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老将行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老将行 老将行唐诗篇名。七古。王维作。见《王右丞集笺注》卷六。是新题乐府,故宋郭茂倩将此诗收入《乐府诗集·新乐府辞·乐府杂题》。大约为诗人年轻时的作品。描写一位曾经立过战功的老将被朝廷遗弃后的抑郁心情和依旧以身许国的高尚情操,歌颂他的爱国热忱,并对贤愚不分,弃置良才的社会现实表示不满,借此抒发作者自己的怀才不遇之感。该诗句句用典,内涵丰富深邃,词意含蓄蕴藉,并在七言古中从头至尾几乎都讲对仗,形成句式整饬,气势雄放的特点。沈德潜评曰:“此种诗纯以对仗胜”(《唐诗别裁》卷五)。高步瀛也评论该诗说:“雄姿飒爽,步伐整齐。”(《唐宋诗醇》卷二) ☚ 洛阳女儿行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 老将行 题解 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①。 射杀山中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须儿②! 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 汉兵奋迅如霹雳,虏骑崩腾畏蒺藜③。 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④。 自从弃置便衰朽,世事蹉跎成白首⑤。 昔时飞箭无全目,今日垂杨生左肘⑥。 路旁时卖故侯瓜,门前学种先生柳⑦。 苍茫古木连穷巷,寥落寒山对虚牖⑧。 誓令疏勒出飞泉,不似颍川空使酒⑨。 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檄交驰日夕闻⑩。 节使三河募年少,诏书五道出将军⑪。 试拂铁衣如雪色,聊持宝剑动星文⑫。 愿得燕弓射天将,耻令越甲鸣吾君⑬。 莫嫌旧日云中守,犹堪一战取功勋⑭。 注释 ①步行句:借用李广典故。李广一次带兵出击不幸被俘,在押解路上他却乘敌人不备,夺取了胡人一匹马逃走。 ②射杀句:借用李广任右北平太守时曾多次射杀猛虎事。白额虎:额有白色斑纹的猛虎。肯数:怎么肯算,意为数不到。邺:曹操的驻地,故址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黄须儿:曹操子曹彰,须黄,英勇善战,屡立战功。 ③崩腾:崩溃逃窜。蒺藜:一种有刺的植物果,后都用铁铸成,阵地上用作障碍物。 ④卫青:汉武帝时大将军,常打胜仗,屡得封赏。天幸:得天助。 ⑤蹉跎:光阴虚度。 ⑥昔时二句:从前射箭箭无虚发,如今年老,手都硬了。箭:原注,应作雀。无全目:用后异射雀的故事,一箭射瞎了雀的一只右目,使雀双目不全。垂杨:古代杨柳并称,杨即柳,柳即瘤的谐音。右肘生瘤,即手硬不能射了。 ⑦先生柳:陶渊明隐居后在门旁种五棵柳树,自称五柳先生。 ⑧古木:指老将住处荒凉。虚牖:窗户里面空落落的。形容老将家境贫寒。 ⑨疏勒出飞泉:指东汉耿恭,被匈奴围困,并断绝水源。耿恭下令城中掘井,到15丈仍不见水,耿恭虔诚祷祝,水泉涌出。颖川空使酒:颍川人灌夫,为人刚直使酒,不好面谀。 ⑩贺兰山:在今宁夏和内蒙古接界处,盛唐时属唐,安史之乱后,贺兰山成为唐代边境。阵如云:战云密布。羽檄:朝廷用作征召的木简文书,加上羽毛表示紧急。 ⑪三河:黄河中游长安附近的河南、河东、河内地区。五道:分五路派将军出兵。 ⑫试:验,检查。铁衣:铁甲。雪色:指老将铁衣仍闪闪发光。聊:且。动星文:挥动铸有七星花纹的宝剑。 ⑬燕弓:燕地产的弓,古称劲弓。天将:指敌人。越甲鸣吾君:敌人的侵扰惊动了我们的国君。越甲,越国的兵甲。据说一次越国军队攻入齐国,齐国大臣叫雍门子狄,认为越国人入侵惊扰了国君,是自己的失职,因而自刎。