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羽Yǔ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广东之新会,四川之合江,山西之太原、阳泉、朔州,山东之平邑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续通志》之 《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❶郑樵注云: ‘姬姓,郑子羽之后也。” 《姓氏考略》亦注: “郑穆公之子挥,字子羽。其孙颉,奔晋,为大夫(见《左传》),以王父字为氏。”
❷郑樵又据《后魏官氏志》注云: “弗羽氏改为羽氏。望出河南。” (按: 弗羽,原文如此,疑乃“羽弗”之误。)
宋代有羽仪,嘉祐进士; 明代有羽关福,成化进士。

羽yǔ

❶鳥毛,特指鳥的長毛。揚雄《逐貧賦》:“恩輕毛羽,義薄輕羅。”張衡《東京賦》:“鼖鼓路鼗,樹羽幢幢。”
❷指鳥類。《文選》張衡《西京賦》:“乃有迅羽輕足,尋景追括。”注:“迅羽,鷹也。”
❸昆蟲的翅膀。張衡《七辯》:“京城阿縞,譬之蟬羽。”
❹箭羽。亦指箭。揚雄《羽獵賦》:“賁育之倫,蒙盾負羽,杖鏌邪而羅者以萬計。”
❺五音之一。揚雄《甘泉賦》:“陰陽清濁穆羽相和兮,若夔牙之調琴。”

五音之一。通常相当于今首调唱名中的la音。“羽”音为五音第五级,居“徵”之次。古人以为,“羽,属水,物之象”。有以羽音为主音、结声构成的调(式)名。如唐段安节《乐府杂录·别乐识五音轮二十八调图》中的“平声羽七调”。

☚ 徵   变徵 ☛

羽yǔ

❶鸟或昆虫的翅膀。《邶风·燕燕》一章:“燕燕于飞,差池其羽。”毛《传》:“燕之于飞,必差池其羽。”郑《笺》:“差池其羽,谓张舒其尾翼。”《小雅·鸿雁》一章:“鸿雁于飞,肃肃其羽。”毛《传》:“大曰鸿,小曰雁。肃肃,羽声。”《小雅·桑扈》一章:“交交桑扈,有莺其羽。”莺,文彩貌。毛《传》:“莺然有文章。”郑《笺》:“交交,犹佼佼,飞往来貌。桑扈,窃脂也。”
❷羽毛。《陈风·宛丘》二章:“无冬无夏,值其鹭羽。”毛《传》:“值,持也。鹭鸟之羽,可以为翳。” 郑《笺》:“翳,舞者所持以指麾。”《汉书·地理志》颜师古注:“鹭鸟之羽以为(dào,合聚鸟羽于幢首,形如盖)立之而舞,以事神也。无冬无夏,言其恒也。”《周颂·有瞽》一章:“设业设虡,崇牙树羽。”朱熹《集传》:“虡,植木以悬钟磬,其横者曰栒。业,栒上大版,刻之捷业如锯齿者也。业上悬钟磬处,以彩色为崇牙。树羽,置五采之羽于崇牙之上也。”

☚ 观   孙 ☛

读音·ü(ˇ),为ü韵目,属u—ü韵部。玉矩切,上,麌韵。
❶羽毛。
❷古代五音之一,相当于简谱中的“6 (la)”。

上一条: 下一条:

羽呼hǔ

缓。例:这人是个苶~子人,干啥事老是蔫~~地缓慢。
❍ 这人性子慢,干活老是(读cuā或cuái)~到后面,不起性。
《集韵》:“羽,缓也。”

〔yu〕
羽毛 〔yu mao〕ghob bib ghobbid.

