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耶律义先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耶律义先1013—1052辽将领。大臣耶律仁先之弟。重熙初,补祇侯郎君班详稳。十三年(1044年),为十二行乣(糺)都监,从兴宗大举攻夏,以战功改南院宣徽使。十六年,为殿前都点检。十七年,为行军都部署。讨蒲奴里部,获其酋长陶得里,以功擢南京统军使,封武昌郡王。在任期间,军器完备,使民得休息。二十一年,为惕隐、富春郡王。 耶律义先1013~1052辽代将领。大臣耶律仁先之弟。重熙初,补祗候郎君班详稳。十三年(1044年),为十二行乣都监,从兴宗大举攻夏,以战功改南院宣徽使。讨蒲奴里部,获其酋长陶得里,以功擢南京统军使,封武昌郡王。在任期间,军器完备,使民得休息。 耶律义先1011—1052辽代将领。契丹族。仲父房之后,南府宰相耶律思忠子,为于越※耶律仁先之弟。史载其体貌端正,举止庄重,讲究礼节。尝戒其族人曰:“国中三父房,皆帝之昆弟,不孝不义尤不可为。”(《辽史》卷90)待人接物,无贵贱贤否,皆以礼待。其妻为晋国长公主之女,每遇年亲,非礼服不见,内外多受感化。兴宗时入仕,重熙初年,补祗候郎君班详稳。十三年(1044),为十二行乣都监,从驾征西夏,战功显著,授南院宣徽使。迁夷离毕。时见同知枢密院事萧革依宠擅权,言于帝曰:“革狡佞喜乱,一朝大用,必误国家!”(《引同上)不纳。一次侍宴,当帝面斥革为国贼,骂声不绝,触怒兴宗,赖皇后救,得免(萧革以后曾参与重元之乱,被处死)。十六年(1047),为殿前都点检。下年八月,为行军都部署率兵讨蒲奴里部,多所招降,逾年二月,擒其首领陶得里,得帝褒奖。以功改南京统军使,封武昌郡王。任内,奏请统军司钱营息,以赡贫民。时军器完整,民得休息。迁契丹行宫都部署。二十一年(1052)十二月,拜惕隐,封富春郡王。卒后,辽道宗清宁九年(1063)十一月,追赠许王。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