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老则虑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老则虑 老则虑脑为神之本,神强必多寿。善于用脑与防老长寿的关系极为密切。我国最早提出主张积极用脑的应属管仲。管仲认为老年人应“老则长虑”,否则:“困乃速竭”。意即越不用脑,反而会促成衰老死亡。这一观点与道家的“无思无虑”为养老延年之术完全相反,而与现代科学所提出的“常用脑,可防老”却是一致的。有的老年人认为,自己操劳用脑一生,现已进入老年,应该让大脑充分休息一下,再做什么或学什么也记不住。实际上,大脑所具有的记忆功能是无限的,但尚无一人能将大脑都充分利用起来。科学家对人类大脑作了长时间的研究,认为一般人进入老龄之前,仅使用了大脑全部的百分之几的细胞,如果能将大脑的功能再提高利用百分之一二,他就可能有惊人的成就,甚至能成为一个天才人物。在国外,八九十岁高龄的老年人仍在工作劳动,并卓有成效地创造出不朽事业的人很多。如意大利的米开朗琪罗,80岁时完成了罗马圣彼得堡教堂里的世界著名雕刻。作曲家凡尔第在80岁时还写出歌剧《法尔斯塔夫》。美国的大发明家爱迪生84岁时还一直从事科研。德籍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冯·弗里施,一生研究蜜蜂的行为,72岁退休后,仍在工作,终于揭开社群生活蜜蜂“语言”的奥秘;87岁时,由于对动物行为有成就的研究而获得诺贝尔奖;年满91岁时,体力、脑力仍不衰,并发表出版他的名著《蜜蜂的生活》第9版本。这都足以说明“老则长虑”与防老长寿的关系。如果说自己因年老而记性差,不如勇敢地承认,开始时便对某件事丧失兴趣而没有去“记”它,更为真实。殊不知人类所具有的独特记忆力,在生物界中是最为出色的。五六十岁的人还能开始学习第二、第三外国语,而且有的颇有成效的实例甚多。我国南北朝颜之推主张“至老不倦”、清代曹慈山提出“学不因老而废”等,均将老则虑视为修身养性的重要内容。近代,年逾耄耋、壮心犹存的老科学家更是不乏其人。健在的著名老植物学家江振儒、王伏雄和东亚第一位女天文学家邹仪新等,都是八旬开外的老年人,不仅思维敏捷,而且记忆广度和初级记忆不衰,仍是青松常绿、信念愈坚,为科研在作贡献。 ☚ 巴马 钟鸣漏尽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