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痹病证名。出《素问·痹论》。由骨痹发展而成,亦有称为骨痹者。《圣济总录·肾痹》:“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是为肾痹。其证善胀,尻以代踵,脊以代头。盖肾者胃之关,关门不利,则胃气不行,所以善胀,筋骨拘迫,故其下挛急,其上蜷屈,所以言代踵代头也。”《症因脉治·肾痹》: “肾痹之症,即骨痹也。善胀,腰痛,遗精,小便时时变色,足挛不能伸,骨痿不能起。”可用远志丸、防风丸、白附子丸、河车封髓丹、家秘滋肾丸等方。参见骨痹条。 肾痹五脏痹的一种。表现为关节变形,躯体佝偻,驼背,难以直立行走。多因骨痹日久,又感邪气所致。 肾痹shènbì内脏痹证之一。出《素问·痹论》等篇。由骨痹日久不愈, 复感外邪, 或远行劳倦伤骨, 或不慎房劳伤肾所致。症见腰背偻曲不能伸, 下肢挛曲, 腰痛, 遗精等。治宜益肾祛邪。用五痹汤加独活、官桂、杜仲、牛膝、黄芪、萆薢。远行劳倦者, 用坎离丸( 《症因脉治》: 熟地、当归、白芍、丹皮、知母、天冬、黄柏、麦冬)。房劳伤肾者, 用河车封髓丹( 《症因脉治》:天冬、熟地、人参、河车)。参见痹、骨痹条。 肾痹shèn bìkidney obstruction;kidney block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