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胡格诺战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胡格诺战争1562~1598年法国胡格诺派与天主教派的内战。自16世纪30年代起,加尔文教在法国南部和西南部传播。加尔文教徒在法国称胡格诺派,长期遭受迫害。信奉胡格诺教的以波旁家族为代表的南方贵族和信奉天主教的中北部吉斯贵族集团之间的矛盾最终演化为战争。1562年3月,天主教派首领吉斯在瓦西袭击胡格诺教徒,内战开始。先后进行过7次(1562~1563年,1567~1568年,1568~1570年、1572~1573年,1574~1576年,1577~1580年,1585~1598年),长达30余年。其间曾于1570年停战议和,但1572年8月24日天主教派在巴黎制造圣巴托罗缪惨案,屠杀胡格诺教徒2000余人,致使战端再起。战争中双方各有得失,难分胜负。1589年胡格诺派首领那瓦尔国王亨利继承王位,称亨利四世。1593年波旁家族的法王亨利四世放弃加尔文教改宗天主教,次年在巴黎加冕,成为全国公认的国王,战争遂告结束。1598年4月13日法王亨利四世颁布《南特敕令》,宣布天主教为国教,同时给予胡格诺派新教以合法地位。 胡格诺战争1562—1598年间法国新教胡格诺派与天主教派的内战,后演变为各封建领主以宗教名义进行争权夺利的战争。1534年起,法国天主教开始迫害新教胡格诺派。1562年3月,天主教派袭击胡格诺派集会,内战爆发。1572年“圣巴托罗缪惨案”后,战争愈烈。1585年后又发展成争夺王位继承权的“三亨利之战”。后因迫于农民起义和西班牙干涉,各方才告妥协。1589年胡格诺派亨利四世继承王位,1593年宣布改奉天主教,1598年4月颁布“南特敕令”,从而战争结束。 胡格诺战争法国胡格诺派与天主教派在1562—1598年间的内战。虽因天主教派迫害胡格诺派而起,实际是两派封建主之间争权的内讧。1570年双方议和,两年后战端重开。后因慑于农民运动的兴起,相互妥协,内战始告结束。 胡格诺战争1562~1598年法国胡格诺派与天主教派的内战。1562年3月,法兰西斯·吉斯在瓦西袭击胡格诺教徒, 内战开始。先后进行过7次(1562~1563, 1567~1568, 1568~1570, 1572~1573, 1574~1576, 1577~1580, 1585~1598)。长达30余年,其间曾于1570年停战议和,但1572年8月24日天主教派在巴黎制造圣巴托罗缪惨案,屠杀胡格诺教徒2000余人,致使战端再起。战争中双方各有得失,难分胜负。1589年胡格诺派首领亨利(那瓦尔的)继承王位,称亨利四世。1593年法王亨利四世改宗天主教,并于1598年颁布《南特敕令》,战争结束。 胡格诺战争 胡格诺战争1562—1598年间法国新旧教派,即胡格诺派与天主教派之间的战争。前者以中部贵族波旁家族的亨利 (那瓦尔的)和海军大将科利尼为首领,后者以东北部贵族吉斯公爵为首领。1562年3月,吉斯在瓦西镇袭击胡格诺教徒,引起内战。经过3次战争,1570年一度议和。1572年天主教派在巴黎制造圣巴托罗缪惨案,战端再起,法国分裂为胡格诺派占优势的南部、西部和天主教派占优势的北部。后因西班牙干涉和农民起义,双方妥协。1593年亨利 (那瓦尔的) 改宗天主教,次年加冕,成为全国公认的国王,战争始告结束。1598年亨利四世颁布南特敕令,宣布天主教为法国国教,胡格诺教徒则获得信仰自由。南特敕令是交战双方妥协的和约。 ☚ 艾顿·马赛 黎塞留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