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肾性水肿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肾性水肿nephrogenic edema

由肾脏疾病而引起的水肿,叫肾性水肿。是最常见的全身性水肿之一。可见于肾小球肾炎、肾病、肾盂肾炎及各种原因引起的肾功能不全等。此种水肿可因钠、水潴留及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等因素造成。水肿多首先发生在疏松的皮下,如眼睑部等,随病情发展可逐渐扩展至全身。肾脏功能改善后,此水肿可逐渐减退或消失。肾性水肿有时可致全身高度水肿,并有胸、腹腔积液,需认真治疗。此种水肿需与其他原因引起的全身性水肿相鉴别。

肾性水肿

肾性水肿

肾性水肿是由肾脏原发疾病引起的全身水肿。水肿首先出现的部位,常被用于鉴别心性水肿和肾性水肿。心性水肿时水肿常先出现于低垂部位,而肾性水肿开始时,则身体低垂部位不及眼睑或面部水肿明显,常在晨起先发现眼睑或面部浮肿,以后才扩展到全身。因为开始时患者多半没有体循环动力学的障碍,其体循环静脉压一般不增高,不受重力和体位的影响,故大量体液滞留后,首先分布于组织间液压力较低之处,尤其是皮下组织疏松和皮肤松软(伸展性较大)的部位。这些部位能容纳较大量的水肿液,而且容易暴露和被发现。据研究,眼睑皮下组织的组织间液压力明显低于其他部位。
肾炎性水肿 以往认为肾炎时发生的全身水肿,是因“毒素”的作用使全身外周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所致,把肾炎性水肿看成是急性炎性水肿。后来学者们观察到,急性肾小球肾炎病人的水肿液的蛋白质含量不超过0.5g/dl,不属渗出液,而是漏出液。而且急性肾小球肾炎病人的红细胞压积降低,且血浆容量增多,表明水肿与钠水滞留有密切关系。根据形态学的检查,外周毛细血管没有类似肾小球毛细血管丛的那些病变。因而急性肾炎时的水肿,不是外周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所引起,而是肾脏排出钠水减少的结果。急性肾小球肾炎时,肾小球明显肿胀,几乎完全阻塞囊腔,毛细血管襻外膜的上皮细胞肿大和增生,充满间隙。内皮细胞明显肿胀,阻塞毛细血管内腔。加上白细胞的堆集,肾小球囊腔明显变窄,毛细血管内有阻塞,外有压迫,肾小球滤过率乃显著下降。此时,肾小管对钠和水的重吸收不但不下降,而且很充分,这就导致球-管失平衡,钠水乃不断滞留并造成组织液生成过多。此外,部分病人因钠水急骤滞留的应激和负荷,可合并高血压和心力衰竭。当发展到右心衰竭时,则带有心性水肿的性质。
肾病性水肿 水肿是肾病综合征的四大特征之一 (其余三大特征是低蛋白血症、蛋白尿和高脂质血症)。肾病性水肿发生机制的中心环节是低蛋白血症。由于肾小球基底膜对蛋白质的通透性明显增高,有大量的血浆蛋白尤其白蛋白从肾小球毛细血管滤过,滤出的大量白蛋白未能被肾小管充分重吸收,从尿中大量丢失。这种病人因蛋白尿而丢失于体外的白蛋白量,每天可达10~20g,远远超过白蛋白合成的速度,因而造成明显的低蛋白血症和有效胶体渗透压的下降。后者促使液体从毛细血管滤出增多,并阻碍其重吸收,因而组织液的生成明显超过回收,水肿液就积聚起来。血浆液体不断丧失于组织间隙,使血容量下降,循环血量因而减少,后者又引起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进而激发了容量调节系统,使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增高,醛固酮分泌增多引起继发性钠滞留。与此同时,容量感受器和渗透压感受器受刺激,以及血管紧张素Ⅱ的作用,引起抗利尿激素的释放增多,导致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增多。但这一代偿性容量调节反应并没有达到效果,血容量刚获得补充,又从毛细血管滤出。继发的钠水滞留变成水肿液积聚的新来源。而且,钠水滞留还稀释了血浆蛋白,成为促进组织液生成的附加因素。至于肾内物理因素的影响,可能不起作用。实验证明,低蛋白血症和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可导致近曲小管对钠水的重吸收减少,因而肾病综合征病人大概不受滤过分数变化所影响。根据对一些病人的测定资料判断,近曲小管对钠水的重吸收没有增多,故钠水滞留主要是由于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增多所致。


肾病性水肿的发生机

☚ 肝性水肿   脑水肿 ☛

肾性水肿

肾性水肿

水肿的基本病理生理改变是钠和水在体内潴留,其中以钠更为重要,是原发因素。导致肾性水肿的机理分为二类:
❶由于血浆蛋白过低引起。是肾病性水肿的主要原因。由于长期大量从尿内丢失蛋白质,特别是白蛋白,造成血浆蛋白浓度下降,胶体渗透压减低,液体乃从血浆渗入组织间隙,产生水肿; 另一方面水分渗向组织又使有效血容量减少,刺激血管内容量感受器,引起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兴奋; 抗利尿激素增加及利钠因子的抑制。这些都进一步加重钠水在体内的潴留,构成水肿。各种病因引起的肾病综合征产生水肿的机理大多属于此类。
❷由于肾脏排除水钠的障碍,导致水钠潴留,是肾炎性水肿的主要原因。此类水肿中起支配作用的是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但肾小管重吸收钠的能力并未相应地减少,造成所谓“球管失衡”和肾小球的滤过分数(肾小球滤过率/肾血浆液量)下降。这时肾小球滤出的钠明显减少,而肾小管重吸收钠接近正常,致使水钠潴留及水肿。这种水肿与肾病性水肿相反,血管内容量不是减少而是扩张,伴有肾素-醛固酮分泌的抑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血容量的增加可能导致高血压。虽然这些继发性的改变在正常情况下可以增加钠的排泄,但在肾小球滤过率因器质性疾病而减少时,情况得不到改善。随着疾病的进展,球管之间可能建立新的平衡,即肾小管对钠的重吸收也相应降低,钠的排泄又可得到暂时改善。但在慢性肾炎肾功能逐渐减退的过程中,这种演变可反复交替进行,与此同时,低蛋白血症及其它因素的致水肿作用也会参预。在急性肾炎的病程中,由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水钠潴留、高血压等所继发的充血性心力衰竭,也成为水肿的延续和进展的附加因素。
肾性水肿轻重不一,隐性水肿仅体重增加,外观无异常; 轻型水肿则有晨间的轻度眼睑水肿,或久坐久立之后足背水肿,手指发胀。重者可有全身水肿、延及会阴、胸腹壁,还可出现腹水、胸水。病人不仅行动不便而且呼吸困难,甚至不能睁眼与进食。肾病性水肿组织间隙液内所含蛋白量较低,在0.1g/dl以下; 而急性肾炎者最多可达1g/dl以上。水肿虽然是肾脏病的重要表现,但与肾脏病变的严重程度不成正比,不应作为判断预后及疗效的主要指标。肾性水肿与其它系统疾病所引起的全身性水肿的鉴别是: 存在原发性或继发性肾脏病的病史; 常有肾脏病的其它表现如蛋白尿、血尿、管型尿、高血压、肾功能与眼底变化等。而心力衰竭、肝硬化及其它疾病引起者也分别有各系统的表现; 肾性水肿多从眼睑、颜面开始而后遍及全身,心力衰竭常从下肢开始,肝硬化往往以腹水及下肢突出。

☚ 肾血管杂音   肾性高血压 ☛
0001672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3:3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