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胸痛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胸痛

症状名。出《素问·脉解篇》。指胸部正中或偏侧作痛。多与心、肺、肝三脏有关。《素问·藏气法时论》:“心病者,胸中痛。”《医碥·胸痛》:“胸者,肺之部分,则其痛尤多属肺可知,乃医书多以肝病为言,此举隅之论耳,勿泥。须知胸为清阳之分,其病也,气滞为多,实亦滞,虚亦滞。气滞则痰饮亦停,宜行气除饮,此治在肺。”《杂病源流犀烛·胸膈脊背乳病源流》:“胸者,肝之分,肺心脾肝胆肾心包七经脉俱至胸,然诸经虽能令胸满气短,而不能使之痛,惟肝独令胸痛,故属肝病。” “肝虚胸痛引腰,宜补肾,补肾所以补肝也,宜六味丸加首乌、牛膝;肝实胸痛不能转侧,善太息,宜疏肝,宜宽胸饮;胸痛常欲蹈压其胸,先未痛,但欲饮热,名曰肝着,宜旋覆汤;胸痛短气,是水气,宜五苓散;胸痛痞塞,痰气为害,宜二陈汤;胸痹急痛如锥刺,难于俛仰,汗出,或彻背上,不速治,或至死,宜生韭汁;胸痹痛引背,喘息咳唾短气,寸沉迟,关紧数,宜瓜蒌一个,薤白半斤,白酒七斤,煮二斤,分二服,加半夏四两尤妙;……胸膈隐痛,肾虚不纳气,气虚不生血也,宜补肝散。”亦有指膈痛或胸痹之重者。《医宗必读·心腹诸痛》:“胸痛即膈痛。”《医宗金鉴·订正金匮要略注》卷二十:“胸痹之病轻者即今之胸满,重者即今之胸痛也。”参见胸痹、膈痛条。

胸痛pectoralgia

系较常见的一种临床症状。引起胸痛的原因很多,如胸壁疾病(皮及皮下组织、肌肉、肋骨与胸骨等)、胸膜疾病、气管及肺部疾病(波及胸膜)、心血管疾病、纵隔疾病、肋间神经疾病及某些腹部(肝、胆)疾病等均可引起胸痛。胸痛的性质、程度、持续时间、伴随的其他症状等差异性很大,在鉴别诊断上很重要。

胸痛chest pain

系肋间神经、膈神经或支配心血管、气管、支气管及食管的神经纤维,受到病变或各种理化因素刺激时所产生的胸部疼痛感。多由胸部器官或组织的炎症、缺血、肿瘤或外伤所致。亦可由胸外脏器病变或神经因素引起。

胸痛xiōngtòng

症状名。出《素问·脉解》等篇。指胸部正中或偏侧疼痛的自觉症状。外感胸痛多为温热犯肺; 内伤胸痛多为寒痰壅塞、水饮留积胸胁、心阳不足或心血瘀阻等阳虚阴盛所致, 亦有因肝火上犯所致者。临床可见于肺炎、胸膜炎、肋间神经痛、冠心病等多种疾患。治宜针对病因, 采用宣通胸阳及散寒理气、行瘀化痰等法。亦有将膈痛作为胸痛的别称(见《医宗必读》)。

