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口腔疾病防治
老年人口腔疾病的防治,除考虑口腔组织的老年性变化外,还要考虑全身老年性变化。治疗前,要了解老年人并存的主要疾病及正在进行的治疗。老年患者对口腔治疗的恐惧及治疗过程中的疼痛有可能诱发心,脑血管病的发作;治疗时间过长可造成老年人疲劳;不适当的用药可以损害肝肾功能。所以对老年人口腔疾病的治疗要特别慎重。治疗原则以姑息疗法为主,方法要尽可能简单,以维持或改善现有的咀嚼功能,应尽量保存患者的自然牙列。防治中应注意以下事项:
(1) 要解除老年人在口腔检查和治疗时的恐惧心理和紧张情绪。对治疗方案的决定要明确果断,要取得患者的合作。操作要准确迅速和轻柔稳重。
(2) 对老年人的口腔检查操作要轻细,避免突然的叩痛和探痛。熟悉老年人口腔的常见病及好发部位,如老年人常有多数牙齿龋坏并伴有牙周病,有时很难确定患牙,更要仔细检查,反复分析验证。在进行口腔X线摄片检查时,许多老年人不能正确地放置牙片而且投照时容易动,可采用带有增感纸的X线片,以缩短曝光时间。采用全口曲面断层象或用两侧后牙侧位及前牙咬片检查,虽然不如根尖片清晰,但可以了解牙齿的一般情况。
(3) 在老年人龋齿防治时要注意牙髓腔变窄和纤维化,致使龋齿发展而无明显症状,待出现症状时,有的牙冠已遭受严重破坏。为此,对老年人应每年定期检查牙齿。由于老年人的牙釉质和牙本质脆性增加,准备牙体时要特别小心,以免造成牙冠崩落或折断。由于继发牙本质的不断形成,对老年人的深龋可以一次充填,常不需按抚治疗。在作嵌体修复时,活髓牙也可以平行牙髓腔作钉或桩而不致引起牙髓反应。
(4) 由于牙髓的老年性变化,根尖孔变窄,血供不佳,牙髓容易坏死,因此对牙髓炎要早期治疗。老年人的髓腔因继发牙本质的沉积,有时只剩一丝间隙,开髓时要避免穿透髓室底。老年人牙髓纤维成分增加,封失活剂的时间应比年轻人延长1~2天。老年人根管变窄,弯曲度增加,应尽量采用塑化或干髓治疗。需要作根管治疗时,要注意保护根管口的自然形态,开髓时不要过深,以免把喇叭形的根管口磨平,难于寻找根管。在预备根管时应避免将根管内容物推向根尖孔。引起根尖急性炎症。根管换药次数要稍多。
(5) 老年人的牙周病特点是牙周袋深而牙龈炎症反应很轻。患者无症状。待发觉牙齿松动或出现逆行性牙髓炎时,则治疗为时已晚。所以不能根据牙龈的炎症来判断牙周病的程度,要结合X线摄片仔细测量牙周袋的深度。牙周病的治疗是通过手术彻底刮除牙石和炎症肉芽组织, 并结合调和牙周固定以取得治疗效果。 拔除松动明显的牙齿,带有牙周固定的义齿修复,有助于保存剩余牙和改善咀嚼功能。对牙槽骨吸收较多的牙齿,可以进行牙髓治疗,以防止逆行性牙髓炎和牙髓坏死。
(6) 设计老年人义齿修复时,不要轻易拔除剩余牙,剩余牙齿可以增加义齿的固位力和保存根周膜内的本体感受器,以维持正常的咀嚼功能。义齿修复要考虑到患者原来的咀嚼方式和习惯,不要有大的改变。需要拔除多数牙时,最好先拔除一部分牙即作义齿修复,以后逐步拔牙,逐步在义齿上填加义齿,使老年人能逐渐适应,最后再进行修复。需要更换旧义齿时,新义齿应尽量按原设计方式修复。对无牙颌的老年人,由于牙槽嵴吸收,粘膜变薄,肌肉萎缩退化以及唾液分泌量减少,粘稠度降低,全口义齿的固位力也降低,因此印模要力求准确。对老年人关系的记录和垂直距离的测定,有时很困难,特别是对已习惯于旧义齿的错误关系的病人。 对原有旧义齿可以先重衬使恢复正常距离,适应一段时间后,再作新义齿。如果旧义齿偏歪太明显,可以嘱患者暂不戴义齿,过一段时间后,再开始制作新义齿。由于老年人咀嚼功能降低,假牙牙尖不能太锐利,应用较钝的牙尖或采用无尖牙,而且使假牙冠的颊舌径变窄。在锐利的牙槽嵴顶骨尖等部分要事先作好缓冲,可以在石膏模型的这些区域贴上0.3~0.4mm锡纸片。根上义齿的修复效果更为理想。年老体弱的患者义齿不能太紧,卡环的松紧要适合老年人摘戴。
(7) 老年人牙齿除极度松动的需要拔除外,要尽量保留。即使是残根,也可以经根管处理后,留作根上义齿的基牙,这样可避免牙槽嵴的吸收和保存根周膜中的本体感受器,较多的发挥义齿的功能。拔牙前要进行有效的局部麻醉,由于老年人神经外膜通透性增加,对局部药物比较敏感。另外,硬化的血管壁使药物吸收能力降低,药物在局部停留时间延长,故对老年人可用局部麻醉药物中加低浓度肾上腺素 (1:200,000)是合适和安全的。拔牙时如牙根折断不易取出时,可待以后自行排掉,拔牙后宜短期观查老年人有无全身反应及出血情况,并给予抗生素数日以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