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羊质虎皮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羊质虎皮典源出处 《扬子法言·吾子》:“或曰,有人焉曰: 云姓孔而字仲尼,入其门,升其堂,伏其几,袭其裳,则可谓仲尼乎?曰: 其文是也,其质非也。敢问质。曰: 羊质而虎皮,见草而说(悦),见豺而战,忘其皮之虎矣。”《三国志·吴书·王蕃传》注引,《吴录》:“ (孙) 皓每于会,因酒酣,辄令侍臣嘲谑公卿,以为笑乐。万彧既为左丞相,蕃嘲彧曰:‘……彧出自溪谷,羊质虎皮,虚受光赫之宠,跨越三九之位……’” 羊质虎皮 羊质而虎皮,见草而悦,见豺而战①,忘其皮之虎矣。 ——《法言·吾子》 【注释】 ①战: 害怕得发抖。 【意译】 一只羊蒙着老虎皮,见了青草就兴奋不已,见了豺狼又害怕得浑身发抖, 不能自禁, 忘记了自己还披着一张虎皮呢? 【解说】 羊与虎,两者差距实在太大。要当老虎,得有搏杀生灵的手段、呼啸山林的威风,扑、掀、剪,撕、啃、咬,要样样拿得下来。仅蒙上一层虎皮,就想变成百兽之王,实在是难为了羊。羊质虎皮,弄得好,或能吓唬吓唬小动物;弄得不好,反会搭上一条性命。“忘其皮之虎”,倒是一件好事,对自己有个客观的认识,可以避免作出自不量力的蠢事来。事物之有差异,在于本质,不在于外表。乌鸦插上漂亮的羽毛仍不是凤凰,剃光了头发并不等于和尚,屋子里堆满了书也不因此就是学者。要改造“旧我”,重塑“新我”,必须在根本上下功夫,要根据自身的条件,朝既定的目标作刻苦的努力,经过脱胎换骨的磨炼,才能完成质的飞跃。否则,只会空留笑柄。 【相关名言】 狐狸换毛,但不会改变习性。 ——意大利·斯维托尼乌斯 羊质虎皮典源出处 《扬子法言·吾子》:“或曰,有人焉曰: 云姓孔而字仲尼,入其门,升其堂,伏其几,袭其裳,则可谓仲尼乎?曰: 其文是也,其质非也。敢问质。曰: 羊质而虎皮,见草而说(悦),见豺而战,忘其皮之虎矣。”《三国志·吴书·王蕃传》注引,《吴录》:“ (孙) 皓每于会,因酒酣,辄令侍臣嘲谑公卿,以为笑乐。万彧既为左丞相,蕃嘲彧曰:‘……彧出自溪谷,羊质虎皮,虚受光赫之宠,跨越三九之位……’” 释义用法 羊披上虎皮,看起来像老虎,但见到草就想吃,见到豺狼就发抖。后以此典形容虚有其表,本质难掩。 用典形式 【羊质】 唐·皮日休:“谁能变羊质,竟不获骊珠。” 【壮虎皮】 唐·李商隐:“曲艺垂麟角,浮名壮虎皮。” 【虎皮羊】 唐·李商隐:“惊疑豹文鼠,贪窃虎皮羊。” 【羊儇虎蒙】 宋·苏轼:“龙因尝鱼服,羊儇或虎蒙。” 【虎皮难裹羊质】 宋·汪元量:“白茅安用红锦包,虎皮难以裹羊质。” 羊质虎皮 羊质而虎皮,见草而悦,见豺而战①,忘其皮之虎矣。 ——《法言·吾子》 【注释】 ①战: 害怕得发抖。 【意译】 一只羊蒙着老虎皮,见了青草就兴奋不已,见了豺狼又害怕得浑身发抖, 不能自禁, 忘记了自己还披着一张虎皮呢? 【解说】 羊与虎,两者差距实在太大。要当老虎,得有搏杀生灵的手段、呼啸山林的威风,扑、掀、剪,撕、啃、咬,要样样拿得下来。仅蒙上一层虎皮,就想变成百兽之王,实在是难为了羊。羊质虎皮,弄得好,或能吓唬吓唬小动物;弄得不好,反会搭上一条性命。“忘其皮之虎”,倒是一件好事,对自己有个客观的认识,可以避免作出自不量力的蠢事来。事物之有差异,在于本质,不在于外表。乌鸦插上漂亮的羽毛仍不是凤凰,剃光了头发并不等于和尚,屋子里堆满了书也不因此就是学者。要改造“旧我”,重塑“新我”,必须在根本上下功夫,要根据自身的条件,朝既定的目标作刻苦的努力,经过脱胎换骨的磨炼,才能完成质的飞跃。否则,只会空留笑柄。 【相关名言】 狐狸换毛,但不会改变习性。 ——意大利·斯维托尼乌斯 羊质虎皮 羊质虎皮yánɡzhìhǔpí━┃┃━ 喻外强内弱,虚有其表。语出汉扬雄《法言·吾子》:“羊质虎皮,见草而悦,见豺而战,忘其皮之虎也。”元·汪元享《折桂令·归隐》曲:“鄙高位羊质而虎皮,见非辜兔死狐悲。”《三国演义》第三二回:“袁绍吐血身亡,后人有诗曰:‘空抬俊杰三千客,漫有英雄百万兵。羊质虎皮功不就,凤毛鸡胆事难成。’”亦作“羊质虎文”。晋·枣据《杂诗》:“予非荆山璞,谬登和氏场。