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老年人与药物依赖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老年人与药物依赖

老年人与药物依赖

药物依赖又称药瘾,是指服用某种药物而产生精神上或躯体上的依赖。病人并非由于医疗上的需要,而是为了服药后精神上的特殊快感,或避免断药所产生的痛苦,被迫长期或周期性服药,是一种精神和躯体的病理状态。过去有许多类似术语,如药瘾、瘾癖、药物滥用、药物使用不当。1964年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委员会正式建议废弃上述名词,一律改用药物依赖这一术语。药物依赖性可分为精神依赖和躯体依赖两种。精神依赖是指从精神或心理上对药物的渴求,其强烈程度可使患者不顾一切,千方百计不惜以非法手段去谋求某种药品,而将品德、人格、家庭等统统置于脑后。有的药物非常容易产生精神依赖:如可待因、度冷丁、巴比妥类、洒精、苯丙胺及大麻类等。躯体依赖是指更长期反复服用某种药后,机体已适应它的存在,药物在体内已形成一种平衡状态。在躯体依赖形成后突然减药或停药反而造成平衡失调,而会出现一系列精神和躯体症状,即戒断综合征,轻者只感到难受,全身不适,重者可威胁生命。形成躯体依赖的药物范围较窄,典型的药有吗啡类、巴比妥类及酒精类。目前临床上所见药瘾患者,主要是因医疗用药,特别是乱用安眠药造成的。老年人产生药物依赖的影响因素有
❶药物因素 对人体产生药物依赖的药物,一方面可使中枢神经细胞产生某种适应性改变,同时药物代谢加速,需要不断补充药物,才能满足神经细胞的需要和正常活动。另外,在脑内存在着一种与药物有特殊亲和力的受体,药物与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其总的效应是引起神经系统、躯体及精神方面的变化。另一方面,这些药物由于其特有的药理特性,会使人精神上产生“快感”,即无原因的精神愉快、舒适、精力充沛,从而使人产生精神依赖。各类药产生药物依赖的强弱不相同,有的仅用1~2次就可产生强烈依赖性,有的要反复应用多次,药量不断增加才渐渐产生依赖性。 一旦产生依赖性,戒除就很难,既要有毅力,又要忍受躯体痛苦。
❷个体心理及社会综合因素 属于个体方面的因素有遗传因素、过去的教育环境以及现在处境。其中“现在处境”对老年人是一个重要因素,老年人离退休后,环境改变难免给人带来孤独、空虚、无聊的感觉,躯体多病的现实,使其无法逃避又不愿接受;家庭不和、子女分家更令人增添烦恼和忧愁;离退休后收入减少,生活水平下降又使其忧心忡忡,焦虑不安,继而开始失眠。有部分老人从此开始服用镇静安眠药及借酒消愁,以求获得精神安慰和解脱痛苦,久而久之,用量和次数增多,产生了依赖性。研究发现,药物依赖者中很多有性格缺陷,如情绪极不稳定、癔病性格等。因此,原来就有性格缺陷的老人,对环境的适应性差,依赖性强,在难以回避的现实面前更易迫不急待地寻求药物“精神安慰”。另外,过去的体验也可能成为现在成瘾的促发因素。有的老人在青壮年时期由于创伤、手术等原因,用过吗啡、度冷丁、巴比妥类等非常容易引起精神依赖的药,曾有过精神“快感”的体验,现在人老病多,心情不快,自然又想去寻找过去的“快感”而最终成瘾。当然个体的神经类型、细胞受体及性格等受遗传影响,差异很大。在为了治疗而用等量同种的药后,有的有了欣快感体验,产生了依赖苗头,而有的却产生恶心、呕吐、头晕等不愉快感觉,不想再用药了,自然也就较难成瘾。具有药物依赖者需要经常用药,尤其是有耐药性的病人则由于反复大量用药,又导致慢性中毒。用吗啡类者可出现情绪低落,服药后又高涨,二者交替出现,病人的创造力、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人格改变极为严重,表现自私、不关心家庭,对社会失去责任感;躯体方面一般状况极差,可有步态不稳、言语困难、眼肌麻痹等表现。可见,药物依赖对老年人心身健康十分有害,老年人对此应充分认识,并要用坚强的意志克服这种依赖性。

☚ 消除焦虑的安定类药物   精神药物与失眠 ☛
0000247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0:5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