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美元荒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美元荒

用于国际支付的美元严重缺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因受战争的严重破坏,物资匮乏,资金短缺,生产很难恢复,生活必需品的供应也极端困难。因当时美国的国内经济实力不但没有消弱,反而增强,生产迅速发展,各国所需要的商品都必须向美国购买。但是,购买美国商品,需要黄金或美元支付,而各国的黄金数量有限,不足以应付巨额贸易逆差。同时,经过战争的破坏,欧洲以及其他一些国家的经济尚未恢复,也没有多少商品可以对美国出口换取美元。因此,各国普遍感到缺乏美元,“美元荒” 因此形成。相反,美国的商品却源源输入西欧、日本和世界各地,其国际收支出现巨额顺差,从而使资本主义世界黄金储备的3/4集中到了美国。这种情况并没有持续多久。1948年,美国实行 “马歇尔计划”,对外提供经济援助,使得大量的美元资金伴随着援助计划流入西欧各国,对这些国家的经济恢复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经过几年的恢复时期,西欧和日本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它们生产的商品开始进入国际市场,与美国商品竞争,从而使它们的国际收支情况大为好转,各国的国际收支逆差大大减少,有些国家甚至转为顺差,从而赚取了数量较多的黄金与美元。在另一方面,美国依仗它在战争中膨胀起来的经济实力,继续执行大规模的援外和贷款计划,其国外驻军费用支出也日趋增大,低利率政策更促使国内资金外流,这些都导致美元持续且大量地流入其他国家。因此,美国自1950年起,国际收支连年出现逆差,黄金储备随之逐年减少。1958年欧洲共同市场成立,欧洲许多国家的货币恢复自由兑换后,美国国际收支逆差的情况更趋严重。大量美元源源不断地流入西欧、日本各国。于是,战争后初期几年普遍存在的美元缺乏的问题,一变而为美元过多的问题,形成了所谓 “美元泛滥”。

美元荒

美元荒dollar shortage

美元短缺。由资本主义各国为支付对美国巨额贸易逆差所产生的美元债务而普遍发生的美元严重短缺现象。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欧洲各资本主义国家因受战争的严重破坏,经济实力严重削弱,物资匮乏,资金短缺,从美国大量进口商品和借入资金与美国发生巨额贸易逆差。许多国家因经济尚未恢复,无力通过对美国出口换取美元偿付债务,普遍发生严重的美元短缺。

☚ 美元危机   美元泛滥 ☛
美元荒

美元荒Dollar Shortage

亦称“美元短缺”。“美元灾” 的对称。资本主义各国为支付对美巨额贸易逆差所产生的美元债务而普遍发生的美元严重短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欧洲各资本主义国家因受战争的严重破坏,经济实力严重削弱,物资匮乏,资金短缺,从美国大量进口商品和借入资金,与美国发生巨额贸易逆差。许多国家因经济尚未恢复,无力通过对美出口换取美元偿付债务,普遍发生严重的美元短缺,故称。

☚ 输金点   美元灾 ☛
美元荒

美元荒Dollar Shortage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初期,在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的严重缺乏美元外汇的现象。主要原因是: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生产、外贸、黄金储备等方面占有绝对优势,经济实力极其雄厚;欧亚一些资本主义国家或因战败或因战争严重破坏,经济生活十分艰难,从生活用品到生产设备都急需进口。经济实力雄厚的美国乘机将大量商品输入这些国家,使这些国家出现对美贸易巨额逆差。普遍急需大量美元外汇,形成了所谓美元荒。50年代后,随着日本和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增加了黄金和美元的储备,美元荒随之消失。

☚ 美元   美元危机 ☛
美元荒

美元荒

又译“美元短缺”。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初期,资本主义各国普遍缺乏美元用以支付大量对外贸易逆差的状况。二次大战期间,美国经济实力大大增强,生产发展很快,商品供应充足。而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则因受战争破坏,物资匮乏,资金短缺,经济一时难以恢复,因此不得不从美国进口大量商品。但又没有充足商品可供出口,也没有足够的黄金储备可用于支付进口,对美国的国际收支发生大量逆差。仅西欧十几个国家,从1947年至1949年对美贸易逆差就达116亿美元。这种“美元荒”,是战后初期美国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经济实力对比相差悬殊,资本主义世界国际收支平衡遭到严重破坏的具体表现。

☚ 混合储备计划   美元泛滥 ☛
0000334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3: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