越国人知道了这件事,认为齐国有这样的臣子,越国一定会失败,于是赶快退兵回去。这里指老将认为捍卫国家是自己的职责。 ⑭云中守:汉文帝时云中太守魏尚爱护士卒,治军有方,使得匈奴不敢入侵。后因一个小过错,被革职回家闲居。冯唐大胆向文帝奏明,魏尚得以复职。这里借以说明老将是像魏尚一样有才能的,应该重新起用,使有为国立功的机会。 赏读 诗中途述立过功的老将一生的经历。前十句写他年轻时智勇超凡、功绩卓著和不公平遭遇。诗人借用李广和曹彰的故事写他有勇有谋有才有德,虽然征战劳苦,功勋卓著,用兵神速,屡建奇功,但却不会讨好上司,功勋虽大,却与李广一样时运不济,得不到寸功微赏。暗示出统治者赏罚无据、冷酷无情的本质。中间十句紧承前十句写这位老将被统治者弃置冷落,生活潦倒,白头衰朽,疡生左肘,路旁卖瓜,生活困顿,但他自己却不服老迈,没有消沉颓废,仍然志在边关,不学那颖川灌夫喝酒发疯。后十句写这位老将听说敌军进犯,跃跃欲试,要请缨杀敌的爱国衷肠。他先是磨擦铠甲,接着手捧宝剑练起了武功,渴望得到强弓去射杀敌方大将保君王平安。最后两句借用魏尚的故事,表明态度,只要朝廷肯用,他一定会奋勇杀敌、报效祖国。 这首诗塑造一位勇敢、热情,对祖国、对君王无限忠诚的老将形象,诗中运用大量典故来歌颂老将报国忘身的崇高品质,也流露出诗人对统治者压抑贤才的不满和愤恨。诗中对偶工巧自然,章法整饰,理正文奇,意新词高。 老将行[唐] 王 维 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 射杀山中白额虎②,肯数邺下黄须儿③? 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 汉兵奋迅如霹雳,虏骑崩腾畏蒺藜④。 卫青不败由天幸⑤,李广无功缘数奇⑥。 自从弃置便衰朽,世事蹉跎成白首。 昔时飞雀无全目⑦,今日垂杨生左肘⑧。 路旁时卖故侯瓜⑨,门前学种先生柳⑩。 苍茫古木连穷巷,寥落寒山对虚牖。 誓令疏勒出飞泉(11),不似颍川空使酒(12)。 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檄交驰日夕闻(13)。 节使三河募年少(14),诏书五道出将军。 试拂铁衣如雪色,聊持宝剑动星文(15)。 愿得燕弓射天将(16),耻令越甲鸣吾君(17)。 莫嫌旧日云中守(18),犹堪一战取功勋。 〔注释〕 ①本篇选自王维《王右丞集》。②白额虎,额上有白毛的虎。这里泛指猛虎。李广任右北平太守时,曾多次射杀猛虎。“山中”一作“中山”、“阴山”。③邺,三国时曹操封魏王,都邺(在今河北临漳县西)。黄须儿,曹操次子曹彰,须黄,刚毅勇敢,曹操曾呼他“黄须儿”。④虏骑(旧ji计,今qi其),对敌骑的蔑称。崩腾,崩溃逃窜。蒺藜,一种有三角刺的植物。这里指古代作战时用以阻碍敌兵的铁制带刺的障碍物,亦称铁蒺藜。⑤卫青,汉武帝的大将军,事迹见《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天幸,运气好。⑥李广无功,《史记》说,李广总是遭遇强敌,老打硬仗,虽屡次立功,汉武帝却没有封他为侯,反说他年老,命运不好,不让他担负主攻任务。缘,因为。数奇(ji基),命运不好。数,运气。奇,单数。古人认为偶数好,单数不好。⑦飞雀无全目,《文选》鲍照《拟古诗》有“惊雀无全目”句,李善注引《帝王世纪》说,有穷氏后羿善射箭,有一次,吴贺请他射一只雀的左眼,后羿一箭射去,中了右眼,因此惭愧了一辈子。这里取其善射之意。无全目,即指雀儿一目残缺。“雀”一作“箭”。⑧垂杨生左肘,《庄子·至乐篇》说,支离叔和滑介叔游观黄帝止宿之处,“俄而柳生其左肘”(顷刻间左肘上长出一个瘤子)。“柳”谐“瘤”音,柳亦称垂杨柳,所以作者用“垂杨”代指“瘤子”。⑨故侯瓜,《史记·萧相国世家》记载,秦灭亡后,原东陵侯召平,成了平民,在长安种瓜为生,人们称赞他的瓜好,称之为“东陵瓜”。