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余睹谋叛
契丹末年贵族间斗争导致的事件。耶律余睹,又名余都姑,契丹“国族之近者也”(《辽史》卷102)。其妻是契丹末代皇帝天祚文妃的妹妹。天祚帝宠信萧奉先,贪于逸乐,田猎为务,大敌当前,无御侮之治,于是契丹将士中始有更立的谋议。保大元年 (1121),耶律余睹与文妃谋议拥立晋王敖卢斡,准备尊天祚帝为太上皇,不料事情败泄。于是立即率千余员部下及骨肉军帐投降金。天祚帝派兵追捕。在闾山,追击诸将赶上耶律余睹。备战间,诸将合议: 萧奉先在朝中恃宠蔑害官将,余睹是宗室中具雄才大略的人物,不肯为萧奉先使役,如果将他打败了,“则他日吾辈皆余睹矣”(同上)。故意放走了余睹,回报天祚说没有赶上。余睹入金后,引导金军攻取中京等地,攻陷州县“不测而至” (同上)。加速了辽的灭亡进程。第二年,余睹引导金围攻鸳鸯泺,萧奉先乘机劝天祚杀死晋王敖卢斡,说 “余睹乃王子班之苗裔,此来欲立甥王耳,若为社稷计,不惜一子,明其罪而诛之,可不战而自迴矣” (同上)。天祚接受他的提议,赐晋王死,引起部众痛愤,“中外莫不流涕,人心益解” (同上)。余睹不仅没有撤走,反而再次引导金军攻入行苑,天祚部下不能抗御,只得退入云中地区,余睹又追至云中,天祚无奈逃入夹山。余睹在金的政治发展并不顺意,因为他是降人,很久没有得到升迁的机会,余睹心中愤懑,结果又被人告发谋反,他只得找机会假装田猎逃亡到西夏,“夏人问曰,汝有兵几何? 对以二三百”。未被夏收纳,他又率余部投鞑靼国,被鞑兵围获,余睹与其子及部分党羽均被鞑靼人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