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胡宗南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胡宗南1902,一说1896—1962浙江孝丰(今属安吉)人 胡宗南1899—1962字寿山,浙江孝丰(今属安吉县)人。黄埔军官学校第一期毕业,蒋介石嫡系。1930年后,任国民党军第一师副师长、师长,第一军军长。曾在江西、湖南、四川等地“围剿”中国工农红军,阻截红军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屯兵西北,积极反共,封锁陕甘宁边区,镇压爱国救亡运动。1943年,国民党反动派发动第三次反共高潮时,率部进犯陕甘宁边区,被击退。抗日战争胜利后,任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兼西安绥靖公署主任,秉承蒋介石旨意,发动反革命内战,1947年率部进犯陕甘宁边区,被击败。1950年所部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歼灭,只身逃往台湾,1962年病死。 胡宗南
胡宗南
胡宗南1896——1962字壽山,浙江孝豐 (今屬安吉)人,1896年 (清光绪二十二年) 生於鎮海 (今屬寧波),7歲時全家移孝豐。1909年3月,入縣立高等小學,1911年冬畢業。1912年入湖州公立吴興中學。1915年夏畢業,受任縣立高等小學教員。1916年任私立王氏小學教員。1924年入黄埔軍校第一期學習,畢業後分發教導第一團任少尉見習,旋調機槍連排長。1925年第一次東征後升上尉; 同年6月,升副連長; 9月調升教導第二團第二营副营長。第二次東征時代第二營营長; 同年冬,與賀哀寒創立孫文主義學會。1926年7月北伐; 8月升第一師第二團團長。1927年5月,升第一師少將副師長仍兼第二團團長;11月升第一軍第二十二師師長。1928年8月部隊缩编,任第一師第二旅少將旅長。1929年春率部参加西征; 同年9月,改任第一旅旅長。1930年5月中原大戰,升代師長; 11月實授第一師中將師長。1935年11月,當選爲國民黨第五届中央監察委員。1936年9月,任第一軍軍長兼第一師師長。1937年9月,所部编成第十七軍團,任軍團長。1938年任第三十四集團軍總司令。1940年5月,任中央軍校第七分校主任。1941年11月,派爲三民主義青年團中央幹事會幹事。1942年3月,兼代國民政府軍令部西安辦公廳主任,第八戰區副司令長官兼第三十四集團軍總司令。1944年改任第一戰區副司令長官。1945年任第一戰區司令長官; 同年5月,當選爲國民黨第六届中央執行委員; 8月抗戰勝利,在鄭州主持受降; 10月加上將銜。1947年3月,率部進攻延安; 6月改任西安綏靖公署主任。1949年兼任川陝甘邊區綏靖主任;同年12月,任西南軍政長官公署副長官兼参謀長,到任僅十餘天即去海南島,旋去臺灣。1950年3月,調任“總統府”戰略顧問。1952年兼任“浙江省政府”主席,“浙江省黨務”特派員; 7月回任“總統府”戰略顧問。1955年9月,任“澎湖防守”司令官。1959年復任“總統府”戰略顧問。1962年2月14日病逝於臺灣。終年66歲。 胡宗南 浙江孝丰(今属安吉)人。祖籍镇海。字寿山。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曾参加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二团团长。1928年任国民党第一师第二旅旅长。1930年参加中原大战,旋任第一师师长,秘密组织“三民主义大侠团”,消灭异己,网罗走卒。1932年参与组织力行社和复兴社,以黄埔系“太子”自诩,居蒋介石“十三太保”之首。1936年起,历任国民党第一军军长、中央军校第七分校主任。曾率部“围剿”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十七军团军团长、第三十四集团军总司令、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第一战区司令长官,顽固推行蒋介石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方针,驻屯西北,统兵至六十万,控制陕、甘、宁、青各省。包围、封锁陕甘宁边区,号称“西北王”。解放战争时期,任国民党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兼西安绥靖公署主任。