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肠衣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肠衣chángyī

羊肠或猪小肠等刮去脂肪后晾干而形成的薄膜。可用来灌制香肠、做外科缝合线等。
★肠梗阻
★断肠 粉肠 灌肠 饥肠 盲肠 小肠 热心肠 牵肠挂肚 鼠肚鸡肠 搜索枯肠

肠衣cháng yī

用火碱脱去脂肪晾干的肠子。1947年《科学画报》第十三卷第一期:“本期要目: 新化学草本、纤维素肠衣、前中国化学战工业、木材的化学资源、纤维玻璃。”1956年《我国的农业地理》:“每年所产的猪鬃、肠衣、皮毛、肉类和蛋品等均有大量出口。”

肠衣casing

由家畜大、小肠刮制而成的坚韧半透明薄膜。作为香肠等的外衣,亦可制成肠线,用于乐器弦线、球拍和外科手术缝合线。为中国传统的出口物资。因加工原料和方法的不同,分为猪肠衣、羊肠衣、牛肠衣,大肠衣和小肠衣。所谓“肠衣”,一般指小肠衣;因成品保存方法不同,可分为盐肠衣和干肠衣,加工方法略有不同。在肠衣工业上未经加工的称为原肠、毛肠或鲜肠。经浸渍、刮净、冲洗、量口径、腌渍和扎把的半成品称为光肠。光肠再加工为盐肠衣或干肠衣。

肠衣

四川传统的出口商品。屠宰健康无病的猪、牛、羊后取其小肠,经过刮去脂肪杂质,加工成大小口径、配备尺码的产品称肠衣。四川主要出口天然的、盐渍的猪肠衣,其特点是皮薄而坚韧,拉力强,富有弹性,色好味正,口径适中,加工洁净,规格准确,保鲜期长而不走味,蒸煮煎炒不易破裂。四川猪肠衣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1/4,其出口始于1903年,约10万根/年,1903年~1949年间四川肠衣出口随政治经济的变迁而兴衰,至1949年底出口曾中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大力扶持和发展,至1973年出口收购突破1000万根,之后一直保持在1000万根以上。1985年,四川省开始自营出口肠衣。1986年出口收购达2906万根,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最高记录,之后随国际市场的变迁而逐步下降,肠衣的主要出口市场为荷兰、意大利、原联邦德国、西班牙、瑞士等国家。1995年四川出口猪肠衣创汇2349万美元。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2:3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