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耕田歌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耕田歌》耕田歌
深耕穊种, 立苗欲疏。 非其种者, 鉏而去之。 “言为心声。”刘章的这首诗就是假借耕田之事,道出了他对汉高祖去世后吕氏专权的不满,表达了他想为汉朝根除吕氏的心声。 刘章是汉高祖刘邦的孙子,是齐王刘肥之子,在吕后篡政后,封他为朱虚侯。为了笼络、控制他,吕后将吕禄之女嫁给了他。即使如此,刘章仍憎恨吕氏,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深耕穊种”,言要深耕、精作,多打所需的新种子。 “穊( yì)”,稠密。这句诗言外之意是汉王朝统治者的刘家应多多地生子孙。 “立苗欲疏”,指良种多了之后,再下种立苗时,就须疏散到四方。这句指属于刘氏的皇族,应遍布四方,各执一大权。意即从中央到地方,从京都到边关,各部各兵种大权皆握于刘氏之手。 “非其种者,鉏而去之。”不是所需之良种,皆应铲除。这里的“鉏”即“锄”。言外之意,非刘氏而掌大权的(这里主要指吕氏),都坚决撤掉!这极符合刘邦临终前的遗愿: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诛之。这首诗,前两句讲的是安刘,后两句讲的是除吕。 刘章不仅以诗言志,而且还有实际行动:先是吕后大宴时,让刘章为酒吏,刘章说自己是“将种”,请允许他以军法行酒令。吕后答应了。饮宴之中,刘章唱了这首《耕田歌》。而后,恰有一吕家的人酒醉,当受罚而逃罚,刘章追上,一剑将该人斩杀。在坐的诸吕皆大惊,吕后虽心恨,无奈她准许刘章以军法行酒令,也只好作罢。后来,吕后一死,吕禄、吕产打算作乱,废刘立吕。刘章即与周勃、陈平等人密切配合,诛了诸吕,巩固了刘氏天下。 这首四言诗仅四句、十六个字,寓意却很深刻,可谓言简意赅的力作。四句诗,句句用的是比喻手法,以苗喻人,以留苗喻刘氏,以“鉏苗”喻除吕,虽为隐言,其义甚明。 耕田歌西汉歌曲。汉高祖刘邦之孙、齐悼惠王刘肥之子朱虚侯刘章作。据《史记·齐悼惠王世家》和《汉书·高五王传》记载,自汉高祖十二年(前195)刘邦死后,吕后专权,无情残害刘氏宗族子弟,并尽封吕氏宗族为王,引起刘氏宗室诸王侯的普遍怨恨。吕后七年(前181)七月,一次吕后在宫中设宴,年仅二十岁的朱虚侯刘章侍奉供酒,当吕后命他为监酒之官时,他自请要以军法行酒,征得吕后同意后,又自请歌舞以助兴,说愿以“耕田”为题作歌,结果遭到吕氏宗族子弟们的嘲笑。但刘章无所畏惧,慨然高唱道:“深耕穊种,立苗欲疏;非其种者,而去之!”这首歌巧妙地运用耕作中植苗与锄草作比,传达出“安刘”和“去吕”的命意,讽刺了诸吕非刘而擅权的行径。由于他过人的胆略和机智,使吕后也无可奈何。恰酒宴中一个吕氏子弟因酒醉而避席,刘章又以吕后所许监酒官名义将其追回杀掉,抒发了心中的不平之气。自此,诸吕子弟都对刘章怀有畏惧。后来刘章果然在平定诸吕叛乱中协助太尉周勃、丞相陈平,为安刘氏王朝立了大功。 耕田歌西汉刘章撰。 四句, “深耕种, 立苗欲疏,非其种者,锄而去之”。文载《史记·齐悼惠王世家》、《汉书·高五王传》。讽刺吕后及诸吕擅权, 寓意应予除。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