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美成词的特色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美成词的特色

美成词的特色

村上哲见的《宋词研究》对周邦彦的词的特色作了深入的分析。他认为,周邦彦继承了柳永细腻铺叙缠绵情绪的独特手法,但跟柳永相比,他的慢词突出之处在善于使用“对仗”和“用典”两种修辞手段。周邦彦长于骈赋,所以词中常有骈体文句,如他的《风流子·枫林凋晚叶》。前人盛赞美成的用典及隐括唐及六朝诗。在他的《西河·金陵怀古》中,几乎句句使用六朝及唐代的诗歌以扩大联想效果,却又不失协调。对仗和用典是传统手法,但用在慢词中,手法如此洗炼,则在美成之前难以找到先例。柳永使用古人诗句处有生硬插入之感,东坡用典自然,但与诗句相似。而美成则成功地把这种方法融化入“词的世界”,丝毫无损于这种文学样式的独特意境,从而使词更为典雅深奥,获得了南宋文人的赞赏。
周词所展示的诗境“浑厚和雅”。词论家们所谓的“浑厚”,首先是着重于无限,尤其强调其莫测高深。“厚”和“维”相连,侧重“温柔敦厚”、亲切厚道。周邦彦的词同以苏轼为代表的文人词相比,不同之处是其主题的非具象性。唐五代小令抛开具体的情况而纯粹抒情,张子野和苏东坡通过吟咏日常生活的经验作具象的抒情;苏轼的词常常有序说明何时所作或所咏何事。而周邦彦的描写则极暧昧,然而跟唐五代词不同,美成词看起来似乎有具体的主题。宋陈元龙注本就是按照不同的主题分类编排的。可以说美成的词是经过文人词的具象化以后,在超越的层次上作纯粹抒情。
例如,咏柳的《兰陵王》和咏春景的《端龙吟》,这是历来编选周词时排在最前面的代表作。然而柳和春景仅是用以触发感情的凭借,并非全词的主题。跟通常的咏物诗词不同,美成词以具象的事物为背景,细腻地构筑茫漠的感情世界。这两首词似乎有极其具体的主题,而且表现细腻,但是结尾处没有写具体的东西。写景的句子浮沉在缅怀的世界里,又象现实,又象想象,一切都溶合为感情的表象。
词的特性本来就是纯粹抒情。唐五代词大都以凝炼的形式直抒胸臆,但限于短篇小令,表现风格单一。进入宋代以后,词要想发展起来,势必添加与此不同的要素。一种要素就是同日常生活相融合,导入具象性,这样词就接近诗的境界,甚至接近散文了。然而这不能不被看作支流别派。柳永的慢词则开拓了新的专门抒情的境界。慢词这种形式在句法等方面增加了新的要素,丰富了词的表现力,得以把绵密的叙事和描写引入词中。周美成继承了柳永词的“情景兼融”的特点,发展成一种使内容含蓄于内而不外扬的独特风格。惟其不外露,所以能萦回往复。柳永有靠“说破”而构成的高格警句,如“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在美成词中找不到这样的警句,这就是美成词的特点所在。美成词的“浑厚”就是不直接抒情,却以绵密细致的叙述和描写去汇成“情”的世界。其情越深,就越使人觉得茫漠无垠,从而形成了莫测其幽深的“境界”。
周词这种特色,是宋代文人崇高的趣味感与“词”这种纯粹抒情的文学样式经过深刻的融合而达到崭新境界的产物。在南宋,除开“豪放派”不论,其主流部分就是以美成的境界为基础。这个主调相当单一,词中所咏的“情”不妨概括为“悲伤”和“忧愁”二语。而且这二者在本质上也是相通的,只是由于表达方式不同,作品的具体情调就有一定的差异。而周美成的词也就暗示了这种形式所能达到的极限水平。其后虽有许多优美的变奏曲,但再也未能有所更新和发展。

☚ 《晁端礼和苏门与<琴趣外篇>的词人们》   诸家评美成词 ☛
0000693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2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