胸痛

胸痛

胸痛是泛指上焦因外邪、痰饮、瘀血等闭塞气机,而致前胸部疼痛为主的一种证候。其部位在歧骨以上。《症因脉治·胸痹论》说:“歧骨之上作痛,乃为胸痛。” 《活法机要·心痛》认为胸痛是“痛横满胸间,而比心痛轻。” 如胸部闭塞而痛的称胸痹。胸部痞满不适的称胸满。但三者仅在程度上有所差异。《医宗金鉴·胸痹心痛短气篇》说:“胸痹之病,轻者即今日之胸满,重者即今日之胸痛。”
病名考证
胸痛一证,出自《内经》。如《素问·藏气法时篇》:“心痛者,胸中痛。” 《金匮要略》则将胸痛列于胸痹。并有《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专篇加以论述。《圣济总录·胸痹门》也提出“胸痛者,胸痹之类也。”后世医家颇不一致。有将胸痛、胸痹并论者,有将胸痛与胸痹分篇论述者,亦有与膈痛相混者。如《医宗必读·心腹诸痛》说:“胸痛即膈痛。”
病因病机
《金匮要略》认为是胸阳不足,阴寒阻滞所致,《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篇说:“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者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诸病源候论》认为因邪迫于阳气,不得宣畅,壅瘀生热而致胸痛。《圣济总录》主体虚挟风寒。《胸痹门》说:“胸痛者,胸痹痛之类也。此由体虚挟风,又遇寒气加之,则胸膺两乳间刺痛,甚则引背胛或彻背膂,咳唾引痛是也。” 王肯堂主肝虚、肝实。《证治准绳·胸痛》:“肝虚则胸痛引背胁,肝实则胸痛不得转侧,善太息。”《症因脉治》提出外感胸痛和内伤胸痛之说。《医学心悟》主风寒在肺。
综上所述,胸痛的病因一般可分为下列几点:
寒邪壅盛:素体阳气不足,或终日伏案少动,胸阳不展,寒邪乘虚侵袭阳位,以致阴寒凝滞,气血运行不畅而为胸痛。《诸病源候论·咽喉心胸痛诸候》:“寒气客于五脏六腑,因虚而发,上冲胸间,则为胸痹。”《医宗金鉴·胸痹心痛短气篇》也说:“胸背者,心肺之宫城也,阳气一虚,诸寒阴邪,得以乘之,则胸背之气,痹而不通,轻者痛满,重者病痛,理之必然也。”
风寒袭肺:胸为肺之分野,风寒袭肺,肺气失于宣降,气机壅塞,以致胸痛。《医碥》卷三说:“胸者,肺之部分,则其痛尤多属肺可知。”
温热犯肺:温病初起始于上焦,风温之邪,首先犯肺,邪热郁闭,阻塞肺络,肺气失于宣通,发为胸痛;或热灼津液为痰,痰热结于胸中,气机痹阻而引起胸痛。
肝郁气滞;肝之脉贯膈,上注于肺,情志不遂,忧郁恼怒,肝气郁结,气逆于胸而为胸痛。《医碥》卷三:“胸痛,……其病也气滞为多。” 《杂病源流犀烛·胸膈脊背乳病源流》也说:“胸痛,肝病也,肝血虚,肝气实,因而上逆于胸,所以痛。胸者肝之分,……惟肝独令胸痛,故属肝病。”肝郁日久,亦可化火,木火刑金而致胸痛。
瘀血停着:七情郁结,肝失条达,气滞血瘀;或久病入络,脉络为之痹阻;或血虚,气血运行不畅,瘀血留滞而为胸痛。《类证活人书》:“亦有失血之后,瘀血留滞,胸中隐隐痞痛。”
痰浊阻滞:长期饮食不节,嗜食高粱厚味,损伤脾胃,脾失健运,水谷之气不能化生精微,致使痰湿内生,久则上犯于胸,胸阳痹阻而为胸痛。或水饮停聚于胸胁,气机不畅而为胸痛。
