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罗隐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罗隐 罗隐833—909本名横,字昭谏,晚年自号江东生。新登(今浙江桐庐)人,一作余杭(今属浙江)人。因诗文“多所讥讽”(旧《五代史·罗隐传》),触怒权贵,所以虽文名颇著,却屡举进士不第,后投奔镇海军节度使钱镠幕,历任掌书记、钱塘令、司勋郎中、节度判官、给事中等职。其诗多有不满现实的愤激之词,揭露深刻,讽刺尖锐。散文小品尤为出色,其《谗书》“几乎全部是抗争和愤激之谈” (鲁迅《小品文的危机》),表现出强烈的批判精神和杰出的讽刺才能。其中《说天鸡》、《叙二狂生》、《英雄之言》等篇都很精彩。有诗集《甲乙集》,清人辑有《罗昭谏集》。 ☚ 于濆 黄巢 ☛ 罗隐 罗隐833—910本名横,字昭谏,号江东生,排行十五,馀杭新城(今浙江富阳)人。少敏慧,善属文,诗名远闻,尤长于咏史,为相国郑畋、李蔚所重。然恃才傲物,多所讥讽,以故为流俗所恶。累举不第,遂改名为隐。唐懿宗咸通十一年(870),为衡阳主簿,是冬去任。后历淮、润诸镇,复多龃龉,乃归故里。僖宗广明(880—881)、中和(881—885)间,避乱隐于池州梅根浦六、七载,与池守窦潏交厚。光启三年(887),依杭州刺史钱镠,谒中有诗《夏口》,云:“一个祢衡容不得,思量黄祖谩英雄。”镠览之大喜,因加殊遇,表奏为钱塘令,迁秘书省著作郎。昭宗景福二年(893),镠筑杭州罗城,任镇海军节度使,辟隐为掌书记。尝为镠改谢表,词曰:“天寒而麋鹿常游,日暮而牛羊不下”,又为作贺昭宗改名表云:“左则姬昌之半字,右为虞舜之全文”,京城称为第一。哀帝天祐三年(906),转司勋郎中,充镇海节度判官。魏博节度使罗绍威慕其名,尝效其诗,自谓《偷江东集》;因通谱昭穆,拜隐为叔父,后梁太祖开平二年(908),授给事中。次年,迁盐铁发运使,十二月(910年初)病卒于萧山。隐为人介僻寡合,其诗文常以讥刺为主。咸通八年自辑其小品文集《谗书》五卷,“几乎全部是抗争和愤激之谈”(鲁迅《南腔北调集·小品文的危机》)。诗与罗虬、罗邺齐名,世称“三罗”,以隐为突出。其诗以咏史为佳,亦多咏物讽谕之作,风格“雄丽而坦率”(《唐才子传》),浅俗平易,多用口语,如“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忧”(《自遣》),“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蜂》)等,传诵至今。清戴京谓“罗昭谏诗言中有响,三百篇后颇寓讽谏之意。或者以其语多平易而忽之,要之胜填词豪艳而无当于兴感者什百矣。况其精邃自然处,正复不让唐之初盛”(《罗昭谏集序》)。长于七律,清洪亮吉评曰:“七律至唐末造,惟罗昭谏最感慨悲凉,沉郁顿挫,实可远绍浣花,近俪玉溪,……迥非他人所及。”(《北江诗话》卷六)著撰颇多。郑樵《通志·艺文略》著录有《罗隐集》二十卷、《罗隐江东后集》三卷、《吴越掌记集》三卷、《罗隐赋》一卷、《淮海寓言》七卷、《湘南应用集》二卷、《罗隐启事》一卷。其他书录尚著录有《谗书》五卷、《甲乙集》十卷、《谗本》三卷、《外集诗》一卷、《歌诗》十四卷、《汝江集》三卷、《两同书》二卷、《妖乱志》等。然集多散佚。今人雍文华辑有《罗隐集》,收《谗书》、《甲乙集》、《广陵妖乱志》、《两同书》、《杂著》。《全唐诗》存其诗十一卷,又联句一;《全唐诗逸》补断句二,《全唐诗补逸》补诗一首,《全唐诗续补逸》补诗八首,《全唐诗续拾》补诗五首、断句十五、移正一首。《全唐文》编其文为四卷。事见沈嵩《罗给事墓志》、《吴越备史》卷一、《五代史补》卷一、《旧五代史》本传、《唐诗纪事》卷六九、《唐才子传校笺》卷九。今人汪德振有《罗隐年谱》。 ☚ 贯休 陆龟蒙 ☛ 罗隐833—909原名横,一说原名璜,字昭谏,号江东生、灵璧子。新城(今浙江富阳县)人。唐代文学家。与族人罗邺、罗虬并称“三罗”。因好讥讽公卿,故十举进士不第,乃改名隐,黄巢起义时,避乱归乡里。晚年依附镇海节度使钱镠,曾任钱塘令、著作郎、节度判官等。唐亡后,钱镠对后梁称臣。