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胡也频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胡也频1903—1931福建福州人,祖籍江西。 胡也频1903—1931现代作家。“左联”五烈士之一。福建福州人。早年在金铺当学徒,后在北京过流浪生活期间,对新文学发生兴趣。1924年开始写诗和小说,编辑《民众文艺周刊》。先后出版短篇小说集《往何处去》、戏剧集《鬼与人心》、诗集《也频诗选》等。1930年到济南教书,开始研究普列汉诺夫和卢那卡尔斯基等人的艺术理论并进行革命宣传。曾领导学生成立文学研究会。同年5月加入“左翼作家联盟”,被选为“左联”代表出席全国苏维埃区域代表大会,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一年创作出版了中篇小说《一幕悲剧的写实》、长篇小说《到莫斯科去》等。1931年1月正准备去江西参加苏维埃代表大会时,被国民党政府逮捕, 2月7日秘密枪杀于上海龙华。遗著有《胡也频选集》、《胡也频小说集》。 胡也频
胡也频
胡也频 胡也频1903—1931小说家、诗人。原名崇轩。福建福州人。1920年在当学徒时,因不满店主虐待逃往上海。后入大沽口海军学校学习。学校停办后到处流浪。1924年与友人合办《民众文艺》周刊,开始发表小说和诗歌。这时期作品大多以暴露为主;诗作受象征主义影响,带有伤感色彩。1929年与丁玲、沈从文编辑《红黑》月刊,开始接受马列主义,思想有较大进步。作品色调在深沉中有明朗。1930年因在济南学生中宣传革命,受到反动当局注意,被迫返回上海。后加入“左联”,任执行委员和工农兵通讯委员会主席。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1月17日被国民党政府逮捕,后被枪杀,是“左联”五烈士之一。著有中篇小说《到莫斯科去》《光明在我们的前面》,诗集《也频诗选》。有《胡也频选集》。 ☚ 陈炜谟 梁宗岱 ☛ 胡也频 胡也频1903.5.4—1931.2.7原名胡培基。曾用名胡崇轩。笔名有沉默、胡一平、白丁等。福建福州人。念过私塾,后辍学当学徒。在五四运动的影响下,他反抗老板的侮辱,逃离福州到上海。先在浦东中学读书,翌年转大沽口海军预备学校。1924年在北平与丁玲共同生活。同时,开始了文学创作活动,除了与人合编《京报》附刊《民众文艺》,并开始在《小说月报》、《晨报副刊》等报刊上发表小说、新诗,以及散文和戏剧作品。1927年至1928年间,先后出版短篇小说集《圣徒》、《活珠子》、《往何处去》,以及《诗稿》,戏剧集《鬼与人心》等。1928年到上海,编辑《红与黑》杂志,开始接触到马列主义思想。后又和沈从文、丁玲合编《红黑》和《人间》副刊。1929年,他先后出版了短篇小说集《牧场上》、《消磨》、《三个不统一的人物》、《四星期》,诗集《也频诗选》,戏剧集《别人的幸福》等。他早期的作品题材很广,大都从生活见闻中有感而发,其中出现较多的是对知识分子生活的刻划,文笔流畅明快,间或流露幽默和讽刺。1930年到济南省立高中任教,开始钻研文艺理论,并在学生中进行革命活动,因此受学校当局迫害,同年返回上海。到上海后不久即加入“左联”,被选为执行委员,通讯员委员会主席。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一年,他出版了长篇小说《到莫斯科去》(写于1929年)和《光明在我们的前面》,中篇小说《一幕悲剧的写实》等。他的两部长篇小说,塑造了一群革命知识分子的形象,表现了他们从纷乱的思想中,作出投奔革命的抉择过程。作品写得热情有力,具有宽广的社会内容和强烈的现实意义。《光明在我们的前面》是他写得最成功的一部代表作品,发表后受到进步文坛的注意和重视。1931年1月17日他正准备代表“左联”到江西苏区参加全国苏维埃区域代表大会时,不幸被国民党政府逮捕,2月7日被秘密枪杀于上海龙华。 ☚ 胡山源 胡云翼 ☛ 胡也频 福建福州人。幼当学徒。1924年任《京报》副刊《民众文艺周刊》编辑,从事文学创作。1928年起在上海、济南进行革命文学活动。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同年5月代表左联出席在上海举行的全国苏维埃区域代表大会。旋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1月在上海被捕,2月7日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于龙华。为“左联五烈士”之一。著有小说《到莫斯科去》、《光明在我们前面》等。 胡也频 胡也频现代著名作家,“左联”五烈士之一。