羊质服虎文,燕翼假凤翔。” ☚ 目不见睫 朽木不可雕 ☛ 羊质虎皮yáng zhì hǔ pí质,本性。以羊懦弱的本质,却披上威武的虎皮。比喻外表刚强而内部柔弱。语出《法言·吾子》:“羊质而虎皮,见草而悦,则豺而战,忘其皮之虎矣。”《后汉书·刘焉传论》:“羊质虎皮,见豺则恐。”元·汪元亨《折桂令·归隐》:“鄙高位羊质虎皮,见非辜兔死狐悲。”也作“虎皮羊质”。明·李昌祺《剪灯馀话·泰山御史传》:“而本官虎皮羊质,狼子野心,弗思载笔摛辞,尽其职业,惟务饮酒食肉,苟度岁时。” 羊质虎皮 羊质虎皮外貌是虎,实质是羊。比喻外表看来雄大,实际上软弱无用。 ☚ 阳奉阴违 有名无实 ☛ 外貌2 外貌2貌状 貌望 神貌 状貌 躯貌姿容 躯颜 头目 形容 外形 体色 表相 另见:面貌 相貌 外貌1 样子 装束 ☚ 外貌2 虚有其表 ☛ 羊质虎皮比喻外表吓人而实质懦弱,军事上多指外强中干的敌人。质:本性:汉代扬雄《法言·吾子》: “羊质而虎皮,见草而说(悦),见豺而战,忘其皮之虎矣。” 羊质虎皮yáng zhì hǔ pía sheep in a tiger’s skin—outwardly strong,inwardly weak; pretend to be formidable but indeed timid 羊质虎皮yánɡ zhì hǔ pí质:本性。本来是羊,只不过披了老虎的皮。比喻外表貌似强大吓人,但实际上一点用处都没有。outwardly strong, inwardly weak, strong in appearance but weak in internal, a dressed-up weaking 羊质虎皮《辞源》源云:汉·杨雄《法言·吾子》:“羊质虎皮,见革而说(悦),见豺而战,忘其皮之虎矣。”《三国志·吴志·王蕃传》《注》引《吴录》:“万彧既为左丞相,蕃嘲彧曰:‘……彧出自谿谷,羊质虎皮,虚受光赫之宠,跨三九之位。’” 羊质虎皮yáng zhí hǔ pí本来是羊,披上虎皮。比喻虚有其表,而无实际。汉·扬雄《法言·吾子》:“羊质虎皮,见草而说,见豺而战,忘其皮之虎矣。”《后汉书·刘焉书》“羊质虎皮,见豺则恐。”《三国志·吴志·王蕃传》注引《吴录》:“(万)或出自溪谷,羊质虎皮,虚受光赫之宠,跨三九之位。” 羊质虎皮孔子家乡有一个非常仰慕孔子的人。他朝思暮想着使自己变为孔子。一天,他看着自己写的几个歪歪扭扭的大字,主意总算有了。因为他也姓孔,所以逢人就说:“我姓孔,字仲尼。”大家听了都一笑了之。 外表装作强大而实际很胆小羊质虎皮;虎皮羊质格式 比喻式。 羊质虎皮yáng zhì hǔ pí质:本性,本质。羊披上虎皮,但怯弱的本性并无改变。比喻外强中干或徒有其表。 羊质虎皮yángzhì-hǔpí汉·扬雄《法言·吾子》:“羊质而虎皮,见草而说,见豺而战。”质:质地,本质。说:同“悦”。豺:似狼而小的猛兽。战:战栗,发抖。羊披上虎皮,仍胆小不堪一击。形容虚有其表。 羊质虎皮yánɡ zhì hǔ pí解释 实质是羊,而外表披着虎皮。比喻外强内弱,虚有其表。 羊质虎皮yánɡ zhì hǔ pí羊的本性却披上了虎皮。 羊质虎皮yang zhi hu pi质:本质。本是一只羊,披上老虎皮也变不成虎。比喻外强中干或徒有虚名。 4325【羊质虎皮】yáng zhì hǔ pí羊虽然披上虎皮,但碰上豺狼仍害怕得发抖。比喻外表看来威武,实际软弱无用。虚有其表。质:本性。 羊质虎皮yángzhì-hǔpí〔并列〕 似羊的身体,却披上老虎的皮。比喻外强中干,或徒有其表。语本汉·扬雄《法言·吾子》:“羊质而虎皮,见草而说,见豺而战,忘其虎之皮矣。”《三国演义》32回:“空招俊杰三千客,漫有英雄百万兵。~功不就,凤毛鸡胆事难成。” 凤毛鸡胆;羊质虎皮 凤毛鸡胆;羊质虎皮fèng máo jī dǎn;yáng zhì hǔ pí【上】凤的毛羽,鸡的胆量。比喻外貌英武,内心懦弱,徒有虚表。 ☚ 饭囊衣架;行尸走肉 和光同尘;随方逐圆 ☛ 羊质虎皮yáng zhì hǔ pí质:本质,性质。即羊披上虎皮,本性仍怯弱。比喻虚有其表,仍无其实。汉·扬雄《法言·吾子》:“羊质而虎皮,见草而悦,见豺而战。”也作“虎皮羊质”。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