1947年率部进犯陕甘宁边区,遭人民解放军痛击。1949年任西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兼参谋长、代长官。残部在成都和西昌地区被歼后,只身去台湾。1962年2月14日在台北病死。 胡宗南 163 胡宗南1896—1962军事家,国民党陆军二级上将。浙江孝丰鹤鹿溪(今属安吉县)人。生于镇海,原名琴斋,后改名公明,再改宗南,字寿山。黄埔军校一期毕业,历任排、连、营长,参加过第一、二次东征及平定刘杨叛乱等役,是军校右派组织孙文主义学会骨干分子。北伐战争中,任第一军第一师第二团团长,参加攻打武昌、南昌等战斗,后转战江浙战场。1927年4月,驻上海南京路、新龙华时,参加“四·一二”政变,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1927年8月末,蒋介石第一次下野时,联系黄埔学生坚决拥蒋再起。同年秋,升第一军第二十二师师长。先后参加二期北伐,蒋桂、蒋唐、蒋阎冯等战争。1930年冬,升任第一师 (军改编)师长。1931年7月,率部参加讨伐石友三之战。同年冬,发起组织特务组织复兴社,成立后成为重要骨干。1932年率所部对鄂豫皖红四方面军进行第四次“围剿”,尾随红军进入甘南之天水。1935年4月,在松潘、包座地区被红军击败,退回陇南。1936年9月,升任扩编后的第一军军长,继续“围剿”陕北根据地。抗日战争初期,率部参加淞沪抗战、兰封战役、武汉会战等,予日军以重创。1939年11月,升任三十四集团军总司令、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统辖4个集团军、30多个军、40多个师、45万余人,是蒋嫡系中最大的军事集团。解放战争时期,任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兼西安绥靖公署主任。1946年,指挥所部进攻晋东南解放区,所部“天下第一旅”被歼。1947年,对陕北解放区发动重点进攻,一度侵占延安,被授予陆军中将加上将衔和“河图”勋章。在彭德怀指挥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的沉重打击下,主力部队受重创后退出边区。1949年5月,解放军发起了陕中、西南、西昌等战役,所部被全歼,只身飞逃海口转台湾。因“丧师失地,贻误军国”的罪名遭弹劾。后被起用为大陈岛、澎湖防守司令官,陆军二级上将等。1962年2月,在台北病死。 ☚ 卫立煌 贺龙 ☛ 胡宗南1902—1962蒋介石嫡系将领。字寿山,浙江孝丰(今属安吉)人,曾任国民党第1军军长,抗战时期,任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后任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兼西安绥靖公署主任。1950年去台湾。 胡宗南1896~1962国民党军将领。字寿山。浙江孝丰(今属安吉县人)。曾任国民党军第1战区司令长官、西安绥靖公署主任。 胡宗南1896—1962原名琴斋,后改名公明,再改名宗南,字寿山。浙江镇海人。1924年入黄埔军校一期。次年毕业任教导团排长,参加两次东征,升副营长。北伐战争时,其所在部队被编为中路军总预备队。后升任团长、副师长、师长。中原大战时,为蒋介石主力部队,后率部至鄂豫皖苏“围剿”红军。1933年移防天水、昭化一线,拦截北上抗日的中央红军,并封锁陕北苏区。1935年11月,被国民党五大选为中央监察委员。翌年“两胡事变”发生后,升第一军军长。抗日战争爆发后,升任第十七集团军司令,包围陕甘宁边区。1938年,升第三十四集团军总司令。1942年代理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行营西安办公厅主任 后兼第八战区司令长官。1944年,改任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代理司令长官。1945年日本投降后,任西安绥靖公署主任。1948年,其主力被解放军西北野战军全歼。1949年逃离西安入四川。同年12月任西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兼参谋长,后逃至西昌和海南岛。1950年4月去台湾,遭台湾国民党当局“监察院”弹劾。1950年底任“总统府”战略顾问。1951年3月改任“江浙反共救国军总指挥”。 