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胰岛素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胰岛素yí dǎo sù胰腺分泌的一种激素。1934年程瀚章《复兴高级中学教科书·卫生学》第二章:“胰腺制剂的胰岛素(Insulin),是糖尿病的要药。”◇胰岛激素、岛精、因素林、脱列白新,“因素林”是英语insulin(胰岛素)的音译,“脱列白新”是英语trypsin(胰岛素)的音译。 胰岛素insulin胰腺兰氏小岛β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由51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分子量约6 000。不同动物胰岛素分子结构大体相同(人与猪只有一个氨基酸不同),生物活性也相似。中国已于1965年人工合成牛胰岛素。为维持机体代谢的重要激素之一,其靶组织是骨骼肌、脂肪组织和肝脏。生理作用是: 胰岛素胰岛β细胞产生的一种多肽。等电点为5.3,在pH 2.5~3.5溶液中稳定。皮下注射后,0.5~1 h开始生效,2~4 h血药浓度达高峰,维持时间5~7 h。静脉注射后,10~30 min生效,15~30 min血药浓度达高峰,维持时间0.5~1 h。静脉注射的胰岛素在血循环中T1/2为5~10 min,皮下注射后T1/2为2 h。Vd为0.6 L/kg,蛋白结合率为1%~10%。肝脏清除60%,而肾脏清除35%~40%。皮下注射,每日2~4次。24 h尿中每2~4 g糖需注射1U。中型糖尿病人,每日需要量约5~40U;较重病人,每日用量在40U以上。胰岛素注射液:每瓶400U(10 mL)、800U(10 mL)。注射用胰岛素:每瓶50U、100U、400U。 胰岛素 胰岛素yidaosu由胰岛β细胞分泌的一种重要的胰岛激素。它是一种小分子蛋白类激素,由A、B两条肽链,共51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其主要生理功能为:(1)调节糖的代谢。它能促进全身组织 (尤其是肝和肌肉)对糖的摄取、贮存和利用,从而使血糖浓度降低。它和其它与糖代谢调控有关的激素共同作用。维持血糖浓度的恒定 (参见“血糖”)。(2) 促进肝脏合成脂肪酸,运至脂肪细胞贮存,同时抑制脂肪分解。(3)参与蛋白质合成及贮存的各主要环节的调控,促进蛋白的合成。而生长激素也只有在胰岛素存在的情况下才能发挥作用。因此,胰岛素在调节机体代谢、维持机体正常生长方面是非常重要的。胰岛素分泌主要受血糖浓度的调节,血糖浓度升高时,胰岛素分泌量可迅速加大到10倍以上,使血糖浓度下降,降至正常水平后,胰岛素分泌量也随即迅速下降。β细胞最初分泌出的是没有生物活性的前胰岛素原,分泌后加工为胰岛素原,再激活为胰岛素进入血液。胰岛素分泌到血液中10分钟后便被清除、分解。这就保证了它对血糖等的调节作用相当 “应时”而准确。此外,一些氨基酸、脂肪酸、胃肠激素以及交感神经兴奋等也影响胰岛素的分泌。胰岛素分泌不足会使血糖浓度过高,从尿中排出,即糖尿病,还会造成脂代谢紊乱,引起血脂过高、动脉硬化和心、脑血管的疾病等等。1965年我国首先人工合成了胰岛素,在蛋白质人工合成等方面迈出了光辉的一步。胰岛素主要应用于糖尿病等疾病的治疗。一般由动物胰脏提取,远不能满足医疗的需要。近十年来,已能通过遗传工程,把胰岛素合成基因植入大肠杆菌,由大肠杆菌生产胰岛素,不仅解决了原料不足的因难,而且价格也大大下降,成为遗传工程造福于人类的一个生动事例。 ☚ 胰岛 血糖 ☛ 胰岛素insulin系胰岛β细胞释放的一种蛋白质激素。我国科学家于1965年首先合成结晶性牛胰岛素,近年来用大肠杆菌生产胰岛素已获成功。胰岛素易溶于稀酸或稀碱溶液中,但在pH2.5~3.5的酸性溶液中较稳定。可被蛋白酶、强酸、强碱所破坏。胰岛素能提高细胞膜对葡萄糖、氨基酸和钾离子的通透性,使葡萄糖向细胞内转运加速,促进对葡萄糖的利用。此外,还能加速糖原的生成,减少糖原异生而降低血糖。亦能促进脂肪及蛋白质的合成,抑制其分解。在医疗上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及体内、细胞内缺钾等。 胰岛素由胰腺的胰岛内β细胞分泌的激素。药用胰岛素由猪、牛胰腺提取。1965年中国首先人工合成。