气血不足:由于久病耗伤气血,或脾虚失运,气血生化之源亏乏,经脉失养,气虚不运而致胸痛。 《䱐溪医述·外候问答》:“胸膈隐痛者,气虚不能生血之故,气与血犹水也,盛则流畅,虚则鲜有不滞者。”
肾气不足:年老肾衰,或久病之后,肾阴亏虚,水不涵木,木少滋荣,肝火偏旺,上犯心胸,发为胸痛。《医碥》卷三:“胸痛……至肝火之上炎,由肾水之竭。”若肾阳虚衰,他脏失於温煦,不能蒸腾上达,以致胸阳不展亦可致胸痛。《医碥》卷三:“胸痛,……肝气之虚寒,由肾火之衰亦可推。”
分类
一般可分为外感胸痛及内伤胸痛两大类。外感胸痛包括寒邪壅盛,风寒袭肺及温热犯肺等。内伤胸痛包括肝气郁滞、肝火上炎、瘀血停着、痰浊阻滞、气血不足、阳气虚弱等。有认为外感胸痛多为温热犯肺;内伤胸痛则属阳虚阴盛居多,可因寒痰壅塞,或水饮留积胸胁,或心阳不足,心血瘀阻所致。
辨证要点
《医学心悟·心痛》提出气痛、血痛、热痛、寒痛之异,认为气痛者,气壅攻刺而痛,游走不定;血痛者,痛有定处而不移,转侧若刀锥之刺;热痛者,舌燥唇燥,溺赤便秘,喜冷畏热,其痛或作或止,脉洪大有力;寒痛者,其痛暴发,手足厥冷,喜热畏寒,其痛绵绵不休,脉沉细无力。《医宗必读·心腹诸痛》对虚实辨证论述尤详,认为痛而胀闭者多实,不胀不闭者多虚;拒按者为实,可按者为虚;喜寒者多实,爱热者多虚;脉实气粗者多实,脉虚气少者多虚;新病年壮者多实,久病年衰者多虚;补而不效者多实,攻而愈剧者多虚。综合上说,本病首当分外感与内伤,外感胸痛多属实证。又有寒热之分,但无论风寒袭肺或温热犯肺,初起均可见表证。风寒则以恶寒发热,咳喘胸痛为特征;温热则以发热,咳嗽胸痛,舌红,或烦渴咳喘,或咳吐腥臭稠痰为特征。而寒邪壅盛则属邪实正虚之证,以胸痛遇寒更甚,胸中有凉感为特征。内伤胸痛之肝郁气滞,瘀血停着、痰浊痹阻多属实证。气滞胸痛以胸部胀痛,攻窜不定为特征。瘀血胸痛以胸部刺痛,固定不移,舌紫为特征。痰浊胸痛以咳嗽多痰,胸部痞塞疼痛为特征。而水饮停聚者,又以胸胁胀痛,咳唾,呼吸则疼痛加剧为特征。内伤胸痛之气血不足或阳气虚弱者属虚证。气血不足以胸痛伴面色少华,心悸短气,神疲乏力等为特征。阳气虚弱者,以胸痛短气,心悸怕冷,或伴腰膝痠软,四肢欠温等为特征。
病证鉴别
胸痛应与心痛鉴别:胸痛的范围较广,包括整个前胸部。如胸痛偏左,或心窝部疼痛,骤然发作,间作间止,伴有气闭窒塞,或疼痛牵及左臂者属心痛。《医述》卷十一:“心痛在歧骨陷处,胸痛则横满胸间也。”
胸痛亦应与结胸鉴别: 若胸脘脐腹硬满疼痛,手不可按,口渴舌燥,日晡潮热者为大结胸;胸胁闷痛,揉之汩汩有声,心下怔忡,头汗出者为水结胸;胸中烦躁,心中懊𢙐为热实结胸;胸中懊𢙐满闷, 身无大热者为寒实结胸;胸腹胀满硬痛,身热,漱水不咽,喜忘如狂,大便黑,小便利者为血结胸。参见“伤寒”条。
治疗原则
宜宣通胸阳。外感胸痛以祛邪为主,又因风寒、温热之异,而有辛温与辛凉透邪之分。内伤胸痛应根据虚实的不同情况,分别处理。虚则以补虚为主,实则以祛邪为主,虚实夹杂者,当标本兼顾。
胸痛,如外邪引起者,驱除外邪后,则胸痛自止。内伤引起者,则须看疼痛程度、时间长短而定。痛势较轻,历时较短者,预后较佳;痛势剧,历时较长者,每示病辨重笃。
现代医学的各种肺炎、胸膜炎、肺脓疡、肺结核及肋间神经痛或某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或心肌梗塞等多种疾病,以胸痛为主证时,可参考本病辨证施治。

