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肇庆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肇庆 肇庆古时名城。今为广东肇庆市。隋开皇十年设端州,后改为信安郡,唐复置端州,宋初仍为端州,后置兴庆军,重和元年 (1118年) 升为肇庆府,元至元十六年改为肇庆路,明洪武元年复为肇庆府。宋皇祐年间始筑土城,明甃以砖石。其城平面呈长方形,东西凸出。周八百七十一丈,高二丈三尺五寸。宋初设城门四座,东曰宋崇门,西曰镇西门,南曰端溪门,北曰朝天门。明正德年间改四门,东曰庆云门,西曰景星门,南曰南薰门,北曰朝天门。府治位于城之西南,有高要县附郭。有石头冈、石顶冈、高峡山、黄泥山、鼎湖山、七星岩等名胜古迹。盛产端石、水岩、大西洞石、正洞石、拱篷、石英等石,以 “端砚” 闻名于世。 ☚ 高州 琼州 ☛ 肇庆 肇庆今广东肇庆,南明永历帝都。隆武二年(1646),隆武帝死,桂王朱由榔受瞿武耜等拥戴,即位,是为永历帝,都肇庆。永历与农民军各部联合抗清,一度据有两广、云贵、湘、赣、川等地,辗转梧州、武冈、桂林、南宁。永历十年 (1656)入滇。后清军攻滇,永历帝逃至缅甸,被缅献予吴三桂。永历十六年死于昆明。肇庆为永历都16年。 ☚ 北京 承天府 ☛ 肇庆 肇庆Zhaoqing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游览胜地。在广东省中部偏西,西江北岸,广茂铁路线上。全市辖端州、鼎湖2区和附近10个县。总面积2.2万平方公里,其中市区658平方公里,建成区47平方公里。1988年底市区非农业人口17.73万人。肇庆是一座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春秋时期系百越之地,秦属南海郡,汉为苍梧郡,南北朝设高要郡,隋唐为端州治,北宋政和八年(1118年)始称肇庆,沿称至今。宋以后为肇庆府、路治。明朝万历年间,两广总督府和总兵府均设在肇庆。南明永历元年(1646年)永明王朱由榔在肇庆设立行宫,登基即位。1958年析高要县城区设肇庆市。1959年撤销并入高要县。1961年复设市。肇庆资源丰富,现已探明的有硫铁、黄金、钨、锰、铜、铁、锡、铅、铀、钽、铌等。其中硫铁矿储量为亚洲之冠,居世界第二位;有8个县产黄金,年产量占全省80%以上。肇庆林产较多,其中以杉木、竹子、桂树、柑桔、橙最有名,松香、桂皮、桂油、木薯干片等产量和出口量均居全省之冠。肇庆工业近年发展迅速,全市现有工业企业2 800多家,构成机械、仪表、电子、建材、轻纺、食品、化工、矿冶、医药等13个行业。1988年工业总产值达51亿元,其中乡镇以上工业产值38.31亿元。林产化工是本市传统工业之一,1988年松香产量达7万吨,远销海外几十个国家和地区;食品工业全市共有424家企业,1988年产值达3.99亿元,其产品无水注射葡萄糖、鼎湖牌啤酒等在国内外享有盛誉。肇庆是西江干流重要水运基地,现建有16个港口,18座码头,150多个泊位。目前正在建设年吞吐量达50万吨的水、陆、铁联运的三榕港集装箱码头。肇庆旅游资源丰富,主要风景名胜有七星岩、鼎湖山、西江小三峡、梅庵、千年诗廊、宋代古城墙、披云楼、丽谯楼、崇禧古塔、阅江楼等。传统工艺品有全国“四大名砚”之首的端砚,其精工巧刻之艺术,深受中外人士赞扬。 ☚ 湛江 梅州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