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耳鼻咽喉病灶感染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耳鼻咽喉病灶感染

耳鼻咽喉病灶感染

病灶感染是指身体某一部位的组织器官有炎性病变,症状不一定明显,甚至无症状,却引起远隔部位的组织器官病变和功能障碍的一种现象。原发部位的病变,称为原发病灶或感染灶。一个慢性局限性炎性病灶,伴发远隔组织器官的器质性病变,如经过处理此慢性病灶后,伴随的病变和症状相应改善以至消失全愈,此慢性病灶应视为原发病灶。
人体内有许多组织器官的炎性病变,可能成为原发病灶,常见的有牙齿、扁桃体、鼻窦、中耳与乳突、胆囊、阑尾、支气管、前列腺、淋巴结等的慢性炎症。其中,慢性扁桃体炎、龋病、慢性鼻窦炎等,对风湿病(包括风湿性关节炎和心脏病)、肌炎、心肌炎、肾炎、关节炎、结节性红斑等的发病,有特殊意义。
关于病灶感染的发病机理,曾有多种学说,如细菌或病毒感染说、变态反应说、感染变态反应说、雷莱(Reil-ly)现象、赛尔(Seyle)应激说、异蛋白血症反应说、神经反射说等,近年来又倾向免疫说,均有一定的实验和临床资料作依据,但迄今尚无定论。
病灶型扁桃体炎
其症状和慢性扁桃体炎没有多大区别,一般认为扁桃体多呈埋藏型,表面不平,可有瘢痕粘连,质硬充血,小窝深大常聚脓栓,挤压有脓液流出,可形成溃疡、肉芽或小脓肿。舌腭弓多见有局限性充血带。局部淋巴结肿大、压痛。还可有血沉快、心电图异常、尿蛋白阳性、血清蛋白异常、C反应蛋白阳性等。电镜检查作超微结构观察,病灶型扁桃体的陷窝粘膜上皮细胞间桥粗、间隙大、微绒不整齐而宽大,表层细胞有空泡细胞形成且多无核与线粒体少,基底细胞浓缩变形并在细胞间有小孔形成及基底膜断裂等。以52磷固体试剂插入扁桃体陷窝,可观察到病灶型扁桃体的吸收量和速度比单纯型和正常型大而快。此外,病灶型扁桃体内透明质酸酶的活性明显高于单纯型扁桃体炎,其核酸含量也比单纯肥大型扁桃体为高,而病灶型扁桃体炎患者的血清备解素却一般偏低,肝解毒功能和蛋白合成功能亦有降低。
病灶型扁桃体炎可引起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及肾小球性肾炎,似乎已无疑义。临床亦常见到,长期低热患者在切除扁桃体病灶后大多有效。扁桃体炎反复发作出现的心电图异常,多可在切除扁桃体后恢复正常。生前患有慢性扁桃体炎因其他原因死亡者作尸体解剖,发现都有扁桃体源中毒性心肌炎病灶。慢性扁桃体炎患者有心功能障碍者大大超过健康人。某些支气管哮喘也被认为与扁桃体病灶有关。病灶型扁桃体炎还可引起内分泌功能障碍,如有程度不同的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或亚临床型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尿中17-羟固醇含量异常,以及甲状腺功能亢进,表现为吸131碘率、血清甲状腺素含量、血清蛋白结合碘等的增高。不少皮肤病如慢性荨麻疹、掌跖脓疱症、圆形脱发症、多形渗出性红斑、结节性红斑、慢性湿疹、牛皮癣、某些紫癜病及结缔组织病等,也认为与扁桃体病灶有关,有的顽固性牛皮癣在扁桃体切除后症状可消失或改善。还有报告说有症状性精神病患者,经扁桃体切除术后迅速全愈。
病灶型鼻窦炎
较少见,主要是上颌窦炎和筛窦炎。窦内粘膜多为肉芽水肿型、粘膜下多数小脓灶型,其次为囊肿型,偶而也可能是纤维增生性病变。鼻窦炎常可作为人体内隐匿的化脓性感染灶,引起所谓内生性色素层炎,包括虹膜炎、虹膜睫状体炎及脉络膜炎等。球后视神经炎也有小部分(10%左右)由鼻窦炎所引起。其他可能有关疾病尚有: 急性风湿热、传染性关节炎、滑囊炎、腱鞘炎、肌炎、心包炎、心肌炎、阑尾炎、胆囊炎、肾炎、肾盂炎、膀胱炎、神经炎、脊髓炎、骨髓炎等。
病灶型中耳炎和乳突炎
