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肘后备急方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肘后备急方 《肘后备急方》原名《肘后救卒方》,简称 《肘后方》,是中医学方书。东晋葛洪著。撰年不详,《隋书·经籍志》最早著录。本书系作者将其原著《金匮药方》(一作《玉函方》)撷要而成。后经梁陶弘景增订改名为《补阙肘后百一方》。今本系金杨用道摘录《证类本草》中的单方补入,取名《附广肘后方》。现存主要版本有明嘉靖三十年(1551)北城吕氏襄阳刻本,明万历二年(1574)李栻刻、刘自化校刊本,日延享三年(1746)刊本,清《四库全书》本,清道光十年(1830)阳湖徐氏重刻本等。1956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据明万历本影印出版。1983年安徽科技出版社出版尚志钧辑校的《补辑肘后方》。 葛洪(281—341),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句容(今属江苏)人。东晋道教理论家、医学家、炼丹术士。世家出身。祖葛系仕吴为大鸿胪,父葛悌仕晋为邵陵太守,从祖葛玄为吴时道士。葛洪13岁丧父,家道中落,因勤苦读书,带经而农,携史而樵,学问成熟很早。史书称其 “博闻深洽,江左绝伦”。早年曾从葛玄习炼丹术,其思想基本上是以神仙养生为内,儒术应世为外,以图儒道合一。晚年隐居罗浮山炼丹,在山积年而卒。葛氏除采集民间单方、验方著成本书外,另著《抱朴子》,书中炼丹术对化学和制药化学的发展有较大影响。 本书8卷,73篇,约9万余字。其中1—72篇包括内、外、妇、儿、五官各科,涉及伤寒、各科杂病、寄生虫病等多种病症。第73篇为治疗牛马六畜诸病的内容。书中葛、陶二家的方剂多混杂在一起,已无从分辨,而金杨用道增补的方剂皆注明“附方”二字,以示区别。书中对每一病症,略记病因,详述病状和治法。 本书在学术上的特点,一是反映了东晋以前我国医学发展的成就。其中对某些疾病的认识,在中国医学史和世界医学史上,均属首载。如对天花的描述,指出其具有传染性、流行性,详细地记述了发病过程、症状特点和预后。对恙虫病,最早记载了其传染媒介是沙虱,“其虫甚细不可见,人入水浴此虫著入,阴雨行草亦著入,……初得之皮上正赤如小豆黍米、粟粒,以手摩赤上,痛如刺,过三日,令人百节强痛、寒热,赤上发疮”。而国外对恙虫病的认识,是19世纪才有日本学者提出研究报告。书中用狂犬脑组织治疗狂犬病的记载,是免疫学思想的萌芽。19世纪法国科学家巴斯德研究证明狂犬脑中含有抗狂犬病物质,而葛氏在3世纪就有了这样的认识。其它如青蒿治疟、小竹片夹裹治疗骨折、腹壁破裂肠突出吻合术等均属最早记载。二是适应临床急救,方治简、便、廉、验。本书原名 《肘后救卒方》,肘后即随身携带,以备临时应用之意,救卒是救治那些突然发生的急症。书中论述多属急症,如中风; 昏厥、溺水、吊死、外伤等。其中记载的治法多为简易之法,药物 “卒多易得之药,其不获己须买之者,亦皆贱价草石,所在皆有”。书中方剂, 多一二味、 三四味药组成。书中还记述了食道异物急救的手术方法,捏脊疗法、烧灼疗法、拔罐法等,并主张多用针灸疗法,指出应把针灸穴位与人身部位分寸同时介绍,以便普通人学习掌握。 《肘后方》对后世医学发展有一定影响,至今仍对中医史研究和临床实践有重要参考价值。《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其 “简要易明”,“大旨精切”,是一个较为公允的评价。 