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耀县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耀县

铜川市辖县,地处关中平原和陕北高塬接壤带的渭北山地。东南邻富平,南连三原,西南界淳化,西北接旬邑,东北邻铜川、宜君。面积161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59.3万亩,地势北高南低,呈北西——西南向倾斜,相交差1189米,自然形成山地峡谷、梁峁丘陵和川原三个不同区域。境内有山、川、原,海拔最高的长蛇岭为1734米,最低543米,县城620米。气候属暖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半湿润区,年平均气温12.3℃,年降水量554.5毫米,年日照2357小时,无霜期220天。矿产资源有煤、铁、石炭岩、石英矿岩等,尤以煤炭、石灰石最为丰富。境内水系主要有漆水河、沮河、赵氏河、清浴河、浊峪河,其中后4条河流均源于耀县,境内流程236公里。全县常住人口27.7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2.57万人,占81.2%。境内居民以汉族为主,占总人口99%以上,还有回、蒙、壮、朝鲜、满、侗、白、土家、黎、锡泊等12个民族。辖城关、董家河、庙湾、照金、瑶曲5个镇; 小丘、下高埝、楼村、寺沟、稠桑、柳林、石柱、孙塬、白瓜、演池、阿子、安里12个乡。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耀县原名耀州,以城东宝鉴山光耀如镜而名。县城北部塔坡,为仰韶文化新石器时期遗址,距今已历六千年。传说中“治于华原”的母系氏族领袖阴康氏的治地就在这里。据《陕西通志·夏商国同邑考》载,雍州计有邑43个,位于漆沮河之间的华原即属其一,故华原是耀县的最早地名。耀县秦属内史地。西汉景帝二年(155)始置𧘣县(音多需)。曹魏黄初元年(220)徙甘肃六泥阳侨,置于𧘣,改𧘣为泥阳县。隋开皇六年(586)改泥阳为华原县,隶宜州,唐初仍为华原,先后隶宜州、雍州。武则天垂拱元年 (685) 改华原为永安县。神龙元年(705)复为华原,天祐三年(906)凤翔节度使李茂贞于华原置耀州,建立胜军节度,辖华原一县。耀州之名始于此。元惠宗至元元年(1335)撤华原入耀州,是为耀县之前身。民国二年(1913)改州为县,始称耀县至今。耀县1949年4月28日解放,为三原分区,1950年改属咸阳专区。1953年又属渭南专区,1956年改为省辖,1958年划铜川市,1961年8月又归渭南专区,1980年改属铜川市辖县。
耀县历史悠久,名胜古迹遍布境内,闻名中外的药王山、香山,还有唐柳公权墓,北宋文庙大成殿和九级砖塔。耀县又是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之一,革命遗址较多,有红26军后方游击队总指挥部驻地薛家寨、陈家坡会议旧址、爷台山反击战遗址、耀县烈士陵园等。
耀县土地面积广,水资源丰富。北部山区以褐土为主,平塬和台塬区土壤为黑垆土、楼土、黄土性土、红土,沿河两岸有淤土分布。境内有桃曲坡、高尔塬等6座中小型水库,蓄水4300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13万亩,约占耕地面积的22%。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1990年全县农业总产值1.4407亿元,农村经济纯收入899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66元,粮食平均亩产157.4公斤,油菜总产3173.5吨。全县有林地面积52.18万亩,年林木生长量3.6万立方米,采伐量5000立方米,活立木蓄积量101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25.4%。苹果、花椒等主要经济林8万亩,年产苹果2332.8吨,花椒10吨。自1950年起,耀县土特产中红线辣椒、白皮大蒜和白蜂蜜,均为国际市场抢手货。雪花糖也深受省内外欢迎。线辣椒干,在国际上被誉为“椒中之王”,1990年出口10吨。白蜂蜜是蜂蜜中之佼佼者,1990年出口102.5吨。雪花糖为耀县传统小食品。全县工业企业670个,职工1.3万人,工业总产值8068.2万元。乡镇企业产值5003万元,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的57.28%。工业产值中轻工业比重为32.7%;在工业中建材26.7%;煤炭工业22.8%,食品工业6.5%,机械工业5%,造纸、印刷工业25%,其它工业14%。全县重点工业企业有: 耀县照金煤矿、耀县红旗水泥厂、耀县东风水泥厂、耀县水泥纸纸袋厂。境内交通发达,有省级公路西 (安) 包 (头) 路1条,西(安) 铜 (川) 一级路穿境而过,县级公路18条,总长218.6公里;专用公路5条,总长42公里,全县所有乡(镇) 和90%的村庄都通了公路。铁路有咸 (阳) 铜(川)和梅(家坪)七(里镇)两条过境,咸铜线境内长11.2公里,设两个车站,梅七线境内长34.5公里,有7个车站。全县有邮电局、、所11个,总计服务网点15个,邮程300.4公里,年报刊发行量455.35万份。全县有商业、饮食业服务网点1812个,人业人员4541人。全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3533亿元,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3789.56万元。全年对外贸易收购总值44.8万元,出口商品总值44.8万元,主要出口商品线辣椒干10吨,白蜂蜜102.5吨,蓖麻15.7吨。年全县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完成1768.6万元。全县有中小学485所,在校学生4.06万人,教职工2825人。其中高中4所,在校学生2699人,教职工452人;小学461所,在校学生2.77万人,教职工1587人,学龄儿童入学率98.7%。有幼儿园14所,入园幼儿5704人,教职工178人。全县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241人,其中高级职称者38人,中级660人,初级1543人。全县有各级医疗卫生机构348个,病床323张,各类医务人员1050人。县城内设有剧院、影剧院、文化馆、体育馆、游泳池等文化体育设施。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10:5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