ㄩˇ2342用于鸟类相当于「只」。吴语。上海。1981年7月15日《文汇报》简讯《「深雨点」第一个由西宁飞回上海》:「这~『深雨点』随同四百六十三~信鸽从西宁起飞。」

羽yǔ

❶羽毛
 △ ~绒|~扇。
❷鸟的翅膀;也指昆虫的翅膀
 △ ~翼。
❸姓。

羽yǔ


❶羽毛,鸟类身体表面的毛:~翼︱~冠︱~扇︱~檄(xi)︱脱~︱铩(sha)~丨~毛未丰︱~扇纶(guan)巾︱积~沉舟︱吉光片~。
❷鸟类的代称:~族。
❸古代五音之一,相当于现在简谱中的“6”。
○~化((一)中国古代称成仙;后也指道教徒老病而死。(二)昆虫由蛹变化成为成虫的过程)︱党~(反动势力集团首领以外的人)。

羽yǔ

❶ 羽毛:羽绒︱羽扇。
❷ 鸟类或昆虫的翅膀:振羽。
❸ 量词,用于鸟类:一羽信鸽。
❹ 古代五音之一,相当于简谱的“6”。
❺ 姓。

(1次) 指“羽山”。古代传说中的山名。在东海之滨。终然殀乎~之野《离》

羽yǔ

❶鸟类身体表面所长的毛。“羽毛”、“羽翼”之“羽”均为此义。《天问》:“乌焉解羽?”
❷ 羽山,也作委羽之山,在北方阴寒之地。《离骚》:“终然夭乎羽之野。”详见【羽山】。

羽yu

羽缎 羽冠 羽化1 羽毛 羽球 羽绒 羽纱 羽扇 羽坛羽翼 党羽 脱羽 羽毛球 羽绒服 羽毛丰满 羽毛未丰 羽扇纶巾羽翼已成 吉光片羽2

羽yǔ


羽yǔ

羽yǔ

量词,用于鸟类、禽类等。1909年钟观光《理科通证·动物篇·鸡》:“鸡舍之构造随饲育之目的而不一定,如采卵用、食肉用、孵卵用等是也。兹述采卵用者,其位置须选干燥通风,气候温暖之处,大者能容二十羽至三十羽。”1931年《禽产推销学》上册:“我们把美国第二次全国产蛋竞赛会里,各种鸡(每种三十羽)在冬季里(即十一月半至四月初一之间)所产蛋的数目、重量和每打平均重量的记录抄下,以便研究。”

❶鴈也。《周禮·天官·庖人》: “凡用禽獻, 春行羔豚, 膳膏香; 夏行腒鱐,膳膏臊; 秋行犢麛,膳膏腥; 冬行鱻羽,膳膏羶。” 鄭玄注: “羽,鴈也。” 《禮記·内則》: “冬宜鮮羽。” 鄭玄注: “羽,鴈也。”
❷鳥屬。《周禮·冬官·梓人》: “天下之大獸五: 脂者,膏者,臝者,羽者,鳞者。” 鄭玄注: “羽,鳥屬。”
❸讀爲扈,緩也。《周禮·冬官·弓人》: “弓而羽閷,末應將發。”鄭玄注: “羽,讀爲扈,扈,緩也。” 陸德明 《經典釋文》: “羽,音户。”
❹翟羽也。《禮記·樂記》: “聲相應,故生變,變成方,謂之音。比音而樂之,及干戚羽旄謂之樂。” 鄭玄注: “羽,翟羽也,文舞所執。”

古代名物 > 耕獵類 > 漁具部 > 釣具 > 羽2
2  yǔ

亦稱“釣浮”、“漁蕝”、“浮子”。繫於釣絲中部之浮標。多以羽毛、葦荻、竹木等製成。用以防止魚鈎沉底,並通過其波動或下沉顯示魚上鈎。《吕氏春秋·離俗》:“譬之若釣者,魚有小大,餌有宜適,羽有動静。”漢·高誘注:“羽,釣浮也。”唐·陸龜蒙《和吴中書事寄漢南裴尚書》詩:“三泖淙波漁蕝動,五茸春草雉媒嬌。”宋·莊季裕《雞肋篇中》:“釣絲之半,繫以荻梗,謂之‘浮子’,視其没則知魚之中鈎。韓退之《釣魚》詩云:‘羽沈知食駛’,則唐世蓋浮以羽也。”


古代名物 > 禽鳥類 > 羽翅部 > 羽毛 > 羽1
1  yǔ

鳥翅上之長毛。《說文·羽部》:“羽,鳥長毛也。”段玉裁注:“長毛,别于毛之細縟者。”饒炯部首訂:“鳥長毛者,謂鳥翅之長毛也。篆象兩翼未舒之形。”《易·漸》:“鴻漸于陸,其羽可用爲儀。”《左傳·隱公五年》:“皮革、齒牙、骨角、毛羽,不登于器。”孔穎達疏:“鳥翼長毛謂之爲羽。齒、牙、毛、羽各自小異,故歷言之也。”


