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少边穷lǎoshǎobiānqióng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地区、穷困地区的合称。泛指贫穷落后地区。 ◇ 1600多项协作项目落户“老少边穷”(解放日报.1987.10.16) ◇ 有些人不情愿异地工作,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更是一般外地干部所不希望工作的地方。(组织人事报.1999.3.25) 老少边穷lǎo shǎo biān qióng指革命老根据地、少数民族地区、内陆边境地区和贫穷或贫困地区,即人均年纯收入150元(或200元),人均年占有粮食150公斤(或200公斤)的地区。例如:“对于向能源、交通行业和‘老、少、边、穷’地区投资的单位和企业,在税收上要给予一定的优惠,以促进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经济日报》1986. 3.11)“我国贫困地区集中在老少边穷的农村,10年来扶贫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许多贫困地区已解决了温饱。但是,解决温饱不等于脱贫,更不等于致富,必须坚持不懈地把扶贫工作抓下去。”(《北京日报》1991.1. 2) 也说“老少边贫”。例如:“8年来,郭加强跑遍了全国的22个省市自治区和许多老、少、边、贫地区,手术上门。”(《北京日报》1991.5.14) 老少边穷老革命根据地、少数民族地区、边境和边远地区、贫困地区的统称。由于自然条件差和历史的原因,这些地区生产条件差,交通闭塞、社会生产力发展缓慢,一部分地区群众生产和生活还比较困难。国家为了帮助这些地区发展经济,设立了多项专项补助资金。在国家政策扶持及当地群众的努力下,一部分地区已经脱贫,开始走上致富道路。 老少边穷lǎo shǎo biān qiónɡ老解放区、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合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