化脓性中耳炎和乳突炎成为感染灶者,很少见。据报告,用131碘标记的血清蛋白注入鼓室观察其半衰期,发现在患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者比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为长,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急性发作期比缓解期为长,表明患各期化脓性中耳炎时,鼓室吸收能力有差别,也说明中耳病灶感染有可能发生。化脓性中耳炎似可引起某些亚临床型内分泌障碍,如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每昼夜尿中17-羟固醇的排出量多有降低或升高,经对中耳炎治疗后大多完全恢复正常; 又如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甲状腺吸131碘试验表明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经过治疗除因某种原因未手术或手术创愈合不佳者外,其余随着耳内炎症消失,其甲状腺功能亦日趋正常,吸131碘率均恢复正常。
耳鼻咽喉病灶感染的诊断较复杂,有时较难判断。原则上应包括:
❶慢性扁桃体炎、鼻窦炎、化脓性中耳炎的诊断确立,
❷其他器官或系统疾病的确诊存在,
❸上述两者间的病因和发病学上的联系。所以要采取完整的病史和详尽的检查。在详问病史中应查明耳鼻咽喉病与其他器官与系统疾病之间的发病在时间上、程度上有无密切关系。检查应包括心电图、血沉、抗链“O”、肾上腺皮质功能、甲状腺功能、植物神经系统功能、血浆蛋白分数、血清粘蛋白定量、C反应蛋白试验、唾液酸测定等。要仔细进行局部检查,是否符合病灶型扁桃体炎和鼻窦炎。扁桃体还可作陷窝内细胞涂片及扁桃体穿刺物皮试,鼻窦炎和中耳炎应作X线照片检查。此外,还可作以下两类试验,可有帮助。
病灶诱发或激发试验,主要用于检查病灶型扁桃体炎,方法有:
❶扁桃体按摩,每侧扁桃体分别按摩5分钟,3小时后如血象白细胞增加1200/mm3以上、血沉加快10mm/h以上、体温升高0.3℃以上为阳性。
❷透明质酸酶试验,双侧扁桃体内注入透明质酸酶1500单位,1小时血象、血沉和体温有上述变化为阳性。
❸超短波(或X线)照射或平流电刺激扁桃体区10分钟,4小时后如有上述改变者为阳性。
病灶阻消试验,也可称治疗试验,方法有:
❶引帕里哚(Impletol)试验,在扁桃体上极粘膜下各注射引帕里哚1ml,如风湿性疼痛消失为阳性;
❷小窝灌洗,以抗生素溶液作扁桃体小窝灌洗,如其他器官系统疾病好转,即为阳性;
❸普鲁卡因封闭,扁桃体周围注射0.25~0.5%普鲁卡因液10~20ml,伴随的低热和症状消退者为阳性。对慢性鼻窦炎和化脓性中耳炎也可作阻消试验以判断是否是病灶型,如对鼻窦进行灌洗、注药、置换疗法、抽吸上药及对中耳进行清洗滴药、负压抽吸等积极的保守治疗后,相伴随的其他器官系统的病变相应好转者,也应列为阳性。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判断病灶感染有时较为困难。如果其他器官系统疾病经过各种治疗仍无效果,身体其他部位亦未找到病灶,而患有慢性扁桃体炎、慢性鼻窦炎或化脓性中耳炎,可怀疑为感染灶者,可以试行有关的根治手术,以观后效。有效者固然提示属病灶感染,近期效果不明显者也不要立即下结论,有时在手术后的进一步追踪观察中,最终还可查其病灶所在。
耳鼻咽喉病灶感染确定之后,除有关治疗外,对耳鼻咽喉感染灶须行根治手术,手术的时机应视不同情况妥为选择,既有助于取得最好的疗效,也不致因手术而使远隔部位组织器官疾病暂时性加重。一般说来,以其他器官系统疾病的稳定期或病情控制时施行手术为宜。如能在其他器官仅有功能性障碍,尚无不可逆的器质性损害的疾病,早期施行手术,效果最为满意。

☚ 高原病在耳鼻咽喉的表现   冷冻疗法在耳鼻咽喉科的应用 ☛
0001187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15:3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