古代名物 > 禽鳥類 > 羽翅部 > 羽毛 > 羽2
2  yǔ

泛指鳥之羽毛。《玉篇·羽部》:“羽,鳥毛羽。”《書·禹貢》:“齒革羽毛。”孔傳:“羽,鳥羽毛。”孔穎達疏:“羽是鳥羽。”《山海經·海外南經》:“[羽民國]其爲人長頭,身生羽。”唐·杜甫《大麥行》:“安得如鳥有羽翅,託身白雲歸故鄉。”


古代名物 > 耕獵類 > 狩獵部 > 弓箭 > 羽1
1  yǔ

附於箭杆尾部之羽毛,使箭射出後保持方向。《周禮·考工記·矢人》:“參分其長而殺其一,五分其長而羽其一。”鄭玄注:“羽者,六寸。”《釋名·釋兵》:“〔矢〕旁曰羽,如鳥羽也。鳥須羽而飛,矢須羽而前也。”宋·王安石《材論》:“夫南越之修簳,鏃以百鍊之精金,羽以秋鶚之勁翮,加强弩之上而彍之千步之外。”引申爲箭。宋玉《高唐賦》:“傳言羽獵,銜枚無聲。”清·龔自珍《明良論四》:“羿之發羽,僚之弄丸,古之所謂神技也。”


古代名物 > 樂舞類 > 戲舞用物部 > 戲舞具 > 羽1
1  yǔ

亦稱“翳”。舞具。集鴻、雉或鷺之羽,綴於竿首,持之以舞。用於文舞。《周禮·地官·舞師》:“教羽舞,帥而舞四方之祭祀。”鄭玄注:“羽,析白羽爲之,形如帗也。”《山海經·海外西經》:“左手操翳,右手投環。”參見本類“帗”。


古代名物 > 禽鳥類 > 羽翅部 > 翅膀 > 羽翼 > 羽3
3  yǔ

鳥翅之代稱。《廣韻·去遇》:“羽,鳥翅也。”《詩·邶風·燕燕》:“燕燕于飛,差池其羽。”鄭玄箋:“差池其羽,謂張舒其尾翼。”孔穎達疏:“舒張其尾翼,實翼也,而兼言尾者,以飛時尾亦舒張故也。”《後漢書·班超傳》“假鼓吹幢麾”李賢注引蔡邕《月令章句》曰:“羽,鳥翼也,以爲旌幢麾也。”


古代名物 > 樂舞類 > 擊樂器部 > 鐘磬 > 羽2
2  

亦稱“翣”。指簨虡上所飾之彩羽。《詩·周頌·有瞽》:“設業設虡,崇牙樹羽。”孔穎達疏:“又使人爲之設其横者之業,又設其植者之虡,其上刻爲崇牙,因樹置五采之羽以爲之飾。”參見本類“璧翣。”

羽yǔ

明清紬绫行谓数目六。《通俗编·识余·紬绫行》:“六: 羽。”

鸟【同义】总目录


鸟羽金鸟灵禽俊鸟

鸟类的代称。《周礼·考工记·梓人》:“天下之大兽五:脂者、膏者、羸者、羽者、鳞者。”郑玄注:“羽,鸟属。”

☚ 羽毛   灵禽 ☛

羽yǔ

〖名词〗
一、鸟翅上长而扁的毛(1)。《王孙圉论楚宝》:龟、珠、角、齿、皮、革、羽、毛,所以备赋,以戒不虞者也。——龟、珠、角、齿、皮、革、羽、毛,这些可以用来供应军用,预防不能预料的事情发生。
二、古代五声音阶的第五音。相当于简谱的“6”(1)。《送杨寘序》:大者为宫,细者为羽。——声音宏大的是宫音,尖细的是羽音。
三、人名。指项羽(前232—前202)。秦末农民起义领袖。名籍,字羽。下相(今江苏宿县西南)人。楚国贵族出身。秦亡后,自立为西楚霸王。在楚汉战争中,被刘邦击败(18)。《项羽本纪赞》: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一切政令由项羽发布,自称为西楚霸王。《范增论》:增劝羽杀沛公,羽不听。——范增劝项羽杀了沛公,项羽不听。《范增论》:非羽弑帝,则帝杀羽,不待智者而后知也。——不是项羽杀死义帝,就是义帝杀死项羽,不用等待聪明人指明就可知道。