肘后备急方简称《肘后方》,又名《百一方》。方书。晋葛洪(284—364)撰。八卷。洪字雅川,号抱朴子,丹阳句容(今属江苏)人。葛洪长期从事炼丹术和医学研究,对传染病学、寄生虫学以及制剂化学的发展均有一定贡献。本书为葛氏摘录自著《玉函方》中可供急救医疗,实用有效单方、验方及灸法编成。初名《肘后救卒方》,经梁陶弘景增补,改名《补阙肘后百一方》;后又经金杨用道增补名为《附广肘后方》,即现存此书定本。约十二万字。书中记述各种急性传染病及内、外、妇、儿等病病因、症状与治疗。所选方药,具有简、便、廉、验特点。尤其对虏疮等传染病认识,已达到很高的水平。反映晋代以前民间诊法某些成就,不仅为祖国医学发展有所贡献,并对朝鲜、日本学者也有一定影响。有明嘉靖三十年(1551)北城吕氏襄阳刻本(残存六卷),一九六三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本。蔡景峰《肘后备急方的科学成就》(《新医药杂志》1979.1.61),洪嘉禾《葛洪肘后备急方的科学成就》(《浙江中医院学报》1960.6.28),可供参考。 肘后备急方方书名。简称《肘后方》。8卷。晋·葛洪撰。约成书于3世纪。本书是作者将其所撰《玉函方》(共100卷),摘录其中可供急救医疗、实用有效的单验方及简要灸法汇编而成。最初名《肘后救卒 (一作卒救) 方》,后经梁·陶弘景增补录方101首,改名《 (补阙)肘后百一方》。此后又经金·杨用道摘取《证类本草》中的单方作为附方,名 《附广肘后方》,即现存的《肘后备急方》。全书共73篇 (现缺其中3篇),主要记述各种急性病症或某些慢性病急性发作的治疗方药、针灸、外治等法,并略记个别病的病因、症状等。所选方药大多简便有效,同时也反映了我国晋代以前的民间疗法的一些成就,起了普及医疗的作用。建国后有排印本。 肘后备急方书名。晋·葛洪(稚川)撰于341( ? )年,8卷。作者摘录其自著《玉函方》中有急救价值的单、验方和简要灸法编成此书。现存本是经梁·陶宏景和金·杨用道二人先后整理补充过的。是一本类似急救手册性质的著作。 肘后备急方 120 肘后备急方医方书。晋代葛洪著。约成书于三世纪。本书原有86篇,经梁代陶弘景整理、充实为101篇,名为 《补阙肘后百一方》,共3卷。上卷35首,治“脏腑经络,因邪所伤”的“内病”。中卷35首,治“四肢九窍、内外交媾”的“外发病”。下卷31首,治“他物横来伤害的”“他犯病”。以后,金代杨用通把宋代《证类本草》附方补入,称为《附广肘后方》。现在最常见的是经此二人整理和补充后的本子。现存本只有68篇,分8卷。1至4卷是陶氏所谓“内病”,包括中恶、心腹痛、伤寒、时气、中风、水病、发黄等急性病;5至6卷是“外发病”,包括痈疽、疮疥、耳目等病; 7卷是“他犯病”,包括虫兽伤、中毒等病;8卷则是百病备急丸散及牲畜病等。所选方药大多简便有效,对后世影响较大,如葱豉汤、三黄桅子汤等迄今常用。该书中药物大多平常易得,且属“贱价草石”,具有简、廉、效的优点,历来受到医家所重视。 ☚ 脉经 神农本草经 ☛ 肘后备急方 肘后备急方中医医方名著。又名《肘后方》、《肘后救急方》、《肘后救卒方》、《肘后急要方》、《肘后要急方》、《广肘后备急方》。八卷。东晋葛洪撰。葛洪(281—341),字雅川、自号抱朴子。晋代丹阳句容(今江苏省句容县吴陶镇)人。据《晋书》本传等文献记载,其祖父葛系为三国孙吴大鸿胪(官名)。父葛悌曾任西晋邵陵(今湖南宝庆县)太守。从祖葛玄为吴时道士。葛氏少年丧父,家贫而好学,常带经而耕,携史而樵,学问成熟较早,以儒学知名乡里。本性寡欲,不好荣利,独喜究览典籍,尤好神仙导养之法。从祖葛玄以炼丹秘术传授弟子郑隐,葛氏则从郑隐学。