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胡也频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胡也频1903—1931

福建福州人,祖籍江西。
中共党员。左联五烈士之一。作家,现代小说家。曾任左联执行委员,并被选为出席苏维埃区域代表大会的代表。1931年1月17日,正准备前往江西时被捕,2月7日被国民党当局秘密杀害于上海龙华。著有《也频诗选》、《光明在我们的前面》等。
原名:崇轩
幼名:培基
笔名:也频、乃之、白丁、红笑、何一平、何以平、沉默、宛约、胡一平、胡也苹、胡崇轩、菡、黄英、野苹、崇轩、编者、频
化名:蒋文翰
别名:胡一频

胡也频1903—1931

现代作家。“左联”五烈士之一。福建福州人。早年在金铺当学徒,后在北京过流浪生活期间,对新文学发生兴趣。1924年开始写诗和小说,编辑《民众文艺周刊》。先后出版短篇小说集《往何处去》、戏剧集《鬼与人心》、诗集《也频诗选》等。1930年到济南教书,开始研究普列汉诺夫和卢那卡尔斯基等人的艺术理论并进行革命宣传。曾领导学生成立文学研究会。同年5月加入“左翼作家联盟”,被选为“左联”代表出席全国苏维埃区域代表大会,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一年创作出版了中篇小说《一幕悲剧的写实》、长篇小说《到莫斯科去》等。1931年1月正准备去江西参加苏维埃代表大会时,被国民党政府逮捕, 2月7日秘密枪杀于上海龙华。遗著有《胡也频选集》、《胡也频小说集》。

胡也频

记胡也频
深受欢迎的老师——胡也频在济南事迹片断
丁玲:再说起了他……
爸爸永远活在我的心中——纪念父亲胡也频牺
牲五十周年
沈从文
于友发
叶明珠等
蒋祖林
光华书局1932年11月再版99页
济南日报1979年8月9日
羊城晚报1981年2月7日
光明日报1981年2月8日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先锋战士——纪念胡也频
同志殉难五十周年
黎舟福建日报1981年2月11日
胡也频在济南的二三事
被难同志传略——胡也频
严薇青大众日报1981年8月29日
前哨1931年1卷1期
我在怀念着胡也频
丁玲、胡也频在济南
忆胡也频与丁玲
胡也频在济南的活动
胡也频
缅怀胡也频老师
胡也频的几件事
萧石
峰毅
西阳
一知
李立明
冯毅之
胡少璋
文艺新闻1931年13期
文学杂志(北平)1933年1卷3、4期
文艺战线1934年2卷41期
山东文学1962年2期
*展望1971年222期
柳泉1980年1期
新文学史料1980年1期

胡也频二三事
也频与革命
蒋祖林
丁玲
新文学史料1980年3期
诗刊1980年3期,丁玲文集第5卷第165
页,胡也频选辑(上册)第30页
胡也频确实当过金店学徒
一个真实人的文学创作
胡也频的另外两个笔名
胡也频
谢英俤
吴小美
余仁凯
丁玲
新文学史料1981年1期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1年1辑
新文学史料1981年1期
文汇月刊1981年1期,新华文摘1981年
3期,丁玲文集第5卷第169页,胡也频
选集(上册)21页
胡也频和丁玲——纪念胡也频烈士就义五十周
叶孝慎福建青年1981年3期
胡也频确曾当过学徒及其他
胡也频的一生
马宁
王迪诹
新文学史料1981年4期
社会科学研究资料(江西)1984年13、14
艰难的历程光辉的终点——胡也频烈士传略
一个真实人的一生——记胡也频
苏醒整理
丁玲
革命烈士传通讯1985年2期
丁玲文集第5卷第142页,丁玲选集第3
卷第195页,胡也频选集(上册)第1页
胡也频(1903—1931) 上海烈士小传第136页
回忆我的伯父胡也频
胡也频(1903—1931)
胡也频
胡也频(二则)
胡也频的笔名
胡也频
胡少璋
张敏孝
李立明
袁文
曹新
文化史料(丛刊)第2辑第111页
中国民主革命时期人物简介第321页
*中国现代六百作家小传第238页
中国现代文化名人爱国故事第319页
中国现代文艺资料丛刊第6辑第191页
中国现代作家与作品(上海)第63页
胡也频
胡也频著作系年目录
关于胡也频、殷夫几件事迹的考证
左联时期文艺界烈士传略——胡也频
记胡也频
胡也频
胡也频(1903—1931)
“文艺的花是带血的”——论胡也频的创作道路
胡也频著作编目
阿英
丁景唐瞿光熙
瞿光熙
卢国庆等
沈从文
赵聪
编纂组
余仁凯
丁景唐瞿光熙
中国新文学大系史料索引第215页
左联五烈士研究资料编目第62页
左联五烈士研究资料编目第202页
左联时期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第332页
沈从文文集第9卷第52页
*现代中国作家列传第284页
*环华百科全书第10册第124页
胡也频选集(上册)第34页
胡也频选集(下册)第1112页

