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腹壁静脉炎
胸腹壁浅静脉炎又称Mondor病。多发生于肥胖而平时缺乏劳动锻炼的妇女。病因不完全了解。无感染病史,常于上肢骤然用力而受牵拉后发病。病变都累及一侧胸、腹壁,常位于胸上腹壁静脉,由乳房下部向下经过乳房下皱壁,伸展到肋缘;侧胸静脉由乳房上外侧,向上外方,伸展到腋窝;腹壁上静脉由乳房下内方,再向下方,伸展到剑突下,至上腹部。静脉内膜受损害,有血栓形成,引起血管壁炎症反应,甚至连累静脉周围组织,病变可循浅静脉的径路延伸,连累分支,包括终末小静脉。血栓机化,炎症消退,静脉处于部分或完全闭塞状态。
临床表现主要是突发性疼痛,程度不等,位于受累侧胸腹壁,当上臂高举、呼吸或压迫病变部位时疼痛加剧。几天后缓解,约二周左右消退。检查发现病变浅静脉形如索状物,有的表现为串珠状,开始时比较柔软,稍晚增硬,直径约3~5mm,有压痛。索状物与皮肤呈疏松粘着,但与深部组织无粘连,尚可移动,两端界限不明显。举起上臂或用手法使皮肤紧张时,可见覆盖浅静脉的皮肤内陷,形如凹沟,索状物益形明显。局部淋巴结不受影响,无全身反应。随着病程好转,疼痛缓解,压痛减轻,最后消失。本病发病部位、症状、体征和临床过程有其特征,经观察和检查,诊断并不困难。由于病情轻,病程短,且能自行消退,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对症治疗包括局部湿热敷和应用镇痛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