僵蚕
动物类药材。 (1)释名:李时珍曰:“死而不朽曰僵。”本品系患白僵病死亡的家蚕幼虫,虫体僵硬,久贮不腐,故名。现知白僵病是白僵菌(一种真菌)引起。该菌寄生于即将吐丝的蚕体上,迅速吸尽蚕体营养物质,同时大量繁殖菌丝,使之布满蚕体内外,取死蚕干燥后入药。 故僵蚕实系蚕形的菌丝体。现仅靠自然发病之僵蚕提供商品已供不应求,多用人工接种白僵菌的方法进行生产。 (2)功能:性平。 ❶ 息风解痉。 用治痰热壅盛之惊痫抽搐,及慢惊抽搐。 ❷ 疏散风热。治风热上受所致头痛、目赤、咽喉肿痛等症。 ❸ 法风止痒。 常以本品配伍薄荷、蝉衣治疗风疹瘙痒。 ❹ 化痰散结。常与贝母、夏枯草等配伍,治疗痰涎积聚所致瘰疬结核。(3)用法:水煎服3~9克。 研末吞服1~1.5克。(4)药材特征:外形如蚕,满被白色粉霜,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平坦,有4个棕色亮圈,微有腥腐气,味微咸。 〔白僵蚕〕 处方名。僵蚕色白,故名。 〔佳蚕〕 处方名。 旧时医、药业忌“僵”字,以为不吉利,故取音、形近似的“佳”字代之。现处方中亦有用者。 〔天虫〕 处方名。 即僵蚕。“蚕”字拆开即为“天”、“虫”二字,故名。 〔姜虫〕 处方名。“姜”与“僵”音同,“虫”为“蚕”字的一半,虽属讹误,然已相沿成习,广泛使用。 〔炒僵蚕 炙僵蚕〕 处方名。即用麸炒法制得的僵蚕。 制后可矫臭,且利于有效成分煎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