胡也频

胡也频与《牧场上》
怀念胡也频先生
鲁迅与胡也频
从漂泊者到革命烈士——胡也频的成长道路
胡也频论
胡也频和丁玲的誓辞真相揭晓
湘西原本多侠气——沈从文的《记胡也频》与
《记丁玲》
乐维铭等
季羡林
马蹄疾
王 展
族建伟
马 宁
李 辉
文学报1986年4月24日
文汇报1990年2月24日
福建论坛1985年2期
革命人物1986年1期
上海大学学报1986年2期
新文学史料1988年3期
读书1990年10期
胡也频(1903—1931)江俊伟近现代福州名人第356页
胡也频

胡也频1903—1931

小说家、诗人。原名崇轩。福建福州人。1920年在当学徒时,因不满店主虐待逃往上海。后入大沽口海军学校学习。学校停办后到处流浪。1924年与友人合办《民众文艺》周刊,开始发表小说和诗歌。这时期作品大多以暴露为主;诗作受象征主义影响,带有伤感色彩。1929年与丁玲、沈从文编辑《红黑》月刊,开始接受马列主义,思想有较大进步。作品色调在深沉中有明朗。1930年因在济南学生中宣传革命,受到反动当局注意,被迫返回上海。后加入“左联”,任执行委员和工农兵通讯委员会主席。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1月17日被国民党政府逮捕,后被枪杀,是“左联”五烈士之一。著有中篇小说《到莫斯科去》《光明在我们的前面》,诗集《也频诗选》。有《胡也频选集》。

☚ 陈炜谟   梁宗岱 ☛
胡也频

胡也频1903.5.4—1931.2.7

原名胡培基。曾用名胡崇轩。笔名有沉默、胡一平、白丁等。福建福州人。念过私塾,后辍学当学徒。在五四运动的影响下,他反抗老板的侮辱,逃离福州到上海。先在浦东中学读书,翌年转大沽口海军预备学校。1924年在北平与丁玲共同生活。同时,开始了文学创作活动,除了与人合编《京报》附刊《民众文艺》,并开始在《小说月报》、《晨报副刊》等报刊上发表小说、新诗,以及散文和戏剧作品。1927年至1928年间,先后出版短篇小说集《圣徒》、《活珠子》、《往何处去》,以及《诗稿》,戏剧集《鬼与人心》等。1928年到上海,编辑《红与黑》杂志,开始接触到马列主义思想。后又和沈从文、丁玲合编《红黑》和《人间》副刊。1929年,他先后出版了短篇小说集《牧场上》、《消磨》、《三个不统一的人物》、《四星期》,诗集《也频诗选》,戏剧集《别人的幸福》等。他早期的作品题材很广,大都从生活见闻中有感而发,其中出现较多的是对知识分子生活的刻划,文笔流畅明快,间或流露幽默和讽刺。1930年到济南省立高中任教,开始钻研文艺理论,并在学生中进行革命活动,因此受学校当局迫害,同年返回上海。到上海后不久即加入“左联”,被选为执行委员,通讯员委员会主席。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一年,他出版了长篇小说《到莫斯科去》(写于1929年)和《光明在我们的前面》,中篇小说《一幕悲剧的写实》等。他的两部长篇小说,塑造了一群革命知识分子的形象,表现了他们从纷乱的思想中,作出投奔革命的抉择过程。作品写得热情有力,具有宽广的社会内容和强烈的现实意义。《光明在我们的前面》是他写得最成功的一部代表作品,发表后受到进步文坛的注意和重视。1931年1月17日他正准备代表“左联”到江西苏区参加全国苏维埃区域代表大会时,不幸被国民党政府逮捕,2月7日被秘密枪杀于上海龙华。