开平二年擢隐为给事中,迁盐铁发运使,卒。有诗集《甲乙集》十卷及《谗书》五卷,另清人辑有《罗昭谏集》八卷。《全唐诗》编其诗为十一卷。 罗隐 (隐) 诗名于天下,尤长于咏史,然多所讥讽。 少英敏,善属文,诗笔尤俊拔,养浩然之气。……诗文凡以讥刺为主,虽荒祠木偶,莫能免者。 罗隐诗虽是晚唐,如“霜压楚莲秋后折,雨催蛮酒夜深酤”,亦自婉畅可讽。 罗昭谏酣情饱墨,出之几不可了,未少佳篇,奈为浮渲所掩,然论笔材,自在伪国诸吟流上。 温、李俱善作骈语,故诗亦绮丽。隐之表、启不减两生,诗独带粗豪气,绝句尤无韵度,酷类宋人,不知尔时何以名重至此! 隐亦时有警句,但不能首尾温丽。 罗昭谏诗言中有响,《三百篇》后颇寓讽谏之意。或者以其语多平易而忽之,要之胜填词豪艳而无当于兴感者什百矣。况其精邃自然处,正复不让唐之初盛。 问: 罗隐诗:“云中鸡犬刘安过,月下笙歌炀帝归。”人谓之见鬼诗,然欤?答: 二句最劣。此虽谑语,亦定论也。 昭谏《筹笔驿》诗,亦七律中最佳者,议论亦颇似义山。古诗无大出色。近体如《杜处士新居》云:“寇余无故物,时薄少深交”,《真娘墓》云:“死犹嫌寂寞,生肯不风流”,《菊》云:“千载白衣酒,一生青女霜”,及七言之“只知事逐眼前过,不觉老从头上来”、“长恐病侵多事日,可堪忙过少年时”、“老知风月终堪恨,贫觉家山不易归”、“慢道城池依险阻,可知豪杰亦尘埃”、“别酒莫辞今夜醉,故人知是几时来”,皆见聪明。彼刻于论诗者谓 《牡丹》一联为女障子,《扬州开元寺》 一联为白日见鬼,又乌足以服隐也哉? 唐末昭谏诗,犹棱棱有骨。 罗江东“云中鸡犬刘安过,月下笙歌炀帝归”,人谓之见鬼。阮亭先生谓二句最劣。余谓上句是无用之句,果然最劣,下句则宛然佳句也,顾用之何如耳。 罗昭谏为三罗之杰,调高韵响,绝非晚唐琐屑,当与韦端已同日而语。 (隐) 在晚唐颇见风格,唯出语太激,非温柔敦厚之教。 五代自以韩偓、韦庄二家为升堂入室,然执牛耳者,必推罗江东。其诗坚浑雄博,亦自老杜得来,而绝不似宋西江派之貌袭。世人称之者少,何也?皮、陆辈雕文刻镂,近乎土木偶人,少生趣矣。 专裁七律,是郑都官一流,不得其源所出。伤乱情多,时见言旨,第词无蓄意,风格告衰。 罗隐833—909字昭谏,余杭(今属浙江)人,一作新登(今浙江桐庐)人。本名横,以十举进士不第,乃改名。光启中,入镇海军节度使钱谬幕,后迁节度判官、给事中等职。其诗文颇有讽刺现实之作,指责时政,明快犀利,用语通俗。有诗集《甲乙集》,清人辑有《罗昭谏集》。 罗隐 罗隐833—909唐代重要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旧五代史》有传。本名横,字昭谏,自号江东生。新登(今浙江新登县)人。隐诗名闻天下,尤长于咏史,然其作多所讽讥,为当国者所恶,故自咸通元年(860)至八年(867)赴京应进士试,历7年而不中,乃自编其所作为《谗书》。后再举,又不第,遂更名为“隐”。后为宰臣郑畋、李蔚所重。光启(885—887)中,钱镠辟为从事,表奏钱塘令,有善政。迁著作郎,辟掌书记,转司勋郎中,充镇海节度判官,后授给事中,迁盐铁发运使、谏议大夫。罗隐失意诗和咏史诗固深刻有力,笔带锋芒,或讥刺,或翻案,然其讽刺散文尤为杰出,旨在“警当世而戒将来”(《谗书·重序》)。《谗书》议古刺今,多出新意,罗衮赠诗说他“谗书虽胜一名休”。其赋据记载有20卷(胡应麟《诗薮》),今仅存5篇,为讽刺小赋,即《秋虫赋》、《建楼赋》、《屏赋》、《市赋》和《后雪赋》。这些赋或咏物抒情,讥刺时事,如《秋虫赋》;或借古喻今,如《建楼赋》;或刺当今时弊,如《屏赋》、《市赋》;或一扫陈套,注入新意,如《后雪赋》。罗赋不矜才使气,于平淡中显出讽刺锋芒。著有《谗书》5卷,《谗本》3卷,《淮海寓言》7卷,《外集诗》3卷,《甲乙集》3卷,《湘南应用集》3卷和两同书。 ☚ 罗让 和㠓 ☛ 罗隐 罗隐833—909原名横,字昭谏,号江东生,杭州新城(今浙江桐庐)人。年少时,就很有诗名。他写诗为文,喜欢议论时政,讥讽公卿,因而10次应试不第,于是改名为隐。咸通十一年(870)入湖南幕府。次年夏受任衡阳主簿,旋乞假归。后游历大梁、淮、润等地,皆不得意。光启三年(887)归江东,投靠杭州刺史钱镠,受爱重,任钱塘令,拜著作佐郎。