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肺热带性嗜酸粒细胞增多症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肺热带性嗜酸粒细胞增多症 肺热带性嗜酸粒细胞增多症肺热带性嗜酸粒细胞增多症,又称“Frimodf-Moller综合征”或“Weingaton综合征”,见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有长期性肺嗜酸粒细胞增多性浸润。在我国华南与华东地区较为多见,其他地区也有发现。一般认为与人体对丝虫蚴、蛔蚴、钩蚴等,尤其是丝虫感染在肺部引起的过敏反应有关。本病多发生于成年人,20~40岁发病率较高,也可发生于儿童。男女发病率大致相同。病程多数在3~8个月之间,短者约为一个月,最长可达20年。肺部有肉芽肿反应,伴间质的嗜酸粒细胞、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浆细胞浸润;为Ⅰ型和Ⅳ型变态反应引起变态反应性嗜酸粒细胞趋化因子(ECF-A)和补体衍化的嗜酸粒细胞趋化因子(ECF-C)释放的结局。 ☚ 慢性嗜酸粒细胞肺炎 枯草热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