主要功能是调节糖的代谢及促进脂肪和蛋白质的合成。主要用于各型糖尿病治疗。必须注射,口服无效。不良反应:低血糖症、过敏反应等。参见“生物”中的“胰岛素”。 胰岛素一种激素蛋白质。由胰腺内胰岛的β细胞所分泌。由51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为5734,由二条肽链(A链、B链)组成。A链,由21个氨基酸组成的21肽;B链,由30个氨基酸组成的30肽。A链与B链之间通过两对二硫键连结起来,另外A链本身有一对二硫键相连形成链内小环。主要功能是促进糖元的生成和加速葡萄糖的氧化,从而降低体内血糖的含量。也作用于蛋白质及脂类的代谢。我国于1965年首次人工合成胰岛素。参见“医药卫生”中的“胰岛素”。 胰岛素 胰岛素是胰脏中胰岛B细胞所分泌的激素。其主要作用是调节糖代谢及促进蛋白质和脂肪的合成。 ☚ 胰岛 胰高血糖素 ☛ 胰岛素insulin是胰岛B细胞分泌的多肽激素。人的胰岛素分子量为5 807,含51个氨基酸,已可人工合成。其生理作用主要是贮存营养物质,降低血糖。具体为: 胰岛素 胰岛素胰岛素是胰岛β细胞分泌的蛋白质激素。它有降低血糖、促进糖的利用和糖原、脂类、蛋白质等合成的作用。它是人体内促进合成代谢的重要激素。 人胰岛素原结构 当β细胞受葡萄糖或甲苯磺丁脲等刺激因子作用时,在Ca++的参与下,β细胞的微管微丝系统收缩,使颗粒逐渐移向质膜边缘,以后颗粒壁与质膜融合,通过细胞分泌作用而释放到细胞外。可能有些颗粒未经储存或有少量胰岛素并不掺入颗粒而直接释放。 国际标准规定每毫克结晶胰岛素含24U。。胰岛素的单位系根据引起动物血糖降低的生物效应而定。空腹血清胰岛素含量为25mU/L(免疫化学测定结果)。正常人每天约需胰岛素50U,约合胰腺储藏量的1/5左右。 胰岛素是机体维持正常代谢的关键性激素。在生理条件下,它的分泌受到许多代谢物及激素的调节。首先是血糖浓度的反馈调节。口服一定量葡萄糖后,血浆胰岛素水平出现二次升高,第一次在几分钟内上升达高峰,它代表储藏颗粒中易变动部分胰岛素的释放,随后即迅速降低。在这以后胰岛素水平又逐渐上升,在30~60min内达到高峰,且持续时间较长,这表示储存颗粒中稳定部分胰岛素的释放及胰岛素的新合成。氨基酸、脂肪酸等也可刺激胰岛素的释放,但各种氨基酸促进胰岛素释放的效果不一,其中以精氨酸作用最强,在临床上可利用精氨酸负荷试验来检查β- 细胞功能。胃肠道激素如胃泌素、胰泌素、肠促胰酶素、肠高糖素等都可促使胰岛素分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由于同时继发引起胃肠道激素的分泌,加大对β-细胞的刺激,所以比静脉注射葡萄糖耐量试验引起更多的胰岛素释放。cAMP可加速胰岛素的分泌,所以高血糖类、ACTH等都可促使胰岛素分泌增加。生长激素及糖皮质激素可使血糖升高,间接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加。肾上腺素是胰岛素分泌强有力的抑制剂。β-肾上腺能刺激剂促进胰岛素的分泌。α-肾上腺能刺激剂可抑制胰岛素的分泌。肾上腺素既是α又是β肾上腺能刺激剂,正常胰腺β细胞的α受体对肾上腺素比较敏感,所以肾上腺素的抑制效应占优势。中枢神经可间接影响胰岛素的分泌,刺激迷走神经可促进胰岛素释放。 胰岛素的降解 血液中胰岛素的半寿期约为7~15分钟。体内所有组织对胰岛素都有降解作用,但主要器官是肝及肾。通过谷胱甘肽转氢酶作用,二硫键被还原,A、B二链裂解后进一步被蛋白酶水解。 胰岛素的生理作用 胰岛素的特异受体存在于靶组织的细胞膜上,它是一种含有唾液酸的糖蛋白。胰岛素作用时先与其受体通过非共价键作疏松结合。胰岛素与受体的结合比胰岛素原结合能力大20倍。正常脂肪细胞表面每平方微米含有10个胰岛素受体,每个细胞只要有100个受体与胰岛素结合,就足以引起一定的代谢效应。 胰岛素的主要靶器管是骨胳肌、心肌、脂肪组织及肝脏。它最主要的生物效应是迅速降低血糖水平。它特异地促进下列反应: ❶细胞对葡萄糖、某些氨基酸、脂肪酸、 核苷、 K+、 Mg++、 Ca++、 PO4≡ 等的摄取; ❷Na+、K+-ATP酶的活性; ❸葡萄糖的利用,包括糖酵解、有氧氧化及戊糖旁路; ❹糖原合成; ❺脂类合成; ❻蛋白质合成; ❼DNA、RNA、ATP合成。降低下列反应: ❶糖原分解; ❷脂肪分解; ❸蛋白质分解; ❹糖异生; ❺尿素生成; ❻酮体生成。 