羽yǔ

❶ 鸟翅上的长毛。泛指鸟毛。《齐桓晋文之事》:“然则一~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荀子·劝学》:“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为巢,而编之以发。”
❷ 鸟或昆虫的翅膀。《诗经·小雅·鸿雁》:“鸿雁于飞,肃肃其~。”(肃肃:鸟翅振动声。)又《豳风·七月》:“六月莎鸡振~。”(莎鸡:虫名,即纺织娘。)
❸ 代指鸟类。《吕氏春秋·观表》:“地为大矣,而水泉毛~裸鳞未尝息也。”梅尧臣《河南张应之东斋》:“池清少游鱼,林浅无栖~。”
❹ 箭尾的羽毛,用以保持箭的稳定性。《吕氏春秋·精通》:“养由基射𠒃中石,矢乃饮~。”(饮:指吞没。)卢纶《塞下曲》:“平明寻白~,没在石棱中。”代指箭。江淹《别赋》:“或乃边郡未和,负~从军。”李白《塞下曲》之三:“弯弓辞汉月,插~破天骄。”
❺ 用羽毛做的舞具。《尚书·大禹谟》:“舞干~于两阶。”(干:盾牌。)《淮南子·时则》:“执干戚戈~。”(戚:斧子。)
❻ 顶端以羽毛为饰的旗帜。代指旌旗。《吕氏春秋·不苟》:“武王左释白~,右释黄钺。”
❼ 钓丝上的浮漂。《吕氏春秋·离俗》:“鱼有小大,饵有宜适,~有动静。”
❽ 五音之一。《周礼·春官·大师》:“皆文之以五声:宫商角徵~。”《史记·刺客列传》:“复为~声忼慨,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书信。张煌言《与某书》:“发~匆次,率勒上报。”

☚ 鸿鳞   鳞羽 ☛

*

D3F0
❶鸟类体表的毛,尤指鸟类翅膀上长而扁的毛:鸟有~,兽有毛/~扇/~翼(比喻辅佐的人或力量)。
❷鸟类的翅膀;昆虫的翅膀:铩~(比喻失意)。
❸鸟类的代称:倦~知还/~虫。
❹古代五声音阶的第五音,相当于工尺谱上的“五”,现代简谱上的“6”。
❺<文>指书信或传送书信的人:~托。
❻古代乐舞所执的野鸡毛:~舞。
❼<文>指羽扇:挥~。
❽<文>旌旗的代称:被~先升,遂克之(《国语》)。
❾姓。

羽毛

羽毛

羽(~轴;~干;~枝;~域;羽翮;毳~;飞~) 翎(翎毛;翎羽;雁~;翠~) 毛(毛羽;毛衣;鸡~;鸿~) 衣(莺~;蝶~) 翚 翰(翰毛)
鸟的羽毛:鸟羽 鸟衣 翎羽
羽的美称:凤翎
鸟翅或尾上长而硬的羽毛:翎(翎毛)
清代冠饰上向后下垂拖着的孔雀尾翎羽:花翎 顶翎
鸟羽的茎:
羽毛洁白:鹤鹤
羽毛很盛:襳襹
羽毛丰盛的样子:褷褷
羽毛变色,失去光泽:
毛整齐的样子:毨(鸟兽毛~)
羽毛破败的样子:翛翛
毛松散的样子:氃氋 毰毸
毛濡湿粘合的样子:褵褷 离褷
(鸟类身体表面所长的毛:羽毛)

