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内静脉闭塞症
肝内静脉闭塞症系指肝内静脉闭塞引起的肝内窦后型门静脉高压症。本症多见于牙买加,亦见于印度和埃及,在国内有散在个案报道。确切的病因还未明了,据知服用一种含吡咯烷嗪碱(pyrrolidizine)的猪屎豆属科植物crotalria可发生本症。此外,闭塞性肝静脉内膜炎、肝静脉纤维化、纵隔炎症或肿瘤压迫亦可产生本症。病变主要累及细小的肝静脉、中央静脉与小叶下静脉,可见静脉和肝窦的内皮细胞肿胀与纤维化,致静脉管腔狭窄;进而发生血栓性病变,肝脏有淤血肿大。本病多见于2~5岁幼儿,亦可见于成人。临床表现因病程急缓而异。急性型者主要有肝肿大、上腹疼痛与腹水。未死于肝功能衰竭的患者,可演变为慢性经过,除肝肿大和腹水外,有脾脏肿大和腹壁静脉曲张,最后多死于上消化道大出血。诊断主要靠肝穿刺活组织检查及肝血管造影,病理组织学见肝静脉闭塞性病变显著,而肝实质受累较轻是其特征。治疗主要为对症疗法,慢性型患者有门脉高压症时,可考虑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