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资源利用与保护
能源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动力,世界化石能源仍以煤炭储量最多。中国主要能源的证实储量有限,可开采年限均低于世界平均值。目前我国人均化石燃料资源仅为世界均值的56%,石油的人均可采储量仅为世界均值的8%。我国的能源消费强度比较高,约为世界经合组织国家均值的4.6倍。尽管我国幅员广大,但我国的人均能源资源非常有限,加上能源消费强度 “居高”、节能不足等原因,能源供应 “告急”。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步伐加快,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质量的提高,对能源资源的需求也与日俱增。能源供需矛盾日益扩大。中国能源供需方面,煤炭、天然气大体供需平衡,而主要的石油资源已远不能满足国内建设需要。
能源供需矛盾扩大的原因:
❶客观地质条件的限制。由于我国客观地质条件的限制,石油资源不很丰富,已探明资源仅占世界总量的2.3%,人均拥有石油资源量仅为世界人均的11.14%。这是难以改变的事实。
❷能源资源地质勘查工作严重滞后,制约着能源生产的发展。
❸资源浪费大,能源利用效率低。由于种种原因,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没有深入人心,资源开采回收率很低。小煤矿仅10%左右,全国煤矿总体上也是采一吨丢两吨。油田回收率在30%—40%左右。
❹经济增长方式落后。我国目前经济增长方式还是一种落后的方式。走的还是高增长、高能耗、高污染粗放型和外延扩张型为主的路子。
❺市场运行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也可能加剧能源供需矛盾。
能源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措施是:
❶针对当前重要能源和原材料矿产品供需紧张的局面,国土资源部加强了能源矿产资源的调查评价与勘查,对煤炭、钨、锡、锑等重要矿种和大型矿产地加强监管和保护措施。重点加强了西部地区和海洋石油、天然气资源远景区评价,开展了主要产煤区的煤层气调查评价和优质煤炭资源潜力和分布状况以及缺煤地区煤炭资源潜力的评价,鼓励石油、天然气、环保煤、地热等资源的商业性勘查。
❷优化能源结构,积极探索矿产资源管理参与宏观调控。国土资源部在认真分析宏观经济中重要矿产资源的供需形势的基础上,根据资源供需的不同情况,确定不同的供应政策。增加原油生产能力,积极扶持煤层气资源的开发利用。对煤炭等我国优势矿产资源,实行适度控制矿权审批总量和开采总量的政策,限制开采高硫煤、高灰煤,加强优质煤、环保煤和特殊煤种的保护性开采,促进资源产业投资结构优化和投资规模调整。
❸深入开展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秩序治理整顿,加强对能源矿产资源的合理利用。积极推进探矿权、采矿权市场在发展中不断规范。国家地质调查工作向重要大宗支柱性急缺矿产、西部地区、重要成矿区带倾斜。加强对商业性地质勘查投入的引导,编制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意见,制定矿产资源补偿费勘查项目五年计划纲要。依靠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不断提高单位能源的国民经济产出率。
❹积极实施 “走出去” 战略,充分利用国内国外 “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鼓励和支持企业到国外勘查、开采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并提供必要的政策和外交支持。通过国际交流与经济合作等多种形式,开展对世界特别是周边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的资源条件和投资环境调查研究。同时,加大吸引利用外资勘查开发国内矿产资源工作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