胰岛素对脑细胞、红细胞及肝细胞等的摄取葡萄糖作用不发生刺激作用,对肾小管葡萄糖的重吸收及肠粘膜葡萄糖的吸收亦无促进作用。 胰岛素产生上述生理效应的机理不完全清楚,有可能作用于细胞核水平,如诱导糖酵解的限速酶葡萄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及丙酮酸激酶的合成; 同时抑制糖原异生酶,如丙酮酸羧化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果糖用及抑制糖的异生。也可能是与产生cAMP的激素的作用相反,它并不直接影响细胞内cAMP含量变化而是作用于cAMP蛋白激酶或磷酸酶的水平,使一些酶产生脱磷酸作用。如丙酮酸激酶、丙酮酸脱羧酶、糖原合成酶由于脱磷酸而活性增加,因此糖的利用增加,糖原合成加强; 但糖原磷酸化酶、脂肪细胞脂肪酶等,由于脱磷酸而活性下降,使糖原、脂肪分解降低。 当机体胰岛素分泌缺乏或相对不足,不能满足机体需要时,产生糖尿病,严重者甚至引起酮症酸中毒。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常用药物之一,目前临床上所用的胰岛素多从猪、牛等动物胰腺中提取。胰岛素经口服用易被消化酶破坏,必须注射给药。皮下注射后迅速吸收。为避免反复注射的不便,可改变剂型使之延缓吸收以延长作用时间,故临床上应用的有短效、中效、长效等不同类型的胰岛素制剂。 ☚ 甲状腺激素 胰高糖素 ☛ 胰岛素 胰岛素胰岛素(insulin)是胰岛β细胞分泌的,为小分子蛋白质,分子量约6000,在胰岛中首先合成胰岛素原是由86个氮基酸组成。胰岛素原经转化酶分解脱去31个氨基酸生成胰岛素。药用的胰岛素是从猪、牛等动物胰腺中提取的,不同动物胰岛素的结构稍有差异,但并不影响其生物活性。我国首先于1965年成功地合成了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 胰岛素制剂作用时间及选择表
☚ 降钙素 口服降糖药 ☛ 胰岛素 胰岛素胰岛素是胰脏内兰氏小岛中B细胞所产生的一种多肽激素。人胰岛素分子量为5.734,由51个氨基酸组成,不同种属动物的胰岛素分子结构大致相同,例如人和猪的胰岛素只有一个氨基酸不同。因此,不同来源的胰岛素,其生物活性相差不多,我国于1965年已用人工合成法制备了胰岛素。 ☚ 甲状旁腺素 胰高血糖素 ☛ 胰岛素insulin 胰岛素insulin 胰岛素insulin 胰岛素insulin 胰岛素 胰岛素insulin一种由胰脏内胰岛B细胞分泌的蛋白质激素。分子量为5734,由51个氨基酸残基组成。B细胞首先合成一个大分子的前胰岛素原,以后加工成胰岛素原、胰岛素。在调节机体代谢方面(尤其是降低血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机体血糖浓度升高时,能迅速引起胰岛素的分泌,胰岛素能促进糖被组织(尤其是肝脏、肌肉)的利用,使葡萄糖转变成糖原和脂肪。因此,人体内缺乏胰岛素时,血糖浓度容易升高,血糖含量高达一定程度后,便从尿中排出,成为糖尿病。患者表现为多尿、多饮、多食而体重减轻。静脉注射胰岛素数分钟后,血糖浓度会下降。胰岛素还抑制糖的异生(如使脂肪酸转变成糖)和脂肪的分解,故糖尿病人血脂容易升高(可达正常人的5倍),引起酮血症、酸中毒,胆固醇合成增多, 以至引起高胆固醇血症、动脉硬化。胰岛素还能促进蛋白质和核酸的合成。糖尿病人缺乏胰岛素,蛋白质分解增加,伤口不易愈合。缺乏胰岛素,脑垂体分泌的生长素不能发挥作用。幼年动物缺乏胰岛素,生长发育发生障碍。我国是第一个用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的国家。 ☚ 一级强化和二级强化 乙酸环己基酰亚胺 ☛ 胰岛素 胰岛素insulin胰脏中胰岛B细胞所产生的蛋白质类激素。能降低血糖,促进脂肪和蛋白质的合成。分泌不足时,组织中糖的利用发生障碍,肝糖原分解加速,血糖升高,糖由尿中排出而形成糖尿病。药用胰岛素由家畜胰脏中提取纯化而成,主要用以治疗糖尿病,过量可引起低血糖症。中国于20世纪60年代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现可用基因工程生产人胰岛素。 ☚ 前列腺素 核酸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