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聂绀弩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聂绀弩1903—1986湖北京山人 聂绀弩
聂绀弩
共1首 (词)近现代·聂绀弩 曹公大句矜乌鹊,输了甲兵,赢了歌行。 子诵星稀我月明。 周郎神火船江昼,何处后生,胜过先生? 竟遣东风嫁战争。 聂绀弩 聂绀弩1903—1986散文家。笔名耳耶、二鸦等。湖南京山人。1923年在缅甸两个报社当编辑。1924年入黄埔军校第二期学习。次年去莫斯科入中山大学学习。1927年回国。1931年后参加“左联”。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任新四军文化委员会委员兼秘书。以后长期任报刊编辑。抗战胜利后任西南学院教授。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作协理事、香港《文艺报》主笔等职。著有杂文集《历史的奥秘》《蛇与塔》《二鸦杂文》《寸磔纸老虎》等,散文集《沉吟》《巨像》等。有《聂绀弩杂文集》。 ☚ 孙用 刘云若 ☛ 聂绀弩 聂绀弩1903.1.28—1986.3.26笔名有耳耶、萧今度等。湖北金山人。1922年曾到马来亚、缅甸教书、当编辑,1924年进黄埔军校,1925年进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7年回国,曾任中央通讯社副主任。1932年加入“左联”,1934年编辑《中华日报》副刊《动向》。1936年与胡风等编辑《海燕》月刊,1938年到延安,不久到新四军编《抗敌》杂志。1940年任桂林《力报》副刊《新垦地》编辑,并参加《野草》编辑。1945—1946年任重庆《商务日报》和《新民报》副刊编辑。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南区文教委员会委员、香港《文汇报》总主笔、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辑兼古典部主任等职。聂绀弩是文学上的多面手,创作有诗集、小说集、剧本、寓言,还有古典文学研究专著。他的散文集有《婵娟》(1942年)、《沉吟》、《巨象》 ( 1949年);杂文集有《关于知识分子》( 1938年)、《历史的奥秘》(1941年)、《蛇与塔》( 1941年)、《早醒记》(1943年)、《血书》(1949年)、《海外奇谈》(1950年)、《寸磔纸老虎》( 1951年)、《二鸦杂文》( 1950年)、《绀弩杂文选》( 1955年)和《聂绀弩杂文集》( 1981年)等。早在“左联”时期,聂绀弩就往鲁迅旗帜下运用杂文武器战斗了,结集为《瘸子的散步》,但毁于“八一三”战火。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他是“野草”杂文流派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杂文家,林默涵说:“他的许多杂文,都是有力的响箭,常常射中敌人的鼻梁。”(见《野草》新6号)夏衍称“绀弩的‘鲁迅笔法’可以乱真。”(见《新观察》1981年24期)胡乔木推崇聂绀驽是“当代不可多得的杂文家。”(见《人民日报》1982年8月16日)聂绀驽在师承和发展鲁迅的杂文传统中形成和发展自己杂文的思想艺术个性。从思想内容看,他的杂文有强烈的时代感,批评的内容广泛,有很强的战斗性和思想性,在杂文艺术上,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相融合,善于形象化说理,充满机智和幽默,能随物赋形,富于创造。如《血书》、《论万里长城》汪洋恣放,酣畅淋漓,《韩康的药店》、《鬼谷子》新颖别致,诙奇峭拔; 《阔人礼赞》砭锢弊取其类型,《残缺国》似寓言带有虚幻; 《圣母》创造了带象征性的美好形豫,《离人散记》在记叙中溶进抒情和议论等等。聂绀弩杂文的主要艺术特征,是作品中有着由博识卓见和诙奇幽默交织而成的酣畅淋漓,充满着喜剧色彩和理趣美。虽不如鲁迅阔大和深沉,但自有其独特的风格。 ☚ 秦牧 贾祖璋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