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罗烽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罗烽1909—辽宁沈阳人 罗烽
罗烽
罗烽 罗烽1909—1991小说家。原名傅乃琦。辽宁沈阳人。1928年参加革命。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后任中共北满省委候补委员,领导北满文艺运动,创办《文艺》《夜哨》和星星剧团等。1935年到上海加入“左联”,并发表不少作品。1939年参加战地访问团,任宣传部长。1941年去延安,任“文抗”延安分会第一届主席。1945年去东北,任东北文联副主席。1953年调北京中国作协从事专业创作。他的早期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呼兰河边》《横渡》《粮食》《故乡集》,中篇小说《归来》《莫云和韩尔谟少尉》,长篇小说《满洲的囚徒》等。有《罗烽文集》。 ☚ 王林 王朝闻 ☛ 罗烽 罗烽1909.12.13—原名傅乃琦。笔名有洛虹、克宁、罗迅、彭勃等。辽宁沈阳人。青年时期参加革命。1929年参加中国共产党,长期从事东北地区党的地下工作。九一八前后,活跃于东北文坛,从事抗日文学活动,曾创办《文艺》、《夜哨》等杂志,同时进行多种体裁的文学创作,作品多数散见于报刊上。1935年在上海参加“左联”,继续从事创作活动,结集的有短篇小说集《呼兰河边》(1936年),中篇小说集《归来》(1937年)、《莫云和韩尔谟少尉》( 1938年)等。其中短篇小说《第七个坑》曾引起文坛注意,后译载于英文版《国际文学》。这些作品以浓郁的乡土之情,表达了抗日爱国主题。抗战后期去延安,历任“文协”延安分会第一届主席、边区文化工作委员会秘书长等职。这期间创作了一批诗文,在国统区和延安的报刊上发表,其中包括《还是杂文的时代》等。1939年后结集有短篇小说《横渡》(1939年)、《粮食》(1940年)等。抗战胜利后去东北解放区,担任各种文化领导工作,出版了短篇小说集《故乡集》(1946年)。建国后,长期在东北工作,创作了长篇报告文学《列车在前进》(与杨煊合作)等作品。他的小说多数以爱国抗日和对东北乡土眷恋为题材。此外,还有戏剧作品《红旗飘扬》,集体创作的《台儿庄》和《总动员》,以及大量散见于报刊的短诗和散文等。 ☚ 罗洪 罗淑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