体情况编制各种医疗体操,并结合适当的游戏和运动,如踢球、骑车、跳橡皮筋、跑步等。对关节挛缩者可作被动活动和间断牵引。在热敷和按摩后作主动训练和牵引效果更好。
日常生活活动的训练也很重要,如起床、坐、站立、开门、上下楼梯、带杖或支架行走等都需锻炼。
支架 脊髓灰质炎后遗症下肢功能损害最常见,因此下肢支架应用较广,效果也较好。
支架能增加下肢的稳定性,利于负重和行走; 补充缩短肢体的长度; 平衡肌力失调,控制关节活动方向和范围,保护麻痹肌肉,避免受过度牵扯,预防畸形的形成和发展。支架应用的原则为:
(1)恢复期之初不宜单纯依赖支架,要积极使肌肉功能恢复到最大限度。但如下肢负重后有发展成畸形倾向时,应早日应用支架,不可拖延。
(2) 下肢瘫痪范围广泛时,支架是站立和行走的必需工具。
(3) 在情况许可下支架的应用要减少到最低限度。
(4)应十分明确使用支架的目的。经锻炼和手术后可不用支架的就应不用。功能不再丧失,畸形不再发展时也可停用支架。
(5)支架应随年龄增长而及时调整,保证大小合适。
(6) 尽可能用动力作用的支架。


常见畸形和应用支架的适应证

畸 形矫形支架或矫形鞋
肢体缩短(2.5cm以上)
马蹄足(或跟腱延长术后)
内翻足
鞋底加高或支架
无后跟平底鞋
矫形鞋外侧垫高;矫形足套或
附有内侧铁条,外侧“T”
形牵引带的小腿支架
外翻足矫形鞋内侧垫高;矫形足套或
附有外侧铁条,内侧“T”形牵
引带的小腿支架
下垂足(胫前肌瘫痪)弹簧辅助背伸的小腿支架,限
止跖屈
跟行足(代跟腱术后)后跟鞋或高跟鞋;弹簧辅助跖
屈的小腿支架,限止背伸
连耞足
膝过伸或松弛
髋松弛
脊柱侧凸
小腿支架,固定踝于90°位
大腿支架
连腰大腿支架
脊柱支架

手术 目的在于为功能恢复创造必要条件的矫形手术是脊髓灰质炎后遗症康复的重要手段之一。手术矫正畸形的原则如下:
(1) 矫正负重力线: 如髋、膝关节松解术、股骨截骨术、跟腱延长术、跖筋膜切断术等。
(2) 平衡和重建肌力: 各种腱移位术代替瘫痪肌的功能。
(3)稳定关节: 各种关节融合术、骨或腱制动术。
(4)平衡肢体长度: 肢体延长或缩短术、骨骺刺激或阻滞术。
恢复期2年内是前角细胞功能恢复的过程,一般不做手术。骨和关节手术适合于12岁后,骨胳已有相当发育,留有继发性骨关节结构畸形或关节极度不稳者。软组织腱移位术则适用于5~8岁后,瘫痪肌已停止恢复停止和肌肉尚有残余功能者。年长儿童的代替性腱移位术应在未形成固定畸形,又有可供移位的肌肉时才能进行。一般幼儿以软组织手术为主,年长儿和青少年以骨关节手术为主,辅以肌腱手术。
手术要以一个肢体的整体功能出发,周密设计。上肢以手功能为主,手术由远端及近端。下肢功能为负重和行走,手术从髋开始,由近端及远端,先矫正畸形,再调整肌力,最后稳定关节。臀肌、股四头肌和小腿三头肌是维持下肢稳定的三大要素,任何两个不健全就不能维持稳定性,股四头肌合并臀大肌或小腿三头肌瘫痪时要考虑重建四头肌。
动力性畸形须用肌力平衡手术,静力性畸形须做关节固定术。有继发性骨关节改变和软组织畸形时应先解决之,否则单纯腱移位术无效。
肌腱手术后石膏外固定上肢3~4周,下肢5~6周。关节融合术后石膏外固定8~12周,X线片证实骨性愈合后拆石膏。石膏固定期间应作邻近关节和手术肌腱区的功能锻炼。肌腱手术后特别要防止肌腱粘连。
体疗、支架和手术的关系 应该是取长补短、相辅相成的关系,都是综合性康复医疗不可缺少的措施之一。但对具体患者则需具体分析,配合得当,康复医师应起到积极的协同作用,使功能得到最好的恢复。
有时在疾病的某一阶段以体疗、支架为主,而发展到另一阶段又需手术矫正。理论上很多后遗症如在早期及时正确地应用体疗和支架,以后可减轻或防止肌肉萎缩,骨关节畸形,即使有畸形也容易手术处理,而实际上由于技术知识不普及、医疗条件限制,特别在农村,常留有明显畸形,不得不进行痛苦的手术治疗。手术特别是肌腱手术要想达到理想的效果,术后正确积极的功能锻炼对保证移位肌功能转换起重要作用。体疗虽很重要,为患者乐于接受,但对严重麻痹仍需支架或手术才能解决。支架对无法手术,肌肉又大部瘫痪,或肌力明显不平衡,或肢体缩短者有独特的效果,支架也能巩固手术效果,但支架有穿戴不方便,需随儿童发育不断更换,长期应用使原来健全的肌肉发生萎缩和不利于肌肉功能锻炼等缺点。必要时应间歇地应用支架,锻炼时卸下,不练时穿上。
其他 针灸、穴位刺激结扎疗法、穴位注射疗法、推拿等也可选用。
☚ 弱智儿童的康复医疗   弱视的康复医疗 ☛
0000057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19:5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