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害 陷害陷(营陷;倾陷;穽陷) 坑(坑陷;坑害) 罔 挤(挤陷) 造害排害 屈害 扼 齕 陷害人:栽人 坑人 陷害好人:陷正(党邪~) 欺骗、陷害百姓:罔民 忌妒陷害:谗妒 谗妒 嫉妒陷害:疾害 猜忌陷害:忌毒 扰乱陷害:搅害 伤害,陷害:苦害 谋害,陷害:构害 欺凌陷害:陵陷 准备陷人于法:锻钳 暗中陷害:阴害 暗中图谋陷害:暗算 潜虑 阴谋陷害:暗害 谋陷
另见:捏造 罪名 害人 整人 加害 谗害 ☚ 陷害 陷害好人 ☛ 罔民先秦儒家孟轲对虐民暴政的谴责。《孟子·梁惠上》:“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己,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罔,同“网”,网罗、陷害。孟子继承孔子的“仁”、提出仁政学说,主张采取富民的经济政策,给百姓固定的田产,以保证他们有起码的生活条件,不然就是人为地驱使百姓犯罪作恶。孟子的这种观点,虽然是从统治阶级长远利益的立场出发,但客观上对维护农民阶级是有利的,对以后封建王朝有一定的影响。 |