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耳病脏腑辨证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耳病脏腑辨证

耳病脏腑辨证

耳科的辨证和其他科一样,有多种方法,而其中脏腑辨证是耳病的主要辨证方法。是根据与耳关系比较密切的脏腑(肾、肝胆、心、脾等)生理功能及病理表现的特点,对耳科疾病症候进行分析归纳,以判明这些症候所发生的脏腑,并结合八纲辨证而确定其表里、寒热、虚实、阴阳的属性,为耳病的治疗提供依据。
肾脏病证 肾脏功能失调,引起的耳病,以虚证为多,有肾阴虚与肾阳虚之别。
❶肾阴虚:症见耳鸣、耳聋、眩晕,或耳内堵塞感,耳部流脓日久不愈,脓质清稀、或稍粘,若损及骨质则脓液秽臭等。其耳鸣多为高音调,渐发而声细,夜静较甚,其听力多呈逐渐减退,其眩晕则发作较为频繁。兼见精神萎靡,腰膝痠痛,健忘少寐,形体消瘦,咽干舌燥,五心烦热,舌红苔少而干,脉细数等症。肾阴虚与肝阴虚常并见,可有阴虚伴肝阳上亢诸症出现如眩晕、耳鸣、耳聋,兼见面色潮红、急躁易怒等症。此外,肾阴虚,心火亢盛,也可出现眩晕、耳鸣、耳聋而虚烦、失眠多梦等症。
❷肾阳虚: 症见耳鸣、耳聋、流脓,全身症状表现为面色㿠白,形寒肢冷,精神不振,腰膝痠软,舌质淡,苔白,脉沉细无力,尺脉尤弱等。肾阳虚与脾阳虚又常兼见,以致寒水上泛,症见眩晕、呕恶、纳呆、形寒肢冷等。
肝胆病证 肝胆功能失调引起的耳病,以实热症居多,但也有肝阴虚,肝阳上亢者。
❶肝胆火热上扰: 症见暴鸣声大,暴聋,耳内胀塞感,或耳内疼痛剧烈,或流脓黄稠,眩晕头痛等,兼见面红目赤,口苦咽干,胸胁胀痛,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等。
❷肝胆湿热上蒸: 症见耳部湿烂,耳内流脓量多,耳痛,耳鸣、耳聋,兼见舌苔黄腻,脉弦滑数。
❸肝阴虚,肝阳上亢: 症见眩晕、耳鸣、耳聋,兼见面色潮红,急躁易怒,失眠多梦,舌红,苔少,脉弦细数等。
心脏病证 心脏功能失调引起耳病的,以心血虚少,心火亢盛为多,但也有邪热炽盛,内陷心包出现的危重症候。
❶心血虚少,心火上亢: 症见耳鸣日夜不停,呈高音调,伴听力下降,眩晕,心悸,怔忡,健忘,失眠多梦,面色不华,唇舌淡白,脉细弱等。若心肾不交,除见上述症状外,还有咽干、腰膝痠软、梦遗,脉细数。
❷热陷心包: 见于耳疔疮或脓耳重症。症见耳部流脓稠黄,耳痛剧烈,痛连头深处,并伴有憎寒壮热,神志不清,昏睡或烦躁不安,甚或狂躁谵语,面红口渴,舌红或暗紫有瘀斑,脉洪数或细数。
脾胃病证 脾胃功能失调引起的耳病,有脾经湿热、脾虚失运、脾气下陷等不同。
❶脾经湿热: 症见耳周、耳廓、耳道潮红湿烂,渗水,或耳内流脓量多,色黄,有灼热或疼痛感,并伴有脘腹痞闷,呕恶厌食,舌苔黄腻,脉濡数。
❷脾虚失运,水湿停滞:症见耳内流脓日久,清稀量多,并伴有纳呆腹胀,口淡不渴,四肢疲倦,大便稀溏,舌质淡嫩,苔白滑,脉缓弱。
❸脾气下陷:症见耳闭、耳鸣、听力减弱,并伴有眩晕,疲倦乏力,语言低微,自汗,食少,面色㿠白,无华,唇舌淡白, 脉缓弱等症。
❹心脾血虚,血不养于耳窍:症见眩晕,耳鸣,听力下降,或血虚生燥,则可见耳部皮肤粗糙,脱屑,痒痛等。
在临床上,复杂的耳病,往往是涉及多个脏腑,如肝肾同病、心肾同病、脾肾同病等。因此,必须综合各方面的情况,抓住主要病变的脏腑,兼顾其他有关脏腑,才能得出全面的、正确的诊断。

☚ 耳的四诊法   耳病症状辨证 ☛
0001985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1:4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