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耳病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耳病

耳病

耳为五官之一,五元中属空,并赖以空元素之性能,得到滋养的感声器,当三根七素失调时,耳成为病变赫依窜行之道。肾之健否表现于耳的听觉,所以说,耳为肾之华。其发病原因固然很多,如饮食不节,起居不当,药物之错用和医疗失误等,导致三根与七素之失调与紊乱,进而累及耳的功能; 血症与黄水病邪渗于耳以及外感粘毒等,均为耳病发生的直接原因。此外,由于肾与耳有着根与华的密切关系,肾患任何疾病,都反映于耳,此为其特征。是故,治疗耳病,须注意肾的情况,这是关乎疗效的重要一点。在古籍中,对耳病虽作多种分类,但在临床上实际分赫依性耳疾、耳热症、耳塞症、耳聋和耳疖等五种而施治(参见各该条)。治疗耳病,在针对其病因施治的前提下,应以抑制赫依的紊乱为主,同时滋补肾气,结合病情变化,随症施治。

☚ 眼底出血   耳塞 ☛

耳病

耳病

本病是人体固有的隆、赤巴、培根、血等物质,在饮食起居等反常外因的影响下,失调紊乱而发的耳痛、耳脓、耳聋为主要特征的耳朵疾病。
分类 耳病分耳朵疾病和耳聋两类,其中耳朵疾病分隆引起耳病、赤巴引起耳病、血引起耳病、培根引起耳病4种和混合型引起耳病,此病又分流脓症、耳疱疹2种,共6种。耳聋分耳鸣聋症、耵聍聋症、干聋症、母传聋症等4种,合计10种耳病。
症状 隆引起的耳病,症状为疼痛剧烈,有耳内空旷感,遇寒不适,半侧头疼。赤巴引起的耳病,症状为遇火、阳光等热性因素疼痛加剧,伴有头疼,流黄水,黄水接触的部位出现疮疹、流脓水。外伤扩散和血引起的耳病,症见头重,疼痛剧烈,遇温热类因素病情加重,遇寒凉类因素自觉轻松。培根引起的耳病,症状是头部和面颊沉重,耳朵疼痛较轻、痒甚、肿胀,疾病陈旧后流干脓。混合型引起的耳病,具备上述所有症状,逐渐听不到声响。其中流脓症,症状为经常流脓,流出的脓色和稠稀时时有变;耳疱疹,症状为出现小疱疹,肿胀积脓。
治疗 耳病总治疗药物有十二味翼首草散、“格琼”丸、“多杰热俊”、十二味榜丑丸、普宁散等随症选用。长花铁线莲根煎液加细叶乌头、藏木香、麝香、沉香等细末滴耳,外涂可选最佳的药方。兼有虫者,用五味阿魏散汁滴耳。还要根据寒热,用其适宜的药物配方进行治疗。
外治,耳孔前后处火炙,在额脉、小尖脉上方放血。耳病不论血、隆何邪引发,均要依据症状进行治疗。饮食,食用温热性食物。起居,禁忌剧烈的劳作。此外,隆引起的耳病用油物温敷耳朵,并可用三味阿魏散配酥油内服。干萝卜酒煮汁中加光明盐,温滴耳内。内服五根酥油丸、“巴散”酥油丸等按医典配制的方剂。五味孔雀毛炭研末与菜籽油调和滴耳。赤巴引起的耳病,用清凉药物水冲洗十分重要,用导师泻方等方剂均加以獐牙菜进行泻下。用甘草、葡萄、牛奶三味药液灌耳内,内服藏木香、诃子、汤或灌耳。耳内疼痛剧烈者,用五味麝香散配人乳滴耳。血引起的耳病,内服二味藏木香汤,也可灌耳。在耳各树脉处放血。如果需要手术治疗,提前一周进富有营养的饮食,注意休息。术前准备,按摩热敷腰肾部,耳朵周围用油腻涂抹,用热糌粑外敷或山矾叶与各种骨头煎熬的热气外熏,用四味麝香药汁灌耳后,上盖以热糌粑团。手术操作,让患者坐在舒适的坐垫上,不让患者受风,耳朵内插入一个一拃长的管子(长度按实际情况而定),用力吸吮,吸出血时吸吮速度放慢,吸出较多的耵聍和脓痂等者为佳,血流不能超过一个鸡蛋量。
术后处理 脓水抽净之后,为了不受外界风邪侵袭,用棉花塞耳,内服十味豆蔻散加铜灰犀牛角粉,以干涸脓水。培根引起的耳病,用荜茇酥油煎汁灌耳,然后按《后续部》中所记载的吐法进行引吐。用大蒜、萝卜、生姜等药汁灌耳。流脓症,用甘草、白芨、中尼大戟、蓖麻子、姜黄、小檗内皮、木香等配制的“热姜”方涂耳,停一会儿后用羊毛球擦净。或用油脂涂抹后用萝卜、斑蝥、硇砂、生姜等研末过筛与植物油配制,稍加温后置温暖处用物覆盖发酵,待出现泡沫后用细木缠绕狗绒,蘸药汁滴耳,用狗绒塞耳,之后用软面团或新棉布等严盖耳朵。上法连续应用三夜后,用吸角吸取,可将所有耳病清除干净,使堵塞畅通。混合引起的耳病流脓症按上法清除;耳疱疹,用小刀刮除,将七味荜茇散配酥油制成药栓外用。

☚ 眼障症   耳聋 ☛

耳病ěr bìng

ear disease;otopathy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1:3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