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胎食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胎食 胎食即咽津纳气, 是一种较常用的气功锻炼方法。初见于《后汉书·王真传》:“悉能行胎息、胎食之方。”古代气功家非常重视吞服口中津液,认为长期服食经嗽炼的口津,有助于脾胃消化而使人健康长寿。《本草纲目》谓胎食的治病机理云:“人舌下有四窍,两窍通心气,两窍通肾液,心气流入舌下为神水,肾液流入舌下为灵液。道家谓之金浆玉醴,溢为醴泉,聚为华池,散为津液,降为甘露,所以灌溉脏腑,润泽肢体。故修养家咽津纳气,谓之清水灌灵根。”胎食的操作方法,古代气功文献中多有详述。《胎息秘要歌诀》中附录叙述最具体:“先端坐澄定,闭目息气,然后鸣天鼓四八通。以舌掠上唇外九遍,次掠下唇外九遍,又掠上唇里九遍,又掠下唇里九遍。即上唇外为南方,下唇外为北方,上唇里为东方,下唇内为西方,即以舌柱为中方。待津满口,即数努两腮,纳气21遍,微从鼻涕出些子便咽,咽时须喉中鸣,即汩汩也。想津气入下丹田,如此三遍、五遍。又咽时,须俟气出便咽也。”现在临床上基本上就是按此做的,这样做能滋润肠胃,帮助消化,消除口苦口臭。参见“津液”条。 ☚ 服气功 采精华法 ☛ 胎食气功术语。即把舌下的唾液咽下。 胎食 胎食胎食是指吞咽唾液的气功养生方法,常与胎息并称。古人认为胎儿“内气潜转”,口津内咽,不用口鼻呼吸,无精神消耗,其精、气、神最为完全,生机最为旺盛。从《老子》倡导“返婴”以来,历代许多气功方法都仿效婴儿的生理状态,其中以胎息与胎食之法最为著名。《后汉书》曾载述两位高寿的气功养生家郝孟节与王真“悉能行胎息、胎食之方”。其中王真“年且百岁,视之面有光泽,似五十者。”以推崇胎息、胎食的养生效果。为《后汉书》作注的李贤,曾据《汉武内传》述: 王真“习闭气而吞之,名曰胎息; 习漱舌下泉而咽之,名曰胎食。真行之,肉色光美,力并数人。”舌下泉即唾液。 ☚ 恬惔虚无 布气 ☛ 胎食tāi shífeeding of fetus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