后至广州,又师事南海太守鲍玄,并娶其女鲍姑为妻。晚年因听闻交趾(今越南)出丹砂,遂请求当句漏(今广西北流县东北)令。获准后带子侄离故乡南行,止于广州罗浮山(今广东增城、博罗二县境内)多年,悠游闲养,著述不辍,炼丹不止,后终于该山。 ☚ 针灸甲乙经 雷公炮炙论 ☛ 肘后备急方八卷。晋葛洪(284—364)撰,梁陶弘景、金杨用道补。葛洪,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郡句容(今江苏句容县)人。他出身于没落官僚贵族之家,勤奋好学,日樵夜读,博览众书。曾封关内侯。晚年居广东罗浮山修道炼丹,颇通医学。著有 《抱朴子》。又著 《金匮药方》 一百卷,后缩为三卷,是为《肘后救卒方》,后经梁陶弘景增补,名《补阙肘后百一方》,再经金杨用道增补,名《附广肘后方》,即今所传《肘后备急方》,简称《肘后方》,又称《百一方》。此书八卷共七十篇,阐述了各种急难杂症的病因、症状及疗法。所列疗方简便易行,快速适用。书中关于天花等传染病的详细记述为世界最早。该书关于治疗狂犬病的医方是采取疯狗脑浆涂于伤处的疗法,这实际上是一种免疫疗法,反映了我国免疫医学的较早成就。该书最后一篇是关于牛马六畜急性传染病及各种急难杂症的治疗方法。此书反映了当时民间诊法的成就,对后世产生很深远的影响。有明嘉靖三十年(1551)北城吕氏襄阳刻本(残卷),明万历刘自化刊本,明李栻刊本,程永培刊六醴斋医书本。明刻善本藏于北京图书馆。1955年商务印书馆铅印。1956年、1963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印行。 肘后备急方zhǒuhòubèijífāng医方书。简称《肘后方》。8 卷。晋·葛洪撰。作者摘录其自著的《玉函方》中可供急救医疗、实用有效的单验方及简要灸法编成此书。初名《肘后救卒方》, 后经梁·陶弘景增补, 改名《补阙肘后百一方》。此后复经金·杨用道摘取《证类本草》的单方编入, 取名《附广肘后方》, 亦即现存《肘后备急方》的定本。该书选方有简、廉、验的特点, 同时也反映了我国晋代以前的医药水平和一些民间疗法的成就。新中国成立后有影印本。 肘后备急方 《肘后备急方》《肘后备急方》系医方书。八卷(73篇)。东晋葛洪著。原名《肘后救卒方》,系作者将其原著《金匮药方》(一作《玉函方》)撷要而成。经陶弘景增订改名为《补阙肘后百一方》。今本系再经金杨用道修订增补而成的,简称《肘后方》。系一部包括内、外、五官、妇、儿各科在内的方书,涉及伤寒、温病、各科杂病、外伤、寄生虫病等多种病症。书中所列的治疗方法,“率多易得之药,其不获已须买之者,亦皆贱价,草石所在皆有”。此后历代认为这是一本古代的急症手册,其所用之药物及治疗方法,具有便、廉、验的特点。《肘后方》对若干急性传染病的记述,具有较高的医学史价值。书中对天花、恙虫病、脚气病以及恙螨等的描述,都属于首创,也都具有医学史价值,尤其是倡用狂犬脑组织治疗狂犬病,被认为是我国免疫思想的萌芽。此外,该书还记载有青蒿绞汁治疗疟疾、食道异物急救术、捏脊疗法、烧灼疗法、拔罐法(角法)等。在治疗学上也都是一种创新,是前人所未曾提及的。该书今有明、清版本十余种,1956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了明万历二年本,1983年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尚志钧辑校的《补辑肘后方》。 ☚ 小品方 备急千金要方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