另见:毛1 飞 翅膀

☚ 羽毛   各种羽毛 ☛

翅膀

翅膀

翅(翅羽;翅翎;翅翮;翅翼;翅翰) 膀(膀子;翼膀) 羽(羽仪;羽翅;羽翎;羽翰) 翰(翰翮) 翨 翄 翮(翼翮;翼翮) 鳞翼
鸟类或昆虫的翅膀:翼 羽(鸟羽;振~)翅
禽鸟的翼翅:翮(翮翰;翰翮) 羽翼 风翎 毛翎 鸟翼
鸟的羽翼:
雁翅:雁翰
神鸟的翅翼:灵翼 灵翰
大雕的翅膀:云翼
蝉翼:轻翅 轻蝉 轻羽 蝉羽 蝉佩 蝉轻
蝶翅:蝶衣 蝶羽 蝶翎 金粉
一个翅膀:单翅 只翼
两个翅膀:两翼 双翼 叠翮
雁的两翅:雁翼
高飞的羽翼:高翼
轻捷的翅膀:轻翮 轻翰 轻翼
强劲有力的翅膀:铁翼
翅膀挨着翅膀:比翼(~齐飞)

☚ 动物的胃   毛2 ☛

鸟(~纲;花~;海~;孝~;漂~)翅影
鸟的总称:羽(羽族;羽物;羽虫;羽类;羽翮;羽徒;羽群;飞羽;被羽)禽(禽鸟;众~;走~;家~;野~;珍~;仙~) 木产 鸟类 飞鸟 鸟弋
鸟的美称:灵禽 俊鸟
象征吉祥之鸟:瑞鸟 瑞禽
鸟类昆虫等动物:翅羽
鸟类和鱼类:羽鳞
鸟和兽:禽鹿 禽兽 鸟兽 羽毛 翔骤
禽鸟中能产卵的:
禽鸟中能产生精细胞的:
众禽:禽旅
禽鸟众多:接翅

另见:鸟鸣 鸟飞 飞翔 家禽

☚ 鸟   各种鸟 ☛

箭 矢(矰矢) 笴 羽(羽箭;羽镞;白羽) 镝 镞(镞羽) 鍭 飞客 鹫羽 鹫翎 微缴 缨缴 金凿
箭的美称:蒲矢
箭与礧石:矢石
箭的轻捷:
箭多:箭如飞蝗 箭如雨下

另见:盛箭器 射箭 射中

☚ 箭   各种箭 ☛

钓具

钓具

轮枋 钓枋 钩芒 钓鱼车 钓鱼轮
钓鱼用的竿:竿(钓竿;投~;垂~;纶~)
钓鱼的钩儿:钓(钓钩;垂~) 钩距 钩箴
钓钩和鱼饵:钩饵
钓钩和钓丝:钩缗
钓钩和竹笼:钓罩
锋利的钓钩:铦钩
鱼钩上的倒刺:釠 距 钩
钓竿上的浮子:
钓鱼的丝线:纶(钓纶;纤~;垂~) 緍缗(钓~) 钓丝
长的钓丝:长纶

☚ 渔具   绳子 ☛

各种羽毛

各种羽毛

翠鸟的羽毛:翠羽 翠毛 翠翰
鹙鸟的羽毛:
春秋更换的新羽:冬羽
古代乐舞时所执的雉羽:翟(执~) 羽(~舞;羽旄)
红色羽毛:红衣
白色羽毛:缟羽 雪衣 雪毛 雪翎 雪羽 白羽 皓羽 玉羽 霜毛 霜翎 霜辉 霜晖
鸟的白色羽毛:霜衣
绿羽毛:翠羽
上冲的羽毛:翎鬛
长而坚硬的羽:
美丽的羽毛:藻翰 秀毛
鲜艳的羽毛:鲜羽
珍贵的羽毛:凤茸

☚ 羽毛   各部位的羽毛 ☛

箭的各部

箭的各部

箭头:镝(矢镝;锋镝) 镞(箭镞;矢镞;括镞) 箭矢 箭金 矢锋
石制的箭头:砮 碆(碆矢) 镞
铜箭头:黄矢
金属的箭头:金筈 金镝 金镞
箭头的尖端:镝锋
箭镞的棱角和剑刃:鎌锷
箭头装入箭干的部分:铤 钯
箭头或箭的一种:鈚 錍 钯 鍭 翭 钾炉
加在箭杆末梢部分的羽毛:羽(王羽;矢羽;风羽;箭羽) 翎花
箭竿:笴(箭笴) 簳 矢干 箭身 箭杆箭柄
坚好的箭杆:金簳
箭的末端:筈(箭筈) 箭脚 箭括
箭末扣弦处:

☚ 各种箭   盛箭器 ☛

扇子

扇子

扇(竹~;纸~;蒲~;折~;骨~;羽~;绢~;纱~;雕~;宝~;玉~;电~;毛~;官~;纨~;素~;团~;折~;鹤~) 箑(扇箑;蒲~) 翣 羽 来风 仁风 摇风 便面 凉友 六角
羽毛扇:雀扇
羽扇的别名:翎扇 轻羽
羽扇的美称:鸾扇 龙皮扇子
长柄扇:障扇
古代帝王仪仗用的扇:雉尾(雉尾扇) 雉扇
圆形有柄的扇:齐纨 宫扇 团扇 白团圆扇 圆轻 圆纱 团纱 团袋扇
用细绢制成的团扇:纨扇 轻纨
镶嵌金银玉贝的团扇:钿扇
折叠扇:撒扇
折扇的别称:障面
古代的一种折扇:靴扇
丝绸料的扇子:罗扇 轻扇
薄绢制的扇子:绫扇
有画饰的扇:画箑
以香木制成的扇子:香扇
涂以香料的白色扇子:雪香扇
题有诗的扇子:诗扇
珍贵的扇子:珍箑

另见:摇动1 炎热

☚ 生活用品   针 ☛

书信

书信

信(信函;信札;信简;旨信;梅信;梅花信) 书(书札;书函;书翰;书子;书状;书素;书题;书邮;书启;书问;书疏;书缄;书尺;书柬;贴书;素书;尺书;咫书;音书;雁书;鸾书;系帛书;青鸟书;咫尺之书) 函(函件;函牍;函片;函札;函书;函柬;函问;尺函;公~;鳞函) 柬(书柬) 简(简札;简牒;简牍;简素;简毕;简翰;简帖;简墨;简缄;简尺;简椠;书简;素简;尺简;邮简) 缄(缄札;缄素;缄书;缄翰;鸾缄) 札(札翰;素札;霜札;尺札) 牍(尺牍;素牍;赤牍;竿牍;觚牍) 笺(笺函;笺札;笺牍;笺书;笺简;笺缯;尺笺;邮笺;素笺;鱼笺) 翰(翰札;尺翰;音翰) 鸿(鸿雁;鸿使;鸿信;鸿音;鸿鱼;鸿鳞;飞鸿;金鸿;麟鸿;鸿雁书)鲤(鲤书;鲤素;尺鲤;素鲤;双鲤) 鱼(鱼封;鱼封;鱼函;鱼讯;鱼信;鱼契;鱼素;鱼书;鱼笺;鱼缄;鱼雁;鱼幅;双鱼;鱼中素;五色鱼;鱼封雁帖;鱼书雁帖;鱼书雁信;鱼书雁笺;鱼书雁字;鱼书雁札;鱼书雁帛;鱼书雁足;鱼肠尺素;鱼肠雁足;鱼肠雁书;鱼笺雁字;鱼缄尺素;鱼笺雁书;鱼信雁书;鱼字雁书;鱼绫雁帛) 椠(蒲椠) 羽(羽书;羽鳞;羽翰;鳞书羽信) 疏(牋疏) 椷(椷书) 雁(雁足;雁帖;雁帛;岭雁;雁帛鳞笺;雁素鱼笺;雁帖鱼书;雁字鱼书;雁信鱼书) 文鳞 白鳞 尺纸 尺帛 尺素 尺题 尺一(尺一书) 尺楮 尺蹏 八行(八行书) 检素 毫素 邮筒音邮(企望~) 音徽 驿音 手启启劄 风牋 告教 旨问 旨告 旨示 笔椟 鳞羽 鳞素 鳞迹 鳞游 鳞鸿 鳞翼 鹅溪素 白绢斜封
简牍书信的总称:书牍
书信或递送的文件、印刷品:信件 青泥信
信札、帖子:柬帖
音讯,书信:雁鸿
书信极少:鸿稀鳞绝
书信或消息受阻不通:黄犬音乖