☚ 胡山源   胡云翼 ☛

胡也频

 福建福州人。幼当学徒。1924年任《京报》副刊《民众文艺周刊》编辑,从事文学创作。1928年起在上海、济南进行革命文学活动。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同年5月代表左联出席在上海举行的全国苏维埃区域代表大会。旋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1月在上海被捕,2月7日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于龙华。为“左联五烈士”之一。著有小说《到莫斯科去》、《光明在我们前面》等。
胡也频

胡也频

现代著名作家,“左联”五烈士之一。生于1905年,卒于1931年。原名胡崇轩,福建福州人。胡也频早年在私塾读书,后因家境贫困而辍学。1920年,来到上海,并考入浦东中学学习,后又转入大沽口海军学校学习。1924年,胡也频与友人一起合办文学期刊《民众文艺》周刊,并开始发表小说作品。1928年,胡也频又回到上海,主编《红与黑》杂志。1929年,他与沈从文等人一起合编《红黑》杂志和《人间》杂志,同时阅读和研究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社会科学著作。1930年,胡也频因宣传革命文学,而遭国民党反动当局的迫害,被迫离开上海,来到山东济南,并在济南高中教书为生。不久再次回到上海,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当选为执行委员,还担任工农兵通讯委员会主席。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1月17日,胡也频在准备去江西苏区参加苏维埃代表大会时,不幸被国民党特务逮捕。2月7日,与其他同志 一起被国民党反动派秘密杀害于上海龙华。胡也频短暂的一生,留下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其具有代表性的主要作品有: 长篇小说 《到莫斯科去》、《光明在我们的前面》等,短篇小说集 《活珠子》、《往何处去》、《诗稿》、《牧场上》、《三个不统一的人物》、《四星期》等,诗集 《也频诗选》,戏剧集《别人的幸福》等。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 《胡也频选集》和《胡也频小说选》。胡也频留下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并在小说、诗歌、戏剧方面均表现出卓越的才能,是现代优秀的作家之一。

☚ 草明   胡风 ☛

胡也频1905—1931

作家。福建福州人。1930年加入“左联”,任执行委员。“左联五烈士”之一。著有短篇小说集《圣徒》、《往何处去》,长篇小说《到莫斯科去》、《光明在我们的前面》等。

胡也频

胡也频1903~1931

现代作家。“左联”五烈士之一。原名培基,后改名崇轩。生于福州市一小康家庭。青少年时期当过学徒,后流落北京,曾与友人合编《京报》副刊《民众文艺周刊》,并开始创作剧本、诗歌和短篇小说。1928年到上海,编辑过《红黑》、《人间》等刊物,后加入“左联”。1930年发表的中篇小说《到莫斯科去》,描写了女主人公对旧世界的厌恶和对革命理想的追求,标志着作者思想和创作的新阶段。稍后完成的长篇小说《光明在我们的前面》,以“五卅”运动时北京人民的反帝斗争为背景,描写共产党员与其信仰无政府主义的妻子之间的尖锐冲突,以及后者如何在血腥的现实面前抛弃错误信仰和投身革命斗争的过程;作品以鲜明的政治倾向和浓重的抒情色彩,反映了时代的特点,刻画了男女主人公的鲜明性格,表现了作者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为其最后的佳作。

☚ 朱点人   梁宗岱 ☛
胡也频

胡也频1903—1931

现代作家。原名胡崇轩,生于福建省福州市。早年生活颠沛流离。1924年开始写诗和小说,同年在北京与项拙合办《民众文艺》。1927年出版短篇集《圣徒》。1928年到上海主编《红与黑》杂志,出版了短篇小说集《活胖子》、《往何处去》、《诗稿》和戏剧集《鬼与人心》。次年,与沈从文合编《红黑》月刊和《人间》月刊,出版了《也频诗选》、短篇小说集《牧场上》、《三个不统一的人物》和戏剧集《别人的幸福》。1930年春,到济南省立高中教书,并进行革命宣传,受到学生的拥护,曾领导成立了几百学生参加的文学研究会。因之为反动当局所不容,被迫离校返上海,随即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一年,创作出版了中篇小说《一幕悲剧的写实》、长篇小说《到莫斯科去》和《光明在我们的前面》。1931年1月 17日被捕,2月7日被国民党反动派秘密枪杀于上海龙华。为“左联五烈士”之一。50年代初出版了《胡也频选集》、《胡也频小说选》。后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胡也频选集》。

☚ 枯树开花   郝建秀 ☛

胡也频1903~1931Hu Yepin

contemporary writer. Works:Going to Moscow,Brightness Is Before Us,Beads Alive,Killing Time,On the Farm,etc.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6: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