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肠的发生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肠的发生

肠的发生

肠除十二指肠及其衍生的消化腺来源于前肠外,主要由中肠和后肠发生而来。胚胎第4周时,原始肠管为一简单的直管,自第5周起,原始肠管的中肠部分迅速增长,在腹腔内形成一个矢状平面、“U”形弯曲的肠襻,其顶端与卵黄蒂连接,并由此将肠襻分为头段与尾段两部分(图中A)。头段从十二指肠至卵黄蒂;尾段由卵黄蒂至泄殖腔。第6周时,近卵黄蒂的肠襻尾段上发生一圆锥形盲囊,称为盲肠突,以后发育为盲肠和阑尾,盲肠突也是大肠和小肠的分界点。由于肠管迅速增长,肠襻的一部分突入脐带的腔内(图中B),并以肠系膜上动脉(供应中肠所衍生的肠管)为轴作90度逆时针方向旋转; 致使肠襻的头段转向右侧,尾段转向左侧。第10周时,肠管从脐腔返回腹腔。其头段经过肠系膜上动脉的后方先行返回(图中C),肠管返回时又发生180度逆时针方向旋转,故肠襻先后共旋转270度。退回的头段增长迅速,形成成套的盘曲。介于上韧带与卵黄蒂的区段,分化为空肠及回肠的一部分; 介于盲肠与卵黄蒂之间的区段分化为回肠其余部分。盲肠最初位于右侧肝右叶的下方,以后下降到右髂窝。从盲肠斜向左上方的肠管形成升结肠和横结肠,此处以下属后肠(接受肠系膜下动脉供应),向下弯曲形成降结肠和乙状结肠,以下肠管变直而通至肛门,即为直肠(图中D~E)。直肠来源于泄殖腔,是由尿直肠隔将泄殖腔分隔而形成的肠管(参见“肛门的发生”条图)。小肠最初为单层柱状上皮,发育过程中一度分化为复层柱状上皮,最后又变为单层柱状上皮,第3~4月时,逐步分化形成绒毛和肠腺。结肠上皮的分化过程与小肠相似,早期也有绒毛形成,随后又消失。

肠的转位和固定(6~11周)

1.肝 2.腹系膜 3.中肠襻近侧支 4.中肠襻远侧支5.卵黄蒂 6.卵黄动脉 7.背主动脉 8.胃 9.肠系膜上动脉 10.A1断面的位置 11.鎌状韧带 12.小肠 13.脐静脉 14.退化的卵黄蒂 15.十二指肠16.B1断面的位置 17.盲肠憩室 18.C1断面的位置 19.网膜囊 20.小网膜 21.大网膜 22.网膜孔 23.肝曲 24.脾曲 25.大肠 26.盲肠 27.阑尾

☚ 胃的发生   肛门的发生 ☛
0000106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