⑩先生柳,晋陶渊明写过一篇自传式的《五柳先生传》,说这位先生门前有五棵柳树,所以自称“五柳先生”。(11)疏勒,地名,在今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西部。《后汉书·耿弇传》说,东汉明帝时,耿恭据守疏勒,匈奴围城,截断涧水,士兵没有水喝,掘井至十五丈,仍不见水。耿恭向天祝祷,井水涌出,匈奴以为有天神佑助,解围而去。(12)颍川,郡名。《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记载,汉代的将军灌夫,颍阴(今河南许昌,汉属颍川郡)人,他好纵酒发牢骚。这里用颍川代指灌夫。使酒,借饮酒泄怒。(13)贺兰山,一称阿拉善山,在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北与内蒙古自治区接界处。这里借指前线。羽檄(xi习),紧急军书。古代以羽毛插在军书上,作为急件的标志,称“羽檄”。(14)节使,持有朝廷符节的使者。三河,汉代河南、河内、河东三郡的合称,它们在今河南西部、北部和山西南部一带。(15)星文,嵌在宝剑上的金星的光彩。(16)燕弓,燕地出产的良弓。(17)越甲,越国的兵士。古越国在今浙江省。鸣,发出响声。这里有惊扰的意思。《说苑 ·立节篇》记载,越兵入侵齐国,雍门子狄认为是自己失职,要自杀。他对齐君说,过去您出外打猎,车右因为左边车轮作响,惊吓了您,引以为耻,自杀了。今日越兵入境,震惊了您,这更非车轮作响可比。于是也刎颈而死。越人听说,当日就退兵七十里。他们以为齐君有这样的臣子,侵犯齐国对越国不利。(18)云中守,《汉书·冯唐传》说,魏尚任云中太守,防御匈奴有功,后因小过被削职。有一天,汉文帝感叹手下缺少像廉颇、李牧那样的名将。冯唐借机为魏尚打抱不平,故意说:您即使有这样的名将,也未必能用,并列举魏尚的功绩。文帝感悟,恢复了魏尚的官职。 〔分析〕 这是一首乐府诗,有学者认为当作于王维的青年时期。长篇的乐府歌行往往有叙事的传统,本篇就叙述了一位身经百战的老将因为无缘获得军功而遭废弃的不幸经历。唐人重军功,连文人也多想立功边塞,因此恐怕这首诗不仅仅是作者为老将鸣不平,歌颂的不仅仅是老将的壮心,而是触及自身的由衷感慨,于苍凉之中洋溢着豪气。 全诗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开头到“李广无功缘数奇”,这是一个悲剧。开始作者竭力铺叙这位老将在少年时就勇武过人,如何以步夺骑,如何射杀猛虎,可与三国魏的勇将曹彰匹敌。黄须儿,是曹操对次子曹彰的爱称(见《三国志·魏书》)。接着又继续渲染老将在年轻时转战千里、所向无敌,率领汉兵神速如迅雷,布置了铁蒺藜使敌骑自相践踏,溃不成军。可是,就是这位有赫赫战果的将军,也不知是不是因为命运不济,好像一如汉代的李广,无缘获得军功,倒是卫青之流因侥幸而获得成功。卫青的典故出自《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但记叙的是他的外甥霍去病远征匈奴因“天幸”而未遭挫败。李广的典故出自《史记·李将军列传》,汉武帝因李广年老“数奇”(命运不佳),不使出阵。 第二部分从“自从弃置便衰朽”到“不似颍川空使酒”,实际上描写了又一重悲剧。忠君报国,驰骋疆场一生,到头来却落得个无人问津的窘境,这种不公和闲置加速了衰老,并且对老将来说,更可悲的是武艺的衰退。“无全目”讲的是神射手帝羿射中雀之一目的故事(见《文选》卷三十一李善注引《帝王世纪》),形容老将曾经有过的精绝射技;“垂杨生左肘”典出《庄子·外篇·至乐》,形容武艺荒疏,胳膊上好似生了瘤似的不利索。垂杨实即垂柳,《庄子》原文中瘤作柳。“路旁时卖故侯瓜”四句,表现老将生活的清寒和落寞,这种景象与第一部分所描绘的轰轰烈烈形成鲜明的对照。“故侯瓜”典出《史记·萧相国世家》,讲汉初有一个名叫召平的人,是前朝秦时的东陵侯,这时贫为布衣,自己种瓜于长安城东;“先生柳”用的是大诗人陶渊明“五柳先生”之典;这两个典故都是为了表现被弃置的老将不得不自食其力,过着闲散的生活。