另见:书写 音信 信使 笺纸 邮递 传递 交往

☚ 书信   各种书信 ☛

〖羽〗 粵 jyu5〔乳〕普 yǔ

❶ 雀鳥身上的毛。許慎《說文解字》:「〜,鳥長毛也。」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❷ 古時五音(宮、商、角、徵【粵 zi2〔止〕普 zhǐ】、羽)之一,相當於現代音樂簡譜上的「la」。見第 115 頁「音」字條。司馬遷《史記.刺客列傳》:「復為〜聲忼慨。」(忼【粵hong1〔康〕普 kāng】慨:激昂。)

五音之一。肾音羽,其音柔细尖利,沉而深。

羽feather

又称羽毛。被覆于鸟类身体外表的一种皮肤衍生物。由表皮的角质层转化形成。与爬行类的角质鳞同源。质轻、坚韧而有弹性。具飞翔、保温、护体和防水等功能。由色素及羽毛各部分反光度的差异,可引起不同的颜色。多数鸟类一年换羽两次,早春换为夏羽、繁殖后换成冬羽。根据羽毛的构造和功能可分为3类:
❶正羽。有羽轴和羽片两部分。羽轴上部称羽茎,下部称羽根,羽根插入皮肤深层,根内充满髓质、血管和神经。羽片由羽枝和小羽枝构成。小羽枝上有羽钩,互相交织形成羽片。
❷绒羽。着生于雏禽体表,或成禽的羽基部。羽茎细而柔软,小羽枝末端没有羽钩,不形成羽片。结构松散而质轻,有良好的保温作用。
❸纤羽。形状纤细,着生在体躯和头、颈部,羽茎顶部有少数羽枝。有一定的保温作用。

羽的结构

1.羽片(羽面) 2. 翼 3. 羽枝 4. 羽茎或羽轴 5. 绒羽 6. 羽根

满族宫廷舞具。木柄,顶端饰一描金龙首,龙口衔长2.9尺余之雉羽而成。用于祭坛庙等文舞。

又称“羽毛”。是鸟类特有的由表皮角质化所形成的一种结构。被覆在体表,质轻而韧,略有弹性和防水性。有护体、保温、飞翔等作用。成鸟的羽通常分为正羽、绒羽和毛羽3种。

羽yǔ

❶羽毛。如:羽毛球,羽扇,羽绒衣。
❷古代五音之一。
❸指箭。如:羽猎。

羽yǔ

 ❶ (羽毛) feather; plume
❷ {音} (古代五音之一) a note of the ancient Chinese five-tone scale, corresponding to 6 in numbered musical notation
❸ (姓氏) a surname: ~ 颉 Yu Jie
◆羽缎 black sateen; 羽冠 crista; crest; 羽化 ascend to heaven and become immortal; [婉] (of a Taoist) die; {动} emergence; eclosion; 羽黄素 zoofulvin; 羽毛 plume; feather; pinna; indumentum; plumery; 羽毛丰满 become full-fledged; have gathered enough strength; have got over one's salad days; mature; The feather is in its length.; 羽毛球 badminton; shuttlecock; 羽毛扇 feather fan; 羽毛未丰 The feather is not yet fully grown.; still young and immature [inexperienced]; unfledged; 羽绒 eider down; 羽绒被 down quilt; 羽扇豆 wild lupine; lupin; 羽衣 plumage; 羽翼 assistant; 羽状 pinniform; 羽紫素 turacin

(1)羽毛。楚地物产之一。如《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记晋公子重耳对楚成王说:“羽、毛、齿、革,则君地生焉,其波及晋国者,皆君之余也。”(2)音阶名。中国五声音阶之一。见于曾侯乙钟磬乐律铭文和江陵雨台山21号楚墓出土律管的墨书文字。

羽yǔ

化成仙|换宫移|毛丰满|扇纶巾|檄飞驰|翼丰满|翼未丰

❷ 积沉舟|毛未丰|铩而归

❸ 爱惜毛|宫移换|自惜

❹ 促鳞短|吉光片|片光零|移商换

羽yǔ

(甲) (篆)
象形字,甲骨文像两根羽毛,作意符生成的字很多,如翼、翎、翅等;作声符生成的字有:

诩(“塞上长城空自诩,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书愤》)
栩(栩栩如生)
相关链接
“翼”与“羽”同义。“羽”作声符时,借“翼”之声。如羿、熠、翌、翊、蛡等均读yì。或者理解为“翼”省声。