钱镠充镇海军节度使后,征任为掌书记,迁节度判官、司勋郎中。天佑四年(907)唐亡,罗隐曾劝说钱镠举兵讨梁,未能用。梁以谏议大夫征隐入朝,亦不行。后钱镠对后梁称臣,擢罗隐为给事中,迁盐铁发运史。 ☚ 陆龟蒙 皮日休 ☛ 罗隐 罗隐833—909Luo Yin唐代文学家。原名横,字昭谏,号江东生。杭州新城(今浙江桐庐)人。20岁应进士举,十试不第。曾游历大梁、淮、润等地,皆不得意。晚年归江东,依杭州刺史钱镠,受爱重,任钱塘令,拜著作佐郎。唐亡后,钱镠表授吴越国给事中而卒,世称罗给事。 ☚ 聂夷中 杜荀鹤 ☛ 罗隐833—909唐文学家。原名横,字昭谏,自号江东生。新登(今浙江富阳)人,一作余杭(今属浙江)人。因议论时政,讥刺公卿,10考进士不中,遂改名隐。后投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节度判官、著作佐郎等。他生当动乱,又久受压抑,诗文多有讽刺。散文代表作为《谗书》,鲁迅说它“几乎全部是抗争和愤激之谈”(《小品文的危机》)。有《甲乙集》十卷、《谗书》五卷。清人辑有《罗昭谏集》。 罗昭谏集/谗书/罗隐集 ☚ 孙文志疑 罗昭谏集 ☛ 罗隐 罗隐833——909本名横,字昭谏,号江东生,余杭新城(今浙江富阳)人。因举进士十余年不第,乃改名。懿宗咸通八年(867),编成《谗书》5卷。咸通十一年为衡阳主簿。乾符三年(876)因父殁丁忧回乡。服除后又往游京师,编《湘南应用集》,凡3卷,多书启之文。广明中遇黄巢攻陷长安,遂归隐池州。后依镇海节度使钱镠,光启三年(887)为钱塘令,迁著作郎、掌书记。天佑三年(906)充节度判官,后梁开平二年(908)授给事中,后适盐铁发运副使。开平三年病卒。罗隐工诗文,其散文作品有《谗书》、《湘南应用集》、《淮海寓言》等。尤善小品文,笔锋犀利,多讽世之作。《谗书》颇享盛名,鲁迅称其“几乎全部是抗争和愤激之谈”(《南腔北调集·小品文的危机》)。对后代有较大影响。其代表作《英雄之言》、《荆巫》、《辩害》、《越妇言》等篇,都借历史针砭现实,语言明快犀利,深入浅出,说理透彻,发人深思。罗隐与宗人罗邺、罗虬同有诗名,合称“三罗”。著作多种,唯《甲乙集》、《两同书》及《谗书》行世,清人辑有《罗昭谏集》。 ☚ 杨夔 司空图 ☛ 《谗书》自谗 ☚ 作赋自怜 《谗书》自谗 ☛ 罗隐 罗隐833~909唐代文学家。本名横,字昭谏,号江东生,新城(今浙江富阳)人,或云余杭(今属浙江)人。工诗善文,极负盛名。因好讥讽公卿,故十次参加进士考试,均不第,于是易名为隐。五十五岁时,投镇海节度使钱戮幕下,任钱塘令、节度判官等职。唐亡,钱戮改仕后梁,擢罗隐为给事中,迁盐铁发运使。有《甲乙集》10卷、《谗书》5卷。其诗多写怀才不遇的愤慨,有些作品对现实持讽刺和批判态度,流露出同情贫苦人民的情绪,如《雪》、《感弄猴人赐朱绂》等。咏史诗《西施》也较有名。其文几乎皆是抗争和愤激之谈,代表作为《谗书》。这些小品文短小精悍,文笔犀利,多用寓言形式影射现实,极富讽刺色彩。 ☚ 李商隐 皮日休 ☛ 罗隐833~909Luo Yinman of letters of the Tang Dynasty.Works: Beyond the Border,The Mausoleum of Emperor Yang of Sui,Diverting Myself,The Bee,Words of the Hero,Talks of the Chicken over Sky,etc. 罗隐833—909唐末文学家。本名横,字昭谏,自号江东生。新登(今属浙江)人。以十举进士不第。光启中,为钱塘令,入镇海军节度使钱鏐幕。后迁节度判官、给事中等职。所作诗多用口语,故有些作品能流传民间。其散文小品, 笔力锋利,是非分明,表现出义愤之情。有《罗昭谏集》。 罗隐833—909唐诗人。本名横,字昭谏。新登(浙江桐庐)人。因所作《谗书》讥刺时政,触怒权贵,十考进士不中。故改名隐。晚年依吴越钱镠。其作品笔锋犀利,多愤懑讽刺,对现实不满。有诗集《甲乙集》。清人辑有《罗昭谏集》。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