羞恶之心,人皆有之 羞恶之心,人皆有之(先秦·孟轲《孟子·告子上》)羞耻之心,每个人都有。 ☚ 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 怯懦 ☛ 羞恶之心,人皆有之All men have a sense of shame. 羞恶之心,人皆有之xiū wù zhī xīn, rén jiē yǒu zhī意谓人人都有做了错事和坏事后的羞愧心理。 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意谓羞耻心人人都有。《金兰筏》二: 但是他一点灵机,尚然不昧,所以自己也明知道所为不正,难见亲戚,这正是~,还是他的好处。《杨家将演义》二: 孟良曰: “~,某虽为盗,良心岂尽丧乎?将军真天神也。” 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恶(wù): 憎恶。指对错事、坏事感到羞耻、憎恶,是做人起码的道德。语出《孟子·告子上》:“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例] 诚谓~。世盖有不畏刀锯斧钺而凛凛乎?(宋·徐元杰《经筵讲义》)|羞,耻己之不善;恶,憎人之不善,所谓~。然君子耻己不善,则速改之;憎人不善,则自省之。小人揜己不善,则欲文之;见人不善,则非笑之。(明·孙绪《无用闲谈》)|“~”。知道羞耻,是求真向善的基石。从知耻入手,自爱自律,是加强道德修养的必由途径。(贾红莲《难得赤子之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