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可可艺术
“罗可可”的涵义是“贝壳形”,源于法语rocaille。也叫路易“十五式”,指法国国王路易十五统治时期(1715—1774年)所崇尚的艺术。其特征是:具有纤细、轻巧、华丽和繁琐的装饰性;喜用C形、S形或漩涡形的曲线和轻淡柔和的色彩。常以超现实的浮华享乐的世外桃源生活或沙龙式的贵族男女为题材,表现出当时盛行于贵族中的温情脉脉搔首弄姿的情调,具有较高的艺术技巧,发展到布歇,技法更为纯熟,但格调趋于庸俗,影响于18世纪的欧洲各国,为贵族服务并深获青睐。曾受中国清代工艺美术的影响,在庭园布置、室内装饰、丝织品、瓷器、漆器等方面,表现尤为显著。建筑方面,以法国巴黎苏比斯府第和德国波茨坦无愁宫为代表;绘画方面,以法国布歇等人为代表。
罗可可艺术
指18世纪初源于法国巴黎一种精致的装饰艺术风格。其与上层社会贵族式的气质和优美而风雅的理想有关,并在路易十五统治时期(1715—1774)风行,亦称路易十五式。该风格重点体现在室内装潢的形式和与之相配的绘画格调上。前者喜于重复采用弯曲的花纹、阿拉伯式纹饰和大镜子装饰壁面,并以不对称的均衡取代对称的均衡,纤细华丽之中又有繁杂乏味之感。后者色彩或明快柔淡,或用娇艳的嫩绿及猩红施敷,虽产生细腻、逼真的画面肌理,但人物形象过于甜俗而有浮华之弊。“罗可可”一词源于法文rocaille,意为“岩状的装饰”。该风格在形成中曾受中国工艺制品和园林艺术的影响。20年代后传至德、奥、意等国。巴黎苏比斯饭店是代表的典范。代表画家是F·布歇、J·H·弗拉贡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