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骨后痛
胸骨后部为纵隔,其中主要有食管、气管、大血管和淋巴组织。胸骨后痛的原因主要来自食管疾病。凡与饮食有关者,都是食管疾病所致。
食管的急性或慢性炎症都可发生胸骨后痛,一般在进食时发生或加重。其性质可以是钝痛、灼痛。以慢性食管炎较为常见。
食管憩室可有胸骨后堵塞感,当有感染时,则可出现胸骨后部或上胸部疼痛,而且常在进食时发生。如胃憩室感染,也可出现上述部位疼痛,不过是在饭后发生。十二指肠憩室所引起的上胸部和右肋下疼痛,在疼痛的同时,可以有食物通过不畅及恶心、呕吐等症状。
食管溃疡性疾病引起的胸骨后痛系食管受外伤,物理或化学因素的刺激以及特殊性炎症继发感染所致。
食管肿瘤,特别是恶性肿瘤继发感染及破溃时常可发生胸骨后痛,或为隐痛,于进食时加重,常伴有咽下困难。
气管肿瘤及纵隔肿瘤的晚期,可有胸骨后持续的胀痛感,但与饮食吞咽无关,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
气管食管瘘也可有胸骨后痛,甚至可引起肩部的牵涉性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