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肝炎恢复后病人尚留有各种不适的征群。有些肝炎病人肝脏体征全部消失、各种肝功均为阴性,乃至组织学检查亦证明肝炎已痊愈。但病人可较长期留有疲乏、无力、不安、食欲不振、厌油食、上腹不适、肝区胀闷、睡眠不佳等症状。此征群多与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有关。治疗:应解除思想顾虑,适当活动与休息,应用刺五加、谷维素等调节植物神经药物。
肝炎后综合征
大多数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可完全康复而不遗留症状。肝炎后综合征是指急性肝炎后,患者并无有关肝脏的明显生化或形态学异常发现,但遗留有轻微的全身和(或)消化道症状。本征的持续时间长短不一,通常在数月甚至一年以上才消失,曾有人认为是急性肝炎恢复期的延长。然而,本征多伴有全身神经官能症的表现。这与精神因素有关,特别是患者对肝炎缺乏正确的认识。因此,一般认为肝炎后综合征属神经官能症的范畴。临床表现包括容易疲倦、焦虑忧郁、烦躁失眠、食欲不振、厌油、肝区不适及性欲减退等症状;体检可触及柔软的肝脏边缘,但通常不能证实有肝肿大;肝功能试验一般正常,偶有血清转氨酶的升高,血清球蛋白水平正常。肝脏组织学检查可显示残留于门脉区的少量细胞浸润,伴以轻微的肝细胞脂肪变。但这些改变是非特异性的,可以认为是肝炎恢复期的肝脏病理发现。因此,须强调不宜在急性肝炎后过早作这项检查,以免和肝炎恢复期的残留活动性病变相混淆。本征应和慢性持续性肝炎加以区别,主要赖于肝穿刺活组织检查进行鉴别诊断,最好在病期的六个月以上才进行肝穿刺活组织检查。治疗上应向患者进行必要的解释和鼓励,以解除对“肝病”的顾虑。宜有适当的体力活动,逐渐参加一定的体育锻炼,有利于机体功能的恢复,并可增强体质、树立信心。一般无需药物治疗,必要时可予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