☚ 耳聋   外感胸痛 ☛

胸痛

胸痛

胸痛是一个常见症状,主要由胸部疾病引起,临床意义不一。如起源于轻度局部炎症,无重要临床意义。如由心肌梗塞或恶性肿瘤引起,则预后严重。但须注意,胸痛的程度不一定和病情轻重相一致。
胸部炎症或外伤、肌肉缺氧、平滑肌痉挛、机械性压迫、异物刺激、化学性刺激、肿瘤浸润与压迫腹腔脏器膨胀等,均为胸痛的原因。这些因素刺激肋间神经感觉纤维、脊髓后根传入纤维、支配心脏和主动脉的交感神经纤维、支配气管与支气管和食管的迷走神经感觉纤维,或膈神经的感觉纤维等,均可引起胸痛。此外,当某一内脏与体表某一部位同受某些脊髓后根的传入神经支配时,则来自此内脏的痛觉刺激到达大脑皮质感觉区后,除可产生罹患脏器疼痛外,还可出现相应体表的疼痛感觉,称牵涉性痛。例如心绞痛时除出现胸骨后或心前区痛外,还可出现左肩和左臂内侧的牵涉痛。
肺脏本身与脏层胸膜以及心包膜无痛觉神经纤维,不产生痛感; 而壁层胸膜及壁层底部心包膜则有痛觉神经纤维,因而肺部或心包病变出现胸痛时,必然已累及壁层胸膜或心底部壁层心包膜。
引起胸痛的疾病见表。
胸痛的诊断须参考问诊、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器械检查等结果,需要时还借助治疗试验以验证之。
问诊 须注意下述各方面。
(1) 发病年龄: 流行性胸痛主要累及小儿与青少年,多流行于夏秋;胸膜炎、自发性气胸、梗阻型原发性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心脏神经官能症、胃心综合征等起病常在青壮年;冠心病、肺癌、夹层主动脉瘤、胸膜间皮瘤、颈椎病性类冠心病综合征(颈源假性心绞痛)起病常在中年以后;痛性肥胖症(Dercum病)主要累及经绝期妇女。
(2) 胸痛部位: 胸壁疾病所致的胸痛常固定于病变部位,局部压痛常明显;胸膜炎、自发性气胸则表现为患侧胸部刺痛;心绞痛常位于胸骨后方或心前区,而二尖瓣脱垂综合征、颈椎病性类冠心病综合征的神经痛呈阵发性灼痛和刺痛;肌痛呈酸痛性质;心绞痛常呈压榨样痛并有压迫感或窒息感;主动脉瘤侵蚀胸壁时呈锥痛;膈疝呈灼痛或膨胀痛;原发性肺癌呈胸部闷痛。
(3) 胸痛的诱发与缓解因素: 心绞痛常因用力或精神紧张而诱发,含服亚硝酸甘油疗效明显,心肌梗塞的胸痛虽含服亚硝酸甘油治疗仍无疗效,而心脏神经官能症的胸痛在体力活动后反而减轻; 胸膜炎胸痛常于咳嗽或深吸气时加剧,暂停呼吸运动时缓解;胸壁疾病所致的胸痛常于局部压迫或胸廓活动时加剧,局部麻醉后疼痛暂时缓解;食管疾病的胸骨后痛常于吞咽食物时出现或加剧;脊神经后根病变所致胸痛于转身时加剧。
(4) 胸痛的伴随症状: 气管、支气管或肺疾病所致的胸痛常伴咳嗽、咯痰甚至咯血,后者多见于肺炎、肺脓肿、肺梗塞或支气管癌,伴呼吸困难者可见于肺炎、自发性气胸、过度换气综合征或其他重症心、肺疾病;食管疾病所致的胸痛常伴有吞咽困难; 纵隔疾病所致的胸痛多伴有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

胸痛的病因

罹患部位病 名
胸壁疾病皮肤及皮下组织病变 急性皮炎、皮
下蜂窝织炎、化脓性乳腺炎、痛性肥胖
症、硬皮病
神经系统疾病 肋间神经炎、带状疱
疹、肋间神经肿瘤、胸髓压迫症、多发性
硬化
肌肉疾病外伤、肌炎、皮肌炎、流行
性胸痛
骨、关节疾病 强直性脊椎炎、增殖性
胸椎炎、颈椎病、结核性胸椎炎、化脓性
胸椎炎、非化脓性肋软骨炎、骨肿瘤、多
发性骨髓瘤、急性白血病、嗜酸性肉芽
肿、骨折
心脏与大血管疾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心绞痛、急
性心肌梗塞
心肌病 梗阻型原发性心肌病
心瓣膜病 二尖瓣病、主动脉瓣病、二
尖瓣脱垂综合征
心包病 急性心包炎
先天性心血管病 肺动脉口狭窄、房
间隔缺损、Fallot三联症、Fallot四联
症、主动脉缩窄、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症
胸主动脉疾病 胸主动脉瘤、主动脉
窦动脉瘤、夹层胸主动脉瘤
肺动脉疾病 肺梗塞、肺动脉瘤、继发
性肺动脉高压症
心脏神经官能症
呼吸系统疾病胸膜疾病 胸膜炎、胸膜肿瘤、自发性
气胸
支气管疾病 支气管炎、支气管癌
纵隔疾病纵隔炎、纵隔脓肿、纵隔肿瘤、纵隔气
其他食管疾病 食管炎、食管裂孔疝、食管
贲门痉挛、食管绞痛、食管癌
腹部疾病 肝脓肿、胆囊病、结肠(肝)
脾曲综合征、胃心综合征、脾梗塞
换气过度综合征

