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肺热带性嗜酸粒细胞增多症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肺热带性嗜酸粒细胞增多症

肺热带性嗜酸粒细胞增多症

肺热带性嗜酸粒细胞增多症,又称“Frimodf-Moller综合征”或“Weingaton综合征”,见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有长期性肺嗜酸粒细胞增多性浸润。在我国华南与华东地区较为多见,其他地区也有发现。一般认为与人体对丝虫蚴、蛔蚴、钩蚴等,尤其是丝虫感染在肺部引起的过敏反应有关。本病多发生于成年人,20~40岁发病率较高,也可发生于儿童。男女发病率大致相同。病程多数在3~8个月之间,短者约为一个月,最长可达20年。肺部有肉芽肿反应,伴间质的嗜酸粒细胞、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浆细胞浸润;为Ⅰ型和Ⅳ型变态反应引起变态反应性嗜酸粒细胞趋化因子(ECF-A)和补体衍化的嗜酸粒细胞趋化因子(ECF-C)释放的结局。
起病缓慢,慢性阵发性咳嗽,夜间较重,痰粘液或粘液脓性、偶有痰中带血;低热、乏力、食欲减退,体重减轻;常伴有呼气性呼吸困难及胸部哮鸣音,少数病例可闻湿罗音。浅表淋巴结肿大,轻度肝、脾肿大。血白细胞总数增高,经常在10,000以上,有高达40,000~50,000/mm3;血液中嗜酸粒细胞常在20 %以上,绝对计数常达5000/mm3以上;血沉增速。半数病例血清华氏反应呈暂时性阳性,X线表现肺纹理明显增强而模糊,以中、下肺野较显著;或两侧肺野出现斑点状阴影,自针尖大至4mm直径,密度较淡,边缘模糊;少数可出现大片状阴影。吸收后往往遗留有纤维索状阴影,持续一段时间。常伴有轻度胸膜增厚,但少见胸腔积液。本病应与支气管哮喘鉴别。
治疗可用卡巴砷0.2g,每日2~3次,10日为一疗程;或海群生50~200mg,每日2~3次,7~14日为一疗程。左旋咪唑50mg,每日3次,连用8天。治疗可用2~3疗程。

☚ 慢性嗜酸粒细胞肺炎   枯草热 ☛
0001803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9: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