9月进驻大陈岛,指挥武装人员偷渡骚扰东南沿海。1952年兼任“浙江省政府主席”。次年调任“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顾问。1954年2月从国防大学毕业。1955年9月调任澎湖防卫司令官。1956年赴美国考察。1959年10月复任“总统府”战略顾问。1962年2月14日在台北病逝。遗有《宗南文存》。 胡宗南1902—1962字寿山,浙江孝丰人。黄埔军官学校第一期毕业。蒋介石嫡系。1930年任国民党军第一师副师长。1936年任第一军军长。抗日战争期间,任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推行蒋介石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方针,屯兵西北,封锁陕甘宁边区。在第三次反共高潮中进犯边区,遭到边区军民的坚决反击。解放战争期间,任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兼西安绥靖公署主任。1947年率部进犯陕甘宁边区,遭到人民解放军的痛击。1949年在四川成都战役中,残部被歼灭。后逃往台湾。1962年病死。 胡宗南 胡宗南号寿山,生于浙江镇海,后居孝丰(今安吉)。生于1896年5月16日。1924年11月毕业于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后任教导第一团第二营第八连排长,后任机关枪连排长。参加第一次东征和平定刘杨叛乱,因功升副连长、连长。1925年10月参加第二次东征,任第一军第一师第二团营长。1926年随师北伐,任第一军第一师第二团团长。1927年8月任第一军第一师副师长并参加龙潭会战。同年秋任第一军第二十二师师长。1928年秋部队缩编,任第一师第二旅旅长。后改任第一旅旅长,参加蒋桂战争、蒋唐战争和1930年的中原大战。1930年6月7日代第一师师长,次年正式任第一师师长。1931年7月率第一师参加讨伐石友三。1932年8月率部“围剿”鄂豫皖红军。1935年2月任“剿匪”第三路军第二纵队司令官兼第一师师长,同年4月9日升任中将。同年9月至1936年12月任西北“剿匪”总司令部第一路军第二纵队司令,在川西北地区阻击红军。1936年4月25日任第一军军长。1937年率部参加淞沪会战,9月30日升任第十七军团军团长。1938年6月18日又兼任第二十七军军长。同年参加武汉会战。1939年1月14月任第三十四集团军副总司令。同年8月4日任第三十四集团军总司令。1942年7月23日升任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1944年5月任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11月代理第一战区司令长官。1945年10月3日加上将衔。同年3月至5月参加豫西鄂北会战。抗日战争中还曾任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七分校主任、军事委员会战时工作干部训练团第四团副团长、陕西省民众动员指挥部副总指挥。1945年12月任郑州绥靖公署副主任。1946年7月指挥第一军进攻晋东南解放区。1947年3月派整编第一军和整编第二十九军重点进攻陕北。5月后任西北区“剿匪”总司令和西安绥靖公署主任。1949年5月任川陕甘边区绥靖公署主任、国防部西北指挥所主任,同年任第十二编练司令,11月从汉中去成都,任西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兼参谋长、代理长官,后去西昌,其部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歼灭后,去海南岛。1950年3月26日从海口去台湾。1950年5月遭李梦彪等人弹劾,后被宣布“无罪”。1951年任 “江浙反共救国军” 总指挥兼 “浙江省主席”。1955年任澎湖防卫司令官,升陆军二级上将。1956年赴美国考察。1958年任台湾当局 “总统府”战略顾问。在台湾曾受训于“国防大学”、“国防研究院”、实践学社。1935年11月、1945年5月先后当选中国国民党第五届中央监察委员、第六届中央执行委员,1952年10月、1957年10月当选为国民党第七、八届中央评议委员。1962年2月14日病卒于台北。著有 《宗南文存》。 ☚ 胡炘 胡宗铎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