“虚牖”,敞开的窗户,这里用“苍茫”、“寥落”、“古木”、“穷巷”、“寒山”、“虚牖”构成了一幅凄清寂寥的隐居图景,目的就是为了尽量渲染气氛。可是,就在这种衰朽、清寒、落寞的老境,老将竟然并未泯灭叱咤风云的壮心,非但决不借酒浇愁使气,而且还在想着有朝一日复出,并一定乞得天幸,获得成功。“疏勒出飞泉”,引用的是后汉名将耿恭攻打匈奴的故事,他在疏勒被匈奴截断水源,因掘井拜祝,水涌出,匈奴以为有神助,遂退去(见《后汉书·耿弇传》)。“颍川”则是指汉将灌夫,常借酒使气,后被田蚡诬陷灭族(见《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第三部分从“贺兰山下阵如云”至末尾。尽管边地军队集结,羽檄(xi习,古时调兵遣将的紧急公文)频频告急,尽管皇帝派遣使臣四处募兵求将,准备分道出击,这似乎给了老将一线复出的希望,而他确也跃跃欲试,拂拭铁甲,挥舞宝剑,并希望能求得劲弓,誓死保卫君主不遭兵祸。“越甲鸣吾君”典出《说苑·立节篇》,讲的是齐国的雍门子狄在越攻齐时,认为越兵惊动了齐王,因而自刎。但是,这恐怕只是老将的一厢情愿罢了,即使哀求“莫嫌”也好,自陈“犹堪一战”也好,他的一生只是以失败而告终。作者将老将的悲剧放在最为壮烈的“求战”一幕推向高潮,可谓用心良苦。“云中守”典出《汉书·冯唐传》,老将拿汉文帝时云中守魏尚自况,魏尚守边,匈奴不敢进犯,但因斩获不多,被削为平民。结果魏尚是恢复了旧职,但老将呢?王维的叙述至此戛然而止,发人深思。 以老将、老兵的遭遇为题材,在唐诗中颇为多见。王维这首悲慨淋漓的七言歌行是一首反映现实政治的诗作。这首诗有助于我们全面了解他的思想与创作。 〔评说〕 唐汝询《唐诗解》:“对偶严整,转换有法,长篇之圣者。” 邢昉《唐风定》:“绝去雕组,独行风骨,初唐气运至此一变。歌行正宗,千秋标准,有外此者,一切邪道矣。” 吴景旭《历代诗话》:“右丞七古,和平宛委,无蹈厉莽奡之态,最不易学。” 老将行年代:唐代诗人 作者:王维 ←上一篇:积雨辋川庄作 下一篇:洛阳女儿行 → 诗词简介: 唐诗篇名。七古。王维作。大约为诗人年轻时的作品。描写一位曾经立过战功的老将被朝廷遗弃后的抑郁心情和依旧以身许国的高尚情操,歌颂他的爱国热忱,并对贤愚不分,弃置良才的社会现实表示不满,借此抒发作者自己的怀才不遇之感。该诗句句用典,内涵丰富深邃,词意含蓄蕴藉,并在七言古中从头至尾几乎都讲对仗,形成句式整饬,气势雄放的特点。 沈德潜评曰:“此种诗纯以对仗胜”(《唐诗别裁》卷五)。高步瀛也评论该诗说:“雄姿飒爽,步伐整齐。”(《唐宋诗醇》卷二)
老将行王维 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①。射杀山中白额虎②,肯数邺下黄须儿③? 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汉兵奋迅如霹雳,虏骑崩腾畏蒺藜④。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⑤。自从弃置便衰朽,世事蹉跎成白首⑥。昔时飞箭无全目⑦,今日垂杨生左肘⑧。路傍时卖故侯瓜⑨,门前学种先生柳⑩。苍茫古木连穷巷,寥落寒山对虚牖(11)。誓令疏勒出飞泉(12),不似颍川空使酒(13)。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檄交驰日夕闻(14)。节使三河募年少(15),诏书五道出将军(16)。试拂铁衣如雪色,聊持宝剑动星文(17)。愿得燕弓射天将(18),耻令越甲鸣吾君(19)。莫嫌旧日云中守(20),犹堪一战取功勋。 【解题】 此诗约作于二十岁左右。《乐府诗集》收此诗为“新乐府辞”。诗中写一老将少年时跃马边疆,后因衰朽被弃,但自己却不服老,报国之心仍在,壮心不已。此乃盛唐时代奋发精神的反映。