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职方司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职方司古代主掌全国地图编制,国防、边防设施等事的机构。兵部属司之一。以郎中、员外郎为正副长官。 职方司官署名。隋唐起兵部所辖四司之一。唐高宗龙朔年间曾改称司城,咸亨年间复旧。职责为掌管全国地图以及有关城防、镇戍、烽堠等方面的事务。长官为职方郎中。 职方司官署名。(1)隋始置,为兵部四司之一。司的长官隋初称为侍郎,以员外郎为佐官。炀帝时改为郎与承务郎。唐沿置,以郎中、员外郎为正副主官。掌地图、城隍、镇戍、烽候、防人道路的远近及周边少数民族归化之事。所属有主事二人,令史四人,书令史九人,掌固四人。宋初职方司判司事一人,以朝官充任,掌收受诸州图及图经。元丰改制,郎中、员外郎始掌管本司之事,掌管地图、图经等。后来或由本司郎官兼领库部,或由兵部郎官兼领本司。金元兵部不分司,故无职方司。明清改称职方清吏司,参见该条。(2)北洋政府设置,属内务部。依照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官制,其职掌为:一、行政区划;二、官地收放; 三、民地调查;四、土地图志。司的主官为司长,下设佥事、主事。次年调整职方司的职掌为:一、行政区划; 二、土地调查、测绘;三、土地收用;四、河堤、海港和其他水道工程;五、道路桥梁的修缮和调查。 职方司尚书省兵部所属四司之一。 职源职方之名源于《周礼》。《周礼·夏官司马》:“职方氏,掌天下之图、以掌天下之地。”作为尚书省兵部职方司之称,始置于隋朝(《隋书·百官志》下)。 编制❶宋前期,设判职方司事一人(《宋史·职官志》3《兵部·职方郎中、员外郎》)。 简称与别名❶职方、职。全称应为尚书省兵部职方司。《长编》卷49,甲子:“诸路所纳闰年图,当在职方收掌。”《宋会要·职官》14之16:“职方、驾部两司吏额共九人,又私名一人。”《宋史·任布传》:“累迁尚书职方员外郎。”《老学庵笔记》卷6:“自元丰官制,尚书省复二十四曹,繁简绝异。在京师时,有语曰:‘……礼、祠、主、膳,不识判砚。兵、职、驾、库,典了袯裤。’” 职掌❶宋前期无职事(《合璧后集》卷30《驾部郎中》)。 编制❶宋前期,设判驾部司事一人(《合璧后集》卷30《驾部郎中》)。 职掌❶宋前期无职事,为文臣迁转寄禄官阶,属前行员外郎,元丰改制,其阶易为寄禄官朝请郎(《宋会要·职官》4之4、《宋会要·职官》56之2)。 编制❶宋前期判库部司事一人(《宋会要·职官》14之20《职方》)。 简称与别名❶库部。全称应为尚书省兵部库部司。《长编》卷386,己酉:“库部每日承受生事多止于三四十件。”《长编》卷184,乙亥:“诏尚书省……库部……,自今以未有差遣带职京朝官领之。” 职源北齐、南朝宋已有尚书库部郎中之称(《隋书·百官志》中、《渊鉴类函》卷80《兵部尚书·库部郎中》引《天中记》)。尚书省兵部库部司郎中之名,始自唐初武德三年(《通典·职官》5《兵部尚书·驾部郎中》)。 职源北宋时,六部有管勾架阁库官。南宋绍兴十五年礼、兵两部合置主管架阁文字官一员(《合璧后集》卷32《六部架阁·历代沿革》)。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