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建築雕刻。建於清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由山西、陝西兩省商人合資興建。共約有殿堂樓閣一六○餘間。爲會館與神廟相結合之建築群。全部建築雕梁畫棟,富麗堂皇,大多爲木雕與磚雕。大門爲磚建牌樓式,緑色琉璃瓦頂蓋,如意斗栱相托,門額磚雕花門罩,門左右列佈八字影壁磚雕,精巧細膩。前院建有二重飛檐戲樓,四面歇山,呈十二翼角。後院爲神廟,供關帝、文昌、財神、火神等;左右有配殿、望樓。各建築物之廊柱檐斗等均以綫刻、浮雕或透雕展現人物、花卉、鳥獸圖案,無不精琢細雕,生動優美,爲它處所少見。今在山東聊城東門外運河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