生于1905年,卒于1931年。原名胡崇轩,福建福州人。胡也频早年在私塾读书,后因家境贫困而辍学。1920年,来到上海,并考入浦东中学学习,后又转入大沽口海军学校学习。1924年,胡也频与友人一起合办文学期刊《民众文艺》周刊,并开始发表小说作品。1928年,胡也频又回到上海,主编《红与黑》杂志。1929年,他与沈从文等人一起合编《红黑》杂志和《人间》杂志,同时阅读和研究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社会科学著作。1930年,胡也频因宣传革命文学,而遭国民党反动当局的迫害,被迫离开上海,来到山东济南,并在济南高中教书为生。不久再次回到上海,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当选为执行委员,还担任工农兵通讯委员会主席。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1月17日,胡也频在准备去江西苏区参加苏维埃代表大会时,不幸被国民党特务逮捕。2月7日,与其他同志 一起被国民党反动派秘密杀害于上海龙华。胡也频短暂的一生,留下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其具有代表性的主要作品有: 长篇小说 《到莫斯科去》、《光明在我们的前面》等,短篇小说集 《活珠子》、《往何处去》、《诗稿》、《牧场上》、《三个不统一的人物》、《四星期》等,诗集 《也频诗选》,戏剧集《别人的幸福》等。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 《胡也频选集》和《胡也频小说选》。胡也频留下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并在小说、诗歌、戏剧方面均表现出卓越的才能,是现代优秀的作家之一。 ☚ 草明 胡风 ☛ 胡也频1905—1931作家。福建福州人。1930年加入“左联”,任执行委员。“左联五烈士”之一。著有短篇小说集《圣徒》、《往何处去》,长篇小说《到莫斯科去》、《光明在我们的前面》等。 胡也频 胡也频1903~1931现代作家。“左联”五烈士之一。原名培基,后改名崇轩。生于福州市一小康家庭。青少年时期当过学徒,后流落北京,曾与友人合编《京报》副刊《民众文艺周刊》,并开始创作剧本、诗歌和短篇小说。1928年到上海,编辑过《红黑》、《人间》等刊物,后加入“左联”。1930年发表的中篇小说《到莫斯科去》,描写了女主人公对旧世界的厌恶和对革命理想的追求,标志着作者思想和创作的新阶段。稍后完成的长篇小说《光明在我们的前面》,以“五卅”运动时北京人民的反帝斗争为背景,描写共产党员与其信仰无政府主义的妻子之间的尖锐冲突,以及后者如何在血腥的现实面前抛弃错误信仰和投身革命斗争的过程;作品以鲜明的政治倾向和浓重的抒情色彩,反映了时代的特点,刻画了男女主人公的鲜明性格,表现了作者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为其最后的佳作。 ☚ 朱点人 梁宗岱 ☛ 胡也频 胡也频1903—1931现代作家。原名胡崇轩,生于福建省福州市。早年生活颠沛流离。1924年开始写诗和小说,同年在北京与项拙合办《民众文艺》。1927年出版短篇集《圣徒》。1928年到上海主编《红与黑》杂志,出版了短篇小说集《活胖子》、《往何处去》、《诗稿》和戏剧集《鬼与人心》。次年,与沈从文合编《红黑》月刊和《人间》月刊,出版了《也频诗选》、短篇小说集《牧场上》、《三个不统一的人物》和戏剧集《别人的幸福》。1930年春,到济南省立高中教书,并进行革命宣传,受到学生的拥护,曾领导成立了几百学生参加的文学研究会。因之为反动当局所不容,被迫离校返上海,随即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一年,创作出版了中篇小说《一幕悲剧的写实》、长篇小说《到莫斯科去》和《光明在我们的前面》。1931年1月 17日被捕,2月7日被国民党反动派秘密枪杀于上海龙华。为“左联五烈士”之一。50年代初出版了《胡也频选集》、《胡也频小说选》。后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胡也频选集》。 ☚ 枯树开花 郝建秀 ☛ 胡也频1903~1931Hu Yepincontemporary writer. Works:Going to Moscow,Brightness Is Before Us,Beads Alive,Killing Time,On the Farm,etc.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