羽(yǔ)

,鸟长毛也。象形。凡羽之属皆从羽。”(王矩切)
甲骨文或作。《甲骨文编》:“此亦羽字,象羽翼之形,卜辞借用为翌,昱字从此。”[1]金文或作。包山楚简或作。《左传·隐公五年》:“皮革、齿牙、骨角、毛羽,不登于器,则公不射,古之制也。”孔颖达疏:“鸟翼长毛,谓之为羽。”
羽部有三十三个属字。

羽yǔ

(6画)

【提示】两折笔下为一点、一提,旧字形为两撇。

*羽yǔ

6画 羽部 
(1) 鸟类身上长的毛: ~毛|~翼|~绒服。
(2) 古代五音之一,相当于简谱的“6”。

羽()


上白羽壺,殷周金文集成9517,戰國晚期
上白羽。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四·采風曲目4,戰國
訐羽: 《北埜人》 。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五·君子爲禮11,戰國
子羽𦖞(問)於子贛(貢)曰: “中(仲)𡱡(尼)與𫊟(吾)子産䈞(孰)臤(賢)? ”

睡虎地秦墓竹簡·爲吏之道26,戰國至秦
金錢羽旄。

馬王堆漢墓帛書·戰國縱横家書,西漢
願王之定慮而羽鑽臣也。

張家山漢簡·算數書131,西漢
今欲令一人爲矢且羽之,一日爲幾何?

漢印文字徵
徐羽。

北海相景君碑陰,東漢
[故]中部督郵都昌羽忠字定公。

郃陽令曹全碑陽,東漢
三郡告急,羽檄仍至。

王翊墓誌,北魏
四海尚其羽儀,九流重其冠冕。

竇泰墓誌,北齊
攀鳳羽而高騫,託龍鱗而迥逝。

高緊墓誌,隋
陪扈紫宫,羽儀青瑣。
按: 《易·漸》 “鴻漸于陸; 其羽可用爲儀”,孔穎達疏: “處高而能不以位自累,則其羽可用爲物之儀表,可貴可法也。”後因以“羽儀”比喻居高位而有才德,被人尊重或堪爲楷模。

馬少敏墓誌,隋
羽儀人物,冠冕群公。

董希令墓誌,唐
鳳毛題俊,鴻羽儀貞。
《説文》: “羽,鳥長毛也。象形。凡羽之屬皆从羽。”
羽毛之“羽”,象“鳥長毛”之形,金文以降,形體未有大變。甲骨文確鑿的“羽”字之有無,學界尚有爭議,但作爲構字偏旁,甲骨文有“羽”卻毫無異議。兒孫既存,父親自然不能烏有,故即使甲骨文未見“羽”字,根由於材料發現的局限也。兹將甲骨文“羽”旁字附於下,以呈現“羽”在甲骨文中的存在狀態。
·/·騽/·雪/·習/·/·雪/·騽/·雪/·翟

☚ 羽部   翰 ☛

羽yǔ

甲骨文以来象两根羽毛形。小篆、隶楷基本象形。指鸟翅上长而扁的毛。如:羽翼。组词如:羽毛。引申指党与,朋友。组词如:党羽(与“党与”通。但常贬义)。又古代五音宫、商、角、徵(zhǐ)、羽之一。

羽★常◎常


yǔ象形,甲骨文、小篆象鸟翅上的长羽毛之形,隶定为“羽”。本义为鸟羽长毛,引申为鸟类的羽毛、鸟类的翅膀等。
【辨析】
❶以“羽”作意符构成的字多与鸟有关,大致可分为两类:a.指鸟、鸟的翅膀等,如“翟、翡、翠、翰、翼、翅、翎”;b.指鸟飞的动作,如“翻、翱、翔、翩、習(习)”。
❷以“羽”作音符构成的形声字一般读xǔ:栩、诩。
❸羽/翼/翅 见501页“翼”。

(yǔ)

象鳥兩翅形。則所謂六翮者也。

*羽vjwav

[甲骨]
[金文]()
[小篆] 《說文》: , 鳥長毛也。象形。凡羽之屬皆从羽。(四篇上)
鳥翅膀形。

☚ ⾑   瓜 ☛
0000025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10:3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