全诗波澜壮阔,舒卷自如,连用十馀个典故,一气奔泻,语言流畅。 【注释】 ①二句写少年时机智英勇,用李广典故。《史记·李将军列传》记载:李广为匈奴骑兵所擒,见一胡儿骑着良马,便一跃而上,将胡儿推下地,取其弓,疾驰而归。②李广为右北平太守时,多次射杀山中猛虎。晋周处曾射杀南山白额虎(虎中最凶猛者),见《晋书· 周处传》。③此句意谓岂可只推许黄须儿才是英雄。肯:岂。数:推许。邺下:曹操封魏王时,建都于邺(今河北临漳县西)。黄须儿,指曹操第二子任城王曹彰。《三国志· 魏志· 曹彰传》记载,曹彰征乌丸,奋勇杀敌,北方尽平。回来见曹操时,归功于诸将。曹操高兴地持彰须曰:“黄须儿竟大奇也。” ④二句意谓汉兵临敌神速如迅雷,敌骑害怕铁蒺藜而崩溃乱阵。霹雳:疾雷声。虏骑:对敌骑的蔑称。蒺藜(ji li):本是有三角刺的植物,此处指铁蒺藜,战地所用铁制如蒺藜形的障碍物。⑤二句写老将命运不好,未能立功。卫青:汉武帝时名将,官至大将军。其姊之子霍去病也曾远征匈奴,深入敌境,未曾受挫,被称为“天幸”(见《史记· 卫将军骠骑列传》),此处以霍去病事借作卫青事。李广曾屡立战功,但汉武帝曾嘱卫青,因李广年老“数奇”,不要让他抵挡匈奴,因此李广未被封侯。缘:因为。数:命运。奇(ji):单数,偶之对称。古代以偶为吉,以奇为凶。⑥弃置:丢弃一旁。蹉跎:光阴虚度。⑦飞箭:一作“飞雀”。鲍照《拟古诗》:“惊雀无全目。”李善注引《帝王世纪》:“帝羿有穷氏,与吴贺北游,贺使羿射雀。羿曰:‘生之乎? 杀之乎?’贺曰:‘射其左目。’羿引弓射之,误中右目。羿仰首而愧,终身不忘。”此处借以写老将过去射艺之精。⑧此句谓老将久不习武,左肘如生了瘤似地不利索。《庄子· 至乐》:“支离叔与滑介叔观于冥伯之丘,昆仑之虚,黄帝之所休,俄而柳生其左肘,其意蹶蹶然恶之。”或谓“柳”乃“瘤”之借字,王维误解为杨柳之意。⑨故侯瓜:《史记· 萧相国世家》记载:召平本为秦东陵侯,秦亡为平民,贫,在长安城东种瓜,瓜甜美,世俗谓之东陵瓜。⑩先生柳:东晋陶渊明弃官归隐田园,因门前有五株柳树,遂自号“五柳先生”,并写有《五柳先生传》。(11)穷巷:僻巷。虚牖(you):空寂的窗户。(12)此句用东汉名将耿恭典故。《后汉书·耿恭传》记载,耿恭攻匈奴以救车师,驻疏勒,匈奴截断城外涧水,恭于城中穿井,至十五丈仍不得水,向井拜祝,不久水就涌出。耿恭令士兵扬水以示匈奴,匈奴以为有神助,遂引去。疏勒:汉西域国名,在今新疆境内。(13)此句用西汉灌夫典故。《史记· 魏其武安侯列传》记载:将军灌夫,颍阴人,性刚直,常使酒发牢骚,后被田蚧诬陷灭族。使酒:恃酒逞意气。(14)贺兰山:一称阿拉善山,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中部,南北走向,唐代常为战地。阵如云:形容军队札营很严密。羽檄:紧急军书,上插鸟羽,以示火急。闻:传报。(15)节使:持有朝廷符节的使臣。三河:汉代称河南、河东、河内三郡为三河。年少:年轻人。(16)五道出将军:《汉书·常惠传》:“汉大发十五万骑,五将军分道出。”指田广明、赵充国、田顺、范明友、韩增分五道出击匈奴。(17)铁衣:铠甲。聊持:试执。动星文:剑上所刻七星花纹闪闪发光。(18)燕弓:燕地所产的弓,以坚劲出名。燕,今河北北部、辽宁西南部。 (19)此句意谓以敌人甲兵惊动国君为可耻。《说苑·立节》记载:越国甲兵入齐,雍门子狄请齐君让他自杀,认为这是越甲惊动了齐君,自己应当以身殉之,遂自刎死。鸣:惊动。(20)此句用魏尚典敌。《史记·冯唐列传》记载: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深得军心,匈奴不敢犯边。因所缴敌首不多,被削爵为平民。后来冯唐在文帝前为他鸣不平,文帝乃派冯唐持节赦魏尚,复其官爵。云中:西汉郡名,在今内蒙古托克托东北。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