(5) 其他有关病史: 心绞痛患者胸痛发作突然频繁、加重、发作时间延长,常为急性心肌梗塞的前奏。冠心病、夹层主动脉瘤常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病史; 梗阻型原发性心肌病、主动脉瓣狭窄可有昏厥发作史;不少支气管癌患者有多年吸烟史;胸膜间皮瘤可有长期石棉接触史;脾梗塞常有感染性心内膜炎史。
体格检查 痛性肥胖症可触及痛性皮下脂肪结节。肋间带状疱疹表现为多个成群的小水疱集落,发生于一侧胸背部,沿皮神经分布,不越过中线。非化脓性肋软骨炎(Tietze病)多累及第一、二肋软骨,局部隆起,疼痛剧烈,咳嗽、深呼吸及病侧上肢活动时加剧,而局部皮肤并无红肿。急性白血病或慢性白血病急性变可有自发性胸骨痛与胸骨压痛。多发性骨髓瘤可侵及肋骨,罹患部位常有肿痛。肋间神经炎沿罹患神经于脊椎旁、腋中线与胸骨旁常有明显压痛。纵隔气肿时,颈及前胸部常可触及皮下捻发感,听诊可闻嚼骨音。胸膜炎时可听到胸膜摩擦音,或有胸腔积液体征。胸膜肿瘤常有胸腔积液征。自发性气胸时患侧叩诊鼓音,听诊呼吸音高度减弱或消失。急性纤维素性心包炎于心脏绝对浊音区出现心包摩擦音,有心包积液时,心浊音区向两侧扩大。肺梗塞于罹患部位可听到湿罗音。风湿性、梅毒性心脏病各有相应的心脏体征。二尖瓣脱垂综合征的最常见症状为胸痛,听诊以收缩中期喀喇音最具特征性,在心尖部最响,且有易变性的特点,常伴二尖瓣收缩晚期杂音。主动脉窦动脉瘤痛,并在心前区出现响亮的连续性杂音。神经系统检查有助于提示胸髓压迫症的诊断。
实验室检查 血清谷草转氨酶与肌酸磷酸激酶测定有助于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断。血性胸腔积液常提示由恶性肿瘤引起,可发现癌细胞或间皮瘤细胞。弥漫性胸膜间皮瘤的胸水透明质酸含量常高于0.25mg/ml。流行性胸痛胸肌活检可分离出B组C病毒,血清与胸水的免疫学检查亦有助于明确诊断。血pH值测定有助于诊断换气过度综合征的呼吸性碱中毒状态。
器械检查 胸膜或心包穿刺能发现胸腔或心包积液的存在,并可作有关的实验室检查。X线胸片检查可发现与胸痛有关的肋骨、脊椎、胸骨、纵隔、主动脉、心、肺与胸膜的病变。钡餐检查有助于发现与胸痛有关的上消化道疾病。应用放射性核素肺灌注扫描,对诊断肺梗塞价值甚大。胆囊病时胆囊造影检查可发现胆囊形态与功能的改变。心电图描记对确诊冠心病有重要价值。
治疗性诊断 胸壁局部病变而未能与心绞痛区别时,可局部作普鲁卡因封闭,如为局部病变,则疼痛与压痛暂时消失,提示与心脏无关。结肠(肝)脾曲综合征所致左下胸痛,经清洁灌肠排除积气后,疼痛即消失。心绞痛患者含服亚硝酸甘油片剂后胸痛迅速消失,而急性心肌梗塞、颈椎病性类冠心病综合征(颈源假性心绞痛)的胸痛则不受亚硝酸甘油所影响。胃心综合征的疼痛亦可类似心绞痛,以吸烟与消化性溃疡患者罹患较多,戒烟后与溃疡治愈后胸痛消失。换气过度综合征所致的胸痛,以纸袋罩住患者口鼻吸回呼出的二氧化碳,胸痛即可缓解。
☚ 咯血   呼吸困难 ☛

胸痛

having a pain in the chest


胸痛

heartache

胸痛xiōng tòng

chest pain; thoracicpain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7 0:1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