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聚氯乙烯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聚氯乙烯简称PVC。一种高分子化合物。1835年法国V.勒尼奥特发现本品,并定出其基本结构。1935年德国法本工业联合公司采用氯乙烯乳液聚合法进行较大规模的生产。1940年美国古特里茨公司采用悬浮聚合法生产。从此 ,聚氯乙烯生产得到了较快发展。聚氯乙烯系以氯和乙烯为原料生产出氯乙烯,再将氯乙烯聚合而成聚氯乙烯树脂。该树脂必须在塑化前加入增塑剂、稳定剂、填料、润滑剂、着色剂、防霉剂、阻燃剂等7~9种助剂,再经加工成型成为塑料制品。1940年世界产量仅1.1万t,1950年增加到22万t,1960年145万t,1970年600万t,至90年代末达到了2500万t。美国聚氯乙烯及其共聚物1989年达到384.26万t,1999年增加到676万t。中国于1958年开始建厂生产,以后每年产量都在增加,生产方法以悬浮聚合法为主,2001年产量达到291.82万t。聚氯乙烯塑料是重要的塑料类种。20世纪90年代后期,美、日、德等国用作建筑材料和包装材料等的硬制品约占70%,用作薄膜、鞋类、电缆和电线绝缘层等的软制品占30%左右。中国硬软制品分别占40%和60%。 聚氯乙烯 聚氯乙烯juluyixi是由氯乙烯聚合得到的热简称PVC,结构式为 塑性树脂。分子量为5万 1935年法国的V.勒尼奥首先发现氯乙烯单体,并在阳光照射下生成聚氯乙烯白色固体。此后首先在德国采用乳液聚合法实现了工业化生产。接着英国、美国也开始工业生产。我国于1956年自行设计了PVC装置并投入生产,以后产量逐年增加。 PVC的生产方法有悬浮聚合法、本体聚合法、乳液聚合法,以悬浮聚合法为主,约占PVC产量的80%。 ❶ 悬浮聚合法 将液态氯乙烯单体加到含有分散剂(如聚乙烯醇、白明胶、纤维素醚类等)的水中,用油溶性引发剂(如偶氮二异丁腈、偶氮二异庚腈、过氧化二碳酸二乙基己酯等),使氯乙烯聚合,得到的粗品经碱处理除去未反应的低分子物,再经离心脱水、干燥、过筛得成品。 ❷ 本体聚合法 聚合分两段进行,第一段单体和引发剂在预聚釜中预聚,当单体转化率达8%~10%时,预聚完毕,然后流入第二段聚合釜中,补加与预聚物等量的单体,继续聚合。待转化率达85%~90%,排出残余单体,经粉碎、过筛即为成品。 ❸ 乳液聚合法 将氯乙烯加到含有乳化剂(如十二醇硫酸钠、十 二烷基磺酸钠等表面活性剂)、分子量调节剂 (如十 二烷基硫醇)、缓冲剂 (如碳酸氢钠) 的水中进行乳液聚合,聚合完成后得到的乳浆经喷雾干燥成颗粒较细的产品。 加入适当的助剂,如稳定剂(抗氧剂、紫外线吸收剂等)、增塑剂(如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磷酸三甲酚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等)、润滑剂(如硬脂酸、矿物油等)等,PVC经加工成型后可制成硬PVC和软PVC塑料。硬PVC可代替金属制成各种工业型材、管材、机械零件、绝缘板、印刷板及防腐材料等; 软PVC主要用做包装材料和防雨材料; 还可制作人造革、地板、录音材料、纤维、家具、运动器材等。 ☚ 聚丙烯 聚四氟乙烯 ☛ 聚氯乙烯由氯乙烯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耐化学腐蚀,电绝缘性优良,不易燃烧,但热稳定性和耐光性较差,130℃时呈现弹性并开始分解。按所加增塑剂量的多少,可制成软质或硬质的热塑性塑料。前者可以制造电线绝缘层、塑料薄膜、软管、泡沫塑料等;后者可以制造板材、管材等。 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 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 (PVC) 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 (PVC)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