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胎膜早破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胎膜早破

胎膜早破

临产前破膜者称胎膜早破。破膜后羊水可一次大量顺腿流下,继以少量间断性排出。腹压增加时,如咳嗽、打喷涕,负重时羊水即流出。将先露上推时也可能见到羊水自阴道(非尿道口)流出,羊水有特殊的气味(产科医生能分辨出),可明确诊断。如不能确诊时可用以下方法帮助诊断;用pH试纸试阴道酸碱度,平时阴道液pH值为4.5—5.5,尿液为5.5—6.5,羊水值为7.0—7.5,阴道液偏碱性时,倾向于羊水已破。或将阴道液涂于干净玻璃片上,干燥后如玻璃片有羊齿状结晶出现为羊水。破水原因可能由于宫颈内口松弛,或妊娠后期性多产生机械性刺激,胎膜发育不良或有人认为胎膜的炎症引起破水。如妊娠已足月,胎膜早破,大多数破膜后24小时左右临产,无不良影响,如破膜在37周前则会诱发早产,破膜后48小时后分娩者,产妇感染率5%—20%。胎儿吸入感染羊水可发生肺炎,宫内缺氧;无症状者分娩后也可能发生新生儿肺炎。处理应以预防为主,妊娠后期禁止性交、避免负重。如破膜在孕37周以后,无感染症,可观察12—24小时,产程仍未发动,则开始引产。如孕龄未达37周,无产兆,无感染,保持外阴清洁,严密观察有无感染先兆(体温、脉搏、血细胞、阴道分泌物性状及气味),以便适当延长孕周,大多数人认为应给抗菌素预防感染,如稍有可疑感染征兆,及早终止妊娠。

☚ 产后出血   胎儿宫内窘迫 ☛
胎膜早破

胎膜早破taimo zaopo

胎膜在临产以前破裂者,称胎膜早破。常因胎位不正(横位、臂位)、头盆不称 (胎头与母体骨盆入口二者的大小不相适应)、骨盆狭窄、腹压过度(如挑水、搬重物)、腹部受撞击、妊娠晚期性生活等所引起。孕妇营养不良,缺乏VC、VD,可使胎膜脆弱,易于破裂。胎膜破裂后,孕妇突然感到有液体自阴道流出,浸湿衣裤。胎膜早破可致早产、感染及脐带脱垂。早产娩出的新生儿多为未成熟儿,死亡率较高。破膜时间距预产期愈远,短时间内临产的可能性愈小,宫内感染的机会也相应增多。若胎膜早破后在24小时内临产,宫内感染的机会较小。一旦发生早破水,孕妇应平卧,勿起来活动,并以平卧位护送至医院,以防脐带脱出于子宫颈口外或阴道口外(脐带脱垂)。脐带脱垂对胎儿生命威胁甚大,如未及时发现及处理,胎儿常在短时间内因脐血液循环受阻而发生缺氧窒息。预防胎膜早破,必须做好孕期保健,加强孕期卫生和营养。如多食含VC丰富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妊娠晚期避免性生活,及时纠正异常胎位,避免外伤等等。

☚ 过期妊娠   围产期 ☛

胎膜早破premature rupture of fetal membranes

胎膜在临产前破裂,叫胎膜早破。是分娩常见的并发症。多因胎膜发育不良、脆弱易破;急剧增加腹压;性交或机械刺激;骨盆发育异常或子宫内压增加所致。胎膜破后可有羊水流出,查见破坏的胎膜并可直视胎儿先露部。胎膜早破对产妇、胎儿可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需积极采取措施。

胎膜早破

胎膜在临产前破裂。可因胎先露入盆受阻,羊膜囊发育不良或压力不均,子宫颈病变等,以及妊娠晚期性交或外伤引起。有导致宫腔感染、早产、脐带脱垂的危险。处理:如已接近预产期,先露已入盆者,可等待自然临产;破膜后24小时尚未临产者,使用宫缩剂引产,并预防感染;如距预产期尚远,胎儿又未成熟,则积极保胎。

胎膜早破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s

指胎膜在产程开始前破裂者。胎膜早破可引起感染、早产,亦可导致脐带脱垂。是由于胎位不正、头盆不称,先露部不能衔接骨盆入口,致前羊膜囊内压力不均所致。亦可因胎膜感染或维生素C缺乏引起。孕妇阴道内有多量液体流出,无臭味,偶见有胎脂和毳毛。直肠指诊上推先露时,即有液体流出,如其酸碱度在pH6.5以上,即提示胎膜已破。可根据妊娠月份作相应处理。

胎膜早破

胎膜早破

胎膜在临产以前破裂者,称为胎膜早破。发病率的统计差异极大,约为6~12%。
引起胎膜早破的原因如下:
❶由于胎位不正 (常为横位、臀位)、头盆不称、骨盆狭窄等,以致胎先露不能很好地衔接,前羊膜囊承受的压力过大,羊膜乃破裂。臀位发生胎膜早破者较正常胎位高一倍。
❷羊水过多、双胎之羊膜腔内压力增高。
❸子宫颈病变,如子宫颈重度裂伤、瘢痕,可使羊膜囊内压力不均。
❹腹压过度增加或外伤,如挑水、搬运过重物品、腹部受撞击伤、严重的长期慢性咳嗽及妊娠晚期性生活等。
❺如孕妇营养不良,缺乏维生素C及D,可使胎膜脆弱,易于破裂。有阴道炎或宫颈炎者,羊膜也易发生炎症,以致脆弱易破。
胎膜破裂后,孕妇可突然感到有液体自阴道流出,甚至将衣裤湿透。检查时如见到混有胎脂的液体自阴道外溢,即可诊断。但如胎膜破口很小,流出的羊水量极少,不能确定为破膜时,则需进一步作下列检查以明确诊断:如胎膜已破,
❶肛诊时将胎先露向上推,可见阴道内有液体外溢。
❷窥阴器检查时可见混有胎脂的液体自宫颈口内溢出。
❸吸取阴道后穹窿液体或以消毒棉棒蘸取宫颈口内排泄物作涂片,待晾干后镜检,可见羊齿状结晶,即羊水结晶,此试验可靠性达90%以上,无假阳性,但可有假阴性。
❹妊娠期阴道酸碱度应在4.5~5.5之间,而羊水的酸碱度在7~7.5之间,为碱性,故破膜后作阴道酸碱度测定,石蕊试纸可由黄色变为蓝色或淡蓝色。
❺羊水脂肪细胞检查也有助于诊断。妊娠晚期,羊水内散在着来自胎儿皮脂腺的脂肪细胞,吸取阴道中排泄物一滴置玻片上,加一滴0.1%硫酸尼罗兰,微微加热后于低倍镜下观察,即可发现橘黄色脂肪细胞。也可用苏丹Ⅲ染色找脂肪滴。但因中期妊娠羊水中无胎儿的脱落脂肪细胞,故此试验仅用于妊娠35周以后,
❻荧光素试验,按羊膜囊穿刺法,用22号腰椎穿刺针经腹刺入羊膜腔,缓慢注入10%无菌荧光素钠2~5ml,15~45分钟后用阴道窥器暴露宫颈,在长波紫外线照射下观察宫颈及阴道穹窿部,如出现黄绿色荧光液体,即表示胎膜已破。在理论上此试验适用于胎膜破口小,羊水流出极少者,在其他检查方法不能得出结论时可以试用。
胎膜早破最常见的并发症为早产、感染及脐带脱垂。由于各种原因所致的早产中因胎膜早破而引起的可占30%,娩出的新生儿约20%为未成熟儿,死亡率较高。以臀位发生胎膜早破者最多,并发脐带脱垂者约占2.3~6%,约为头位产的10倍,围产儿死亡率也高达40‰。
胎膜早破者多半于24小时内临产,破膜时间距预产期愈近,24小时内临产的可能性愈大、宫内感染的机会愈小;反之,破膜时间距预产期愈远,短时间内临产的可能性愈小、宫内感染的机会也相应增加。据统计,近足月或足月妊娠发生胎膜早破者约有80%于24小时内临产,而早产者仅有50%。破膜后48小时内分娩之新生儿死亡率为17‰,而48~72小时内分娩者,死亡率可高达66‰。胎膜早破孕妇如阴道内排出脓性液体或伴体温升高,提示宫腔内感染(多为绒毛羊膜炎),病菌多为类大肠杆菌以及厌氧杆菌,且常继发溶血性链球菌及葡萄球菌感染,严重者可致感染性休克。遇此情况应在控制感染的同时,及时终止妊娠。
预防胎膜早破,必须做好孕期保健,加强孕期卫生及营养的指导,多食用富有维生素C的食品如新鲜蔬菜及水果等;妊娠末期避免重体力劳动,禁止盆浴、阴道冲洗、阴道置放坐药及性生活等; 及时治疗使腹压增加的疾病如慢性咳嗽等;及时发现并纠正异常胎位,对臀位及横位应引起警惕。
胎膜早破之孕妇应即刻收住院治疗,入院时应令孕妇平卧,以车或推床护送,勿让产妇起床活动,以防发生脐带脱垂造成胎儿宫内死亡。倘已出现宫缩,则待其自然分娩。妊娠已达37周,无其他异常情况,而先露未固定者可取头低足高位(垫高床脚20~30cm),以防脐带脱垂。先露已固定者,可平卧。一般可等待24小时,大多数孕妇在此时间内临产,24小时后仍未临产者,可以静脉滴注催产素引产或针刺引产。妊娠未足34周者,应绝对卧床休息,以保守治疗为主,在此期间尽量少作肛诊或阴道检查,以免引起早产。破膜12小时以上尚未临产者,应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胎膜早破并发严重宫腔感染者,应给大量广谱抗生素治疗,并根据妊娠月份,宫口开大情况及胎儿是否存活采取不同处理方法。接近预产期,胎儿存活,估计短时间内不能结束分娩者,应行剖宫产术,以防感染及挽救胎儿。胎儿已死或妊娠月份小,估计新生儿存活率低者,应尽量经阴道分娩。

☚ 头盆不称   脐带异常 ☛
胎膜早破

胎膜早破premature rupture of fetal membrane

指胎膜在临产以前破裂。发病率各家报道不一,一般占分娩总数的2.7%~17% 。其原因见于:
❶胎位不正、头盆不称、骨盆狭窄。
❷羊水过多、双胎之羊膜腔内压力增高。
❸子宫颈病变。
❹腹压过度增加或外伤,如挑水、搬运过重物品、腹部受撞击伤。
❺孕妇营养不良,缺乏维生素C及D,可使胎膜脆弱,易于破裂。胎膜破裂后,孕妇 突然感到有液体自阴道流出,甚至将内裤湿透。检查时见到混有胎脂的液体自阴道外溢,即可诊断。多数产妇在破膜24h内子宫发生阵缩即自然分娩。胎膜早破可引起早产、宫腔内及胎儿感染,羊水漏出时可发生脐带脱垂及/或胎肢体脱垂。有时羊水流失致宫颈口扩张不全,导致产程延长。胎膜未破前阴道液pH值常在4.5~5.5,破膜后羊水pH值在7.0~7.5以上。尿液pH值5.5~6.5。

☚ 阿诺征   过期妊娠 ☛

胎膜早破

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s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5:5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