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外瘤低血糖症
多种恶性肿瘤可引起低血糖症,较常见者为发源于上皮细胞的癌,较少见者为间质细胞瘤。
(1) 上皮细胞瘤: 下列四种较多发生低血糖症:
❶原发性肝癌中又可分为分化较差的癌,血糖渐降由于癌症快速发展,肝糖元储量渐降所致,可治以口服或静滴葡萄糖; 其次是分化较好的癌,低血糖症见于死前2月许,常骤然发生,不易用补糖控制。
❷肾上腺瘤有皮质癌伴柯兴综合征,尤以异位ACTH综合征发生于恶性胰岛素癌者为多见。神经母细胞瘤及嗜铬细胞瘤中偶见本症。
❸胰腺癌。
❹类癌瘤。
(2) 间质细胞瘤: 有纤维肉瘤类包括神经纤维瘤、淋巴肉瘤、脂肪肉瘤、平滑肌肉瘤、横纹肌肉瘤、间皮细胞瘤、血管周细胞瘤; 白血病类; 何杰金病及骨髓瘤。此组肿瘤位于胸腹腔后壁,大小重量不一,大者可达20kg以上,一般为1kg左右。低血糖症发作以空腹期为主,有时伴其他内分泌病,甲状腺肿伴功能亢进、肢端肥大症、男性乳房发育症、阳萎、女性男性化等。
肿瘤引起低血糖症的原因有二:
❶肿瘤分泌类似胰岛素的激素。
❷癌细胞利用葡萄糖过多过速,病人进食较少,肝糖生成相对不足或肝糖原已耗竭未能补充调节所致。
根据低血糖症状,血糖及瘤肿证据诊断不难。但治疗大都困难,理论上以切除肿瘤为主,但难以实现,有些肿瘤可以切除或部分切除后,继以化疗或放疗,低血糖症可减少或免于发作,但肿瘤多复发,大都预后不良。反复发生低血糖症者除补充葡萄糖外可采用氯苯甲噻二嗪与双氢克尿塞类治疗等,参见“胰岛素瘤”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