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罗常培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罗常培1899—1958满族,北京宛平人 罗常培
罗常培
罗常培1899—1958年字辛田,号恬安。满族。中国语言学家、教育家。191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文学系。历任西北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大学教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筹建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并任第一任所长。1954—1958年相继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2—1955年任《中国语文》总编。在音韵研究、方言调查、少数民族语言研究各方面都作了许多开拓性的工作,具有突出的贡献。他和李方桂首先把高本汉所著《中国音韵研究》以及作者的学风、方法介绍到中国来。所作《厦门音系》、《临川音系》和《切韵鱼虞之音值及其所据方音考》、《知彻澄娘音值考》对高氏汉语方言调查和古音研究方面作了不少补充与匡正。和周祖谟合著《魏晋南北朝韵部演变研究》,填补了上古音研究到中古音研究之间的空白。所著《唐五代西北方音》、《中原音韵声类考》、《蒙古字韵跋》、《王兰生与〈音韵阐微〉》、《耶稣会士在音韵学上的贡献》、《北平俗曲百种摘韵》等著作填补了《切韵》以后到现代音的空白。此外,又主持编印《十韵汇编》、影印《通志七音略》等韵书,还写了《中国音韵学导论》,参加制定汉语拼音方案、创办北京大学语言专修科等。总之,罗常培是我国一位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语言学家。 罗常培 罗常培(1899-1958年)中国语言学家。字莘田,号恬庵。满族。191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文学系,先后到西北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任教。1929年以后历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临时大学(由北大、清华、南开大学组成,在湖南)、西南联大(在昆明)教授。1944年去美国讲学,1948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兼任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所长。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所长、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委员。罗氏一生从事语言研究和教学。在音韵学和方言研究方面取得了不少成就,著有《汉语音韵学导论》《厦门音系》《临川音系》《唐五代西北方音》等书和一些论文,又和其他学者合作完成《普通语音学纲要》(和王均合作)、《汉魏晋南北朝韵部演变研究》(和周祖谟合作)两书。新中国成立后积极提倡和推进少数民族语文研究工作,调查研究过傣、白、傈僳、纳西、景颇、独龙、怒等族语言,发表了《莲山摆彝语文初探》一书和若干论文。语言研究所编的《罗常培语言学论文选集》收入他的重要论文二十三篇。 ☚ 黄侃 王力 ☛ 罗常培1899—1958中国语言学家。满族。字莘田, 号恬庵。自二十年代起, 就从事汉语音韵学和现代汉语方言的研究, 并先后在西北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和北京大学教授音韵学。四十年代以后, 开始注意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的研究,并深入白、傣、独龙、怒、傈僳、纳西、苗等地区对这些民族的语言作实地调查,从理论上倡导汉语同少数民族语言在研究上的结合。五十年代始, 历任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所长、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委员、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主要著作有《莲山摆彝语文初探》、《贡山俅语初探》、《厦门音系》、《临川音系》、《唐五代西北方音、《汉语音韵学导论》等。另有论文一百余篇收入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辑的《罗常培语言学论文选集》。 罗常培 罗常培1899—1958语言学家。满族。字莘田,号恬庵,北京人。191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又在哲学系就读二年。曾任中学教员、校长。1923年后历任西北、厦门、中山等大学教授。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1934年任北京大学教授。抗战爆发后任西南联大教授。1945至1948年历任美国朴茂纳大学和耶鲁大学教授。1948年回国,仍任教于北京大学并兼文科研究所所长。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所长、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1954、1958年相继被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从事语言教学和研究30余年。1952年《中国语文》创刊后,一直担任编辑委员。其用现代语言学方法,结合我国音韵学传统,对音韵学上的一些关键性的术语所做的科学阐明,使音韵学解脱了玄虚笼统的弊端,实有开拓之功。在古汉语音类分合、读音构拟和音系发展等也均提出了独到之见。还在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研究上也有很多贡献。专著有《汉语音韵学导论》、《厦门音系》等10余部,论文百余篇,已汇为《罗常培语言学论文选集》,1963年由中华书局出版。 罗常培中国语言学家。满族。1899年生,1958年卒。191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文学系,又在哲学系就读2年。1923年起先后在西北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任教。1929年任前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1934年起先后在北京大学等校任教,1945~1948年赴美任访问教授。1948年回北京大学。1950年任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第一任所长。在汉语音韵学、方言调查、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方面有重要贡献。其主要著作有:《汉语音韵学导论》(1949)、《汉魏晋南北朝韵部演变研究》(与周祖谟合作,1958)、《十韵汇编》(与刘复、魏建功合著,1936)、《厦门音系》(1930)。《临川音系》(1940)、《唐五代西北方音》(1933)。他在语言学其他领域也有不少著作。如:《普通话语音学纲要(与王均合作,1957)、《语言与文化》(1950)、《北平俗曲百种摘韵》(1942)。 罗常培 188 罗常培1899—1958语言学家。字莘田,号恬庵。北京人。满族。先世属宁古塔萨克达氏。1919年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又在哲学系就读2年。后在厦门大学、广州中山大学、北京大学及西南联大等校任教,讲授汉语音韵学等。1929年前曾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致力于汉语音韵的研究与方言调查。1945—1948年赴美国讲学,任耶鲁大学等校访问教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所长,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等,从事语言教学与研究工作30余年,治学严谨,实事求是,善于从材料中寻规律,在语言研究中颇具示范性,为人所称道。著有《厦门音系》、《唐五代西北方音》、《汉语音韵学导论》、《语言与文化》等。重要论文收入《罗常培语言学论文选集》 中。 ☚ 陆志韦 王力 ☛ 罗常培1899—1958现代语言学家。字莘田,号恬庵,满族,北京人。历任西北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大学等校教授,前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所长。建国后任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所长,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委员。一生从事语言教学与研究,对汉语音韵学和汉语方言研究有重要贡献,对提倡和推进少数民族语言研究,也有一定成绩。著有《厦门音系》、《临川音系》、《唐五代西北方音》、《汉语音韵学导论》、《普通语音学纲要》等书。其重要论文收入《罗常培语言学论文选集》。 罗常培1899—1958中国语言学家。字莘田,号恬庵。祖籍吉林宁古塔。满族。萨克达氏。隶正黄旗军籍,萨氏后裔分出罗、老、苍三姓,其出自三姓中之罗姓。后随满族入关,其父于宣统末年曾任宣武门城门吏(又称门领)。其兄亦于步军统领衙门任职。其早年家道中落,勤奋苦学。后考入北京大学中国文学科,受钱玄同音韵学的启蒙。毕业后,转入哲学系,结识胡适、梁漱溟。1912年随杜威、黄炎培、梁潄溟赴济南讲学。精通速记,为讲各种方言的学者讲演速记,受到听写各种方言的训练,为其后来从事语言学研究打下了基础。1924年赴西北大学任教。后历于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等校教音韵学。又在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所从事语言学研究。此间结识赵元任、陈寅恪、李方桂、傅斯年,共同探讨语言学问题。7年间著书4部、撰论文14篇,并调查了徽州6县46单位方言。编出《汉魏六朝韵谱》等。为后来深入研究准备了条件。抗战时赴西南联大教学。并与闻一多等从事学生爱国民主运动。1944年夏赴美讲学,先后执教于朴莱纳及伯克利加州大学。1948年7月返国,就教于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解放后历任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所长、文字改革委员会及国家民委委员。自40年代起,专事少数民族语言研究,并组织人员深入调查。著作颇丰,有《唐五代西北方音》、《厦门音系》等,其百余篇论文收入《罗常培语言学论文选集》。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