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肱骨髁间骨折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肱骨髁间骨折

病名。以肱骨内、外髁之间及其邻近部位及肘部肿胀、疼痛、畸形,伴明显压痛和瘀斑,肘关节呈半屈曲位,前臂旋前,肘部三角关系改变,稍用力掐捏肘部即有骨擦音为主要表现的骨折。参见骨折条。

肱骨髁间骨折ɡōnɡɡǔkējiānɡǔzhé

病名。以肱骨内、外髁之间及其邻近部位和肘部肿胀、疼痛、畸形, 伴明显压痛和瘀斑, 肘关节呈半屈曲位, 前臂旋前, 肘部三角关系改变, 稍用力掐捏肘部即有骨擦音为主要表现的骨折。参见骨折条。

肱骨髁间骨折

肱骨髁间骨折

肱骨髁间骨折为关节内骨折。多见于青壮年。该处为松质骨,局部血供丰富,故骨折较易愈合,但伤后肘部肿胀较严重,局部皮肤常易产生张力性水泡,且移位较复杂,给复位、固定带来困难。如治疗不当,常可并发损伤性关节炎或遗留肘关节活动障碍。
肱骨髁间骨折由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所引起。根据暴力形式和受伤机理的不同,又可分为屈曲型和伸直型。屈曲型是患者肘部遭受暴力的撞碰打击或跌仆时屈肘着地,在造成肱骨髁上骨折的同时暴力作用于尺骨上段,经尺骨半月切迹和桡骨头向上、向前的冲击,将肱骨两髁纵形劈裂分开,劈成两块的远骨折端向前移位,近骨折端向后移位; 伸直型是患者跌仆时,肘关节伸直或半屈位,手掌着地,暴力传导至肱骨下端,造成肱骨髁上骨折,同时由上向下的重力,使坚硬的近骨折端向下冲击远骨折端,加之下部的尺骨切迹垫在两髁间下部,近骨折端由两髁上部楔入,故两髁常呈倒“八”字形旋转分离移位,近骨折端向前、远骨折端向后的侧方移位。移位严重时,骨折端可穿破皮肤而形成开放性骨折,或损伤肘部血管、神经。若为肱骨小头和肱骨滑车之间的纵沟处劈裂,预后较好。若肱骨小头或肱骨滑车本身被劈裂,损伤主要的关节面,有可能并发损伤性关节炎导致关节僵硬。
伤后肘部肿胀、疼痛较严重,关节腔内有瘀血,皮下瘀斑,并可摸到突起骨折端,压痛明显,可扪及骨擦音,有倒“八”字旋转分离移位者,触诊内外髁间距离较健侧宽,肘关节功能丧失,作前臂旋转活动时可产生剧痛。X线摄片可了解骨折的移位情况、类型和肘关节间隙中有无小骨折片嵌入。
无移位或轻度移位骨折,仅用直角托夹固定。有移位骨折,宜手法复位,患者仰卧,肩外展70°~80°,屈肘40°~60°,前臂中立位,一助手握住上臂,一助手把持前臂,进行拔伸牵引。医者站于患肢前外侧用两手掌在肘两侧面抱住内、外两髁,或两手拇、食、中指分别捏住内、外两髁,向中心挤按,矫正两髁分离移位,同时还须作轻微的摇晃手法,使骨折端相互嵌合。医者在抱髁作临时固定下,再根据尺偏或桡偏移位,将远骨折段向内或向外按捺,以矫正侧方移位。如仍有前后移位,伸直型可将髁部向前方端提,将骨折近段向后按捺; 屈曲型则将髁部向后方按捺,近骨折端向前端提。复位成功后,可用上臂超肘夹板固定,夹板规格、压垫的位置等固定方法同肱骨髁上骨折。但肱骨髁间骨折有倒“八”字旋转分离移位者,在内、外上髁部各加一空心垫。缚扎后,用三角巾悬吊,如骨折远端有内旋移位者,可加用上臂外旋托架。如骨折移位严重,除用夹板固定外,尚需加用尺骨鹰嘴持续牵引,牵引重量用1.5~2.5公斤,在内、外侧夹板远端各开一小孔,以便骨牵引针穿过。固定后须经常检查夹板的松紧度和肢体远端血运情况。在复位后一周内,将残余的移位矫正。夹板固定时间约4周。
肱骨髁间骨折为关节内骨折,正确的功能锻炼,有整复骨折端残余移位和对损伤的关节面有模造塑形作用,有利于骨折的愈合和功能恢复。在骨折整复固定后,即可作握拳活动,一周左右开始肘关节主动伸屈活动,直至功能恢复。并发症的处理及药物治疗,参见“肱骨髁上骨折”条。

☚ 肱骨髁上骨折   肱骨外髁骨折 ☛

肱骨髁间骨折

肱骨髁间骨折

肱骨髁间骨折为关节内骨折。多见于青壮年,如治疗不当,常可并发损伤性关节炎或遗留肘关节活动障碍。
肱骨髁间骨折由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所引起。根据暴力形式和受伤机制的不同,又可分为屈曲型和伸直型。屈曲型是患者肘部遭受暴力和撞碰打击或跌仆时屈肘着地,在造成肱骨髁上骨折的同时暴力作用于尺骨上段,经尺骨半月切迹和桡骨头向上、向前的冲击,将肱骨两髁纵形劈裂分开,劈成两块的远骨折端向前移位,近骨折端向后移位;伸直型是患者跌扑时,肘关节伸直或半屈位,手掌着地,暴力传导至肱骨下端,造成肱骨髁上骨折,同时由上向下的重力,使坚硬的近骨折端向下冲击远骨折端,加之下部的尺骨切迹垫在两髁间下部,近骨折端由两髁上部楔入,故两髁常呈倒“八”字形旋转分离移位,近骨折端向前,远骨折端向后的侧方移位。
伤后肘部肿胀、疼痛较严重,关节腔内有瘀血,皮下瘀斑,并可摸到突起骨折端,压痛明显,扪及骨擦音,有倒“八”字旋转分离移位者,触诊内外髁间距离较健侧宽,肘关节功能丧失,作前臂旋转活动时可产生剧痛。
无移位或轻度移位骨折,仅用直角托夹固定。有移位骨折,宜手法复位,患位仰卧,肩外展70°—80°,屈肘40°—60°,前臂中立位,一助手握住上臂,一助手把持前臂,进行拔伸牵引。医者站于患肢前外侧用两手掌在肘两侧面抱住内、外两髁,或两手拇、示、中指分别捏住内、外两髁,向中心挤按,矫正两髁分离移位,同时还须作轻微的摇晃手法,使骨折端相互嵌合。复位成功后,可用上臂超肘夹板固定,夹板规格、压垫的位置等固定方法同肱骨髁上骨折。
肱骨髁间骨折为关节内骨折,正确的功能锻炼,有整复骨折端残余移位和对损伤的关节面有模造塑形作用,有利于骨折的愈合和功能恢复。在骨折整复固定后,即可作握拳活动,一星期左右开始肘关节主动伸屈活动,直至功能恢复。

☚ 肱骨髁上骨折   